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庞国翔
在江津区东南部綦河北岸,有一个美丽的小镇叫夏坝镇。其实夏坝镇的建制历史并不长,1983年江津县为了境内原有和新设的江钢厂、晋江厂、造纸厂等开展管理和后勤服务等,从贾嗣区五岔乡中划出一个余粮村而析置。时镇机关驻地处有地名夏坝,故定名夏坝镇。
夏坝的得名非常有趣,这是个与“铁”有关的镇。它是因铁而起,因铁而兴。
早前这地最有名的是铁矿。民国时期这地方有个大地名叫“铁厂沟”。《五岔乡志》第三篇第三章第二节“矿藏”(43页)说:“铁厂沟有铁矿,民国时期,刘三老爷曾在此打洞开采……”《江津县志·自然地理志》第六章“自然资源”的第二节(128页)“矿产”说:“集中在夏坝、碑槽……储量最多的是夏坝镇大塝……”这大塝就是铁厂沟的上端。
夏坝之名又怎么与“铁”扯上了关系?2007年版《夏坝镇志》说:早年有夏姓人家定居小溪汇綦河之坝处。《江津县志》(1992版)也说此是因有夏姓住宅而得名。也就是说夏坝这个小地名,是因有夏姓人家居住,故名夏坝。
叫“夏坝