巴渝文苑 | 玉石雕成的百合(民间故事)
2022-06-22 21:09:04 来源:重庆文艺网

文/刘云霞

大概在清顺治年间,吴三桂由秦入蜀,得了“永镇云贵”的授权,在西南地区说一不二,一生权势达到了巅峰。陈圆圆跟随吴三桂到了贵州云南等地。但吴三桂因为冲冠一怒为红颜成为背叛明朝的大汉奸,明朝遗民将他视为亡国的头号罪人,陈圆圆受此牵累,也是人尽皆知的红颜祸水,同被视为卖国奸贼。

传说吴三桂为了寻找机会东山再起,一度带着陈圆圆,带着大量财富,带着大帮家丁,隐居在江津南部四面山双凤场的会龙庄。为避人耳目,他将此地称为刘家寨,但实际上居住的都是吴氏家人。

有一个婢女叫马秋香,云南昆明人,傣族,年方二八,长得如花似玉。她远离都市王宫,远离家乡,来到这里。她不习惯空荡荡的会龙庄,倍感孤独。空闲时她大多在高墙内踱步,或者孤独地坐在自己的房间里看着蓝天上飘飘悠悠的白云,看着远远近近的山峰,看着青绿苍翠的森林,或者听听孤苦的鸟叫蝉鸣。

双凤场上有一户人家姓杨,是木匠世家。儿子杨传宝正是弱冠年纪,长得明眸皓齿,精明能干。他8岁入行学手艺,15岁出师,独自从业已有六七年,在当地已是颇有名气的木匠师傅。他天天和木头打交道,爱琢磨、勤动手,小到桌椅板凳,大到柜子牙床、屏风甚至房屋构件,他都能制作,木雕技艺尤为精湛。他看到别人雕刻在家具上的花鸟鱼虫,回家后把图案画下来,对照着雕刻。经过年复一年的反复实践和磨练,他是一通百通,会雕的图案越来越多。不仅木雕,就是一块粗糙的石头,经他的手,就是一件精美的宝物。他成了远近闻名的能工巧匠。

话说吴三桂喜欢看戏,在会龙庄组建了一个戏班子,排演的剧目繁多,有黄梅戏、京剧、川剧,还有他辽东老家的二人转。唱好戏还需搭好台,杨传宝就这样被请进会龙庄,在三个月时间里给戏楼制作彩绘木雕。

这是个炎热而漫长又愉悦的夏季。每天晌午,马秋香会拎着一壶茶水到戏楼给匠人们解渴。看着一表人才的杨传宝专注雕刻的样子,她双颊发烫,两眼放光。杨传宝也注意到了这个美丽的姑娘,盼望见到她成了他心头的秘密。

郎情妾意,天造地设。五月十五那个夜晚,月色皎洁,会龙庄拜神祭祖,吃粽子,饮雄黄酒,跳钟馗祈福,好不热闹。在爱慕情愫的驱使下,杨传宝和马秋香鬼使神差,竟然不约而同地来到了戏台一扇木窗前。他们紧挨着席地而坐。杨传宝给马秋香讲四面山的故事,讲双胞泉的来历,望夫崖的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金扁担的故事……马秋香给杨传宝讲她家乡的故事:金马碧鸡的传说,讲赤脚大仙的传说,讲葫芦丝的传说,讲昆明城里的市井百态,有时候还会跳起孔雀舞,翩翩的舞姿让杨传宝如痴如醉。

就这样,他们常常在夜晚偷偷幽会,就在那扇雕刻着百合、菊花、牡丹等精致图案的木窗前,杨传宝有讲不完的故事,马秋香也有说不完的故事、跳不尽的舞。那时候,全世界的事都会被遗忘,包括巨大的空荡荡的会龙庄、叱咤风云的吴三桂、貌若天仙的陈圆圆。

一天一天过去,三个月的雕刻进入尾声。想着不久就会分别,他们是整夜、整夜地坐在窗下,相拥流泪。他们许下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的誓言。杨传宝许下诺言:回去后三个月内会想方设法让家父出面到会龙庄提亲,六个月内要用大红花轿、巨响鞭炮体体面面迎娶新娘马秋香。

口说无凭,给马秋香留下什么定情信物好呢?为表明自己终身不移其志的心愿,杨传宝冥思苦想。一天,他在会龙庄外一个叫回龙湾的石壁上,用木匠的工具凿子凿回一块精美的似白似黄带有鳞状皮纹的卵石,然后精心雕刻成一朵百合花,寓意百年好合之意,送给了马秋香。愿卿永持配,我爱无终极。马秋香将那朵百合花视若珍宝,放在贴身衣服的荷包里。

可是,等到杨传宝备足彩礼来提亲时,已经过去了九个月了。吴三桂已经携领军队、家眷、族人和佣人等回云南了。

杨传宝呆立在他们曾经无数次约会的窗前,突然看到了窗棂上一朵闪闪发光的百合,正是他留给马秋香的定情物。捻此物相思,见此物相忆,杨传宝泪流不止。

那虽是一朵玉百合,但是他们的信物。杨传宝绝对不相信马秋香会失守诺言,她必有隐情。

后来杨传宝千里迢迢去昆明,他一边打木工,做木匠生意,一边寻找马秋香的家院,两年后终于在昆明城郊的马家坡寻找到马家。但是,马秋香已不在人世间。他只好悲凉而回。

从此,杨传宝回到四面山的会龙庄。他一生未娶,整天将玉百合挂在胸前,自己好像就与马秋香神会于会龙庄。他仍然干自己的木匠。他常常是边干工匠活边说:“会龙庄的回龙湾有玉石,不信你们去看看……”说完,他总是牵起挂在胸前的玉雕百合……

虽然当地百姓都爱请杨传宝去干木工活,但都叫他“杨疯子”。当地还有童谣唱曰:

杨疯子,傻皮壳,天天只干工木活。

胸前挂块破石头,还要打胡又乱说。

幸好活儿干得好,不然脱壳都敲脱!

(作者:刘云霞,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江津区作家协会理事,出版有文学作品等专著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