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文艺的触角——观南彭街道《过年吃饺子》
2022-05-23 09:31:55 来源:重庆文艺网

21世纪初,我还在现在的南彭街道所辖的石岗社区工作,那时它们是并列的两个行政乡镇,没有隶属关系。20年来,我见证了南彭的建设与发展,由乡镇升级为街道,石岗乡并入南彭街道,为其一个社区;目睹了它如何发展成为重庆——东盟陆路物流通道起点和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转换的重要枢纽,南彭经济日渐繁荣,老百姓的物质生活蒸蒸日上。但我对南彭的文化是缺少发现的。2022年3月,重庆市文联和市评协到巴南区调研,区文联带着大家到南彭观看“麻雀艺评”文艺评论活动,我深深震撼,与过去相比,这一场活动可用“文化盛宴”来形容。

这场活动有小品创作培训,有小品节目,有“七嘴八舌”的观众评论,整台活动很接地气,既有艺术审美性,又有南彭特色,把新时代文艺的基层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小品节目的生活气息浓郁,反映的是新时代老百姓的生活,说的是老百姓生活中的事,讲的是老百姓生活中的话,仿佛老百姓自己在舞台上说自己的日常生活故事。基层文艺只有从高大上的殿堂走下来,真正深入老百姓的生活,老百姓才会觉得有看头,不会因不懂而却步;才会接受,不会有隔膜而拒绝。南彭街道选准了自己的文艺形式,把文艺深入老百姓的生活和心里,给老百姓注入了文艺细胞,打开了文艺视野,提升了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南彭十年前开始创作富有乡土气息的小品,近年来巴南区“麻雀艺评”进基层,南彭把文艺评论活动普及到石岗社区和其他村社。在丰富的普及实践中,南彭的文艺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2016年发展为小品特色文化品牌创作基地,2020年《过年吃饺子》获得重庆市第七届戏剧曲艺大赛戏剧类一等奖,2022年该小品获得国家资金资助。《过年吃饺子》的成功是必然的,堪称成熟范例。

《过年吃饺子》深具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的积极作用。“社会风气在商品经济的腐蚀下不断败坏”,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精致的利己主义”等道德滑坡现象频出,在这种时候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挽救社会道德,正当时。文艺作品既是“人的精神产品”,又“有许多实践性的功能”,“作为艺术活动的最高形态,戏剧尤其如此。”在人类社会遭遇灾难的一些特殊时期,文艺自身迅速调和一致,求同存异,倡议一种价值道德标准,彰显崇高的人性,“扬正道”“存正气”“弘美德”。

《过年吃饺子》的背景是面对新冠疫情,为医治抢救病患,和病毒赛跑控制传染,政府在春节期间夜以继日赶建方舱。银幕一展,幕墙上工地建设的画面、机器轰隆隆的声音,给人以特殊时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使命感。然而,紧接着走出工地的工人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叮嘱志愿者儿子过年要吃饺子,工人却因赶工忙只喊了饺子外卖当晚饭,可饺子一直未送来。春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普天同庆的节日,国家立法给予全国人民7天假日让家家户户阖家团圆,所以即使身在外地的人们除非万不得已,没有不回家团圆过节的。此时,谁还会留在一线施工现场搞建设?小品中两个不同领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志愿者很有代表性,一个是返乡过年的农民工,一个是大学生。他们是你我中的一员,在疫情中表现出舍小我顾大家的大爱精神。这是一种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品格和灵魂,是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家国情怀。这既是当代中国人精神面貌的一种展现,又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使命召唤。

艺术高于生活,又来源于生活。过去,我们有过一段时间“5+2”、“白加黑”加班加点的赶工搞建设,但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这种做法已得到纠正。春节期间加班搞生产建设的情况一般不会发生,因为那既不符合现代用工制度,也不符合当代中国价值观。但这并不是说中国人就没有了奉献精神,事实上,在国家、民族、人民需要的特殊时刻,比如灾难面前,我们的人民都踊跃、大无畏地奔赴第一线。历史上从来如此,可歌可泣甚至彪炳史册的人与事不计其数。戏剧无可避免地甚至着意要承担对社会大众的导向和教化作用,但若背景设置不当可能会引起正面的负面导向,从此让加班加点蔚然成风;可能会引起负面的正面效应,招致反对、抵制。创作不得不考虑这些,要虚构在合理基础上的意外,这个合理性包含真实基础,否则小品的这个背景设置就有讽刺意味,或者说被道德绑架了。正因为新冠疫情这个特殊背景设置,小品的冲突有了真实合理性。由此可看出剧本创作的成熟。

现实生活中,冲突无处不在,冲突是生活的原动力,冲突中见人性和品质。文学创作离不开冲突的设置,甚至会设置“极端情境”来推进情节发展。《过年吃饺子》设置了一大一小、明暗交织的两类冲突,都很有生活真实基础,符合生活逻辑。春节赶建方舱设置的就是一种真实的“极致情境”,国家民族危急之需与小家团年的冲突,这是大冲突,其后的所有冲突都源于此,它与耗时等外卖和争分夺秒赶工的冲突,都是明线冲突。两条明线冲突带出日常送外卖与特殊时期送达紧急在建的方舱之地的冲突、外卖小哥与工人之间的冲突,这类冲突通过对话透露出来,是冲突也不是冲突。说它不是冲突是因为它是生活中俯拾即是的小误会,说开即化,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正是小品特有的诙谐幽默和生活气息,有化严肃于无形、致教化于无形之效。

工人对外卖饺子先是抱有节日的期待,但左等右等不至,在形势和开工时间逼人的情况下,对迟迟不能送达的外卖饺子大为光火。这是人之常情,是我们的生活常态,更符合春节赶建方舱的特殊背景。外卖小哥终于送来了外卖,冲突升级到不可调和。小哥解释反复寻找这个临时特殊的目的地造成的延误原因,反复道歉,但工人并不原谅小哥。小哥感到委屈,委屈之下的诉说一步一步“暴露”女大学生志愿者的性别和身份,工人也自曝东北返乡农民工志愿者身份,两个志愿者彼此有了同理心、同情心。至此,情节反转,冲突变成一场误会,并得到消除,剧中人破涕为笑,观众也在哄笑中明白了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的可贵、可敬。至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新时代人际关系的构建也完成了。

《过年吃饺子》没有“以观众的教导者自居”,更没有“以一种耳提面命的态度对待观众”,只是对普通大众生活及普通大众在国家危难之时的行为表现作了一种呈现。小品用重庆话而非普通话表演,更贴近生活,增强了语言的诙谐幽默感。小品语言是真实生活语言,有生活中的玩笑,有俚语俗话,特别符合人物身份。外卖小哥给工人鞠躬道歉,工人夺口而出:“你这是道歉呢还是遗体告别呀?”当外卖小哥再次鞠躬道歉,工人说:“又来是吧?你不把我弄没了你是不甘心啊你!”这是建筑工人们惯常的生活乐观态度和玩笑话。一方要投诉,一方求原谅,氛围的严肃紧张在诙谐的语言中消解了。这种呈现于我们是那么熟悉,既像来自生活中的一幕,又像你我的某一次经历,让人有似曾相识感、熟悉感;让人想起自己在类似生活经历中曾有过的狭隘、自私、暴躁、缺乏同情心而心生羞愧,又因得到启发、点化而恍然大悟;又或让人想起自己也曾如此无私奉献,也曾有过志士仁人精神,而深感自豪。

“交流的前提是共鸣”,诙谐、幽默的生活语言让观众产生了共鸣,在共鸣中小品的教化功能非但没有引起观众的“反感”和“隔膜”,反而在“原来可以这样”的一片哄笑中豁然开朗。

《过年吃饺子》的舞台表演也有一定水平,举手投足规范,有表演的身段动作,有人物,“有生活的依据”,有诙谐幽默,有“传神与传真的艺术感染力”。特别是重庆话,更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观众完全置于小品营建的真实生活情境之中,追随小品人物和情节,跌宕起伏,开心一笑。

当屏蔽声音把小品当哑剧观看,更能看出舞台表演不一样的身段动作。小品中农民志愿工的表演贴切,符合身份,对人物形象和心理的刻画虽然没有“完全进入角色在自由行动”,仍摆脱不了范式框框,但让人物“活”了起来,没有“违和”感,仿佛就是生活中见到的人。女大学生志愿者在道歉仍不被原谅的情境下,受委屈的表演有些失当,身段动作像妇女不像女大学生。一个女大学生即使经历生活辛苦,其神情动作也应该保持大学生特有的稚嫩而不是沧桑与“泼”,因为那是涉世未深、未经生活长年累月打磨的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年龄特点的外部特征。此时声嘶力竭的对话,又加深了这种不当。

文学作品的人物都是虚构的,即使来源于真人真事,一旦进入文学创作就必定虚构,放到舞台表演又是再度创作,更需要对人物进行想象和创造。戏剧表演难在人物刻画,成败关键也在人物刻画。在央视春晚小品《吃面条》中,临时演员(陈佩斯饰)的形象就很精当,他表现出来的生活经历、文化、理解力、外行等舞台形象很符合人物的身份,把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演戏的大王”计镇华先生说他的舞台表演艺术是“一切从人物出发”,“角色是想出来的”,所以戏剧研究员李晓先生通过观戏便知他是“对人物作过深入的研究,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性格和心境”。在《过年吃饺子》中,女大学生志愿者的表演有功底,再经细细揣摩是能准确表现人物的。但观众似乎无暇顾及这些,观后仍情不自禁地沉浸在笑韵中。这就是小品的魅力,正所谓瑕不掩瑜,这部小品仍是文艺进基层的成功典范。

(作者:盛友红,重庆市作协会员,重庆市评协会员,巴南区评协主席,巴南区作协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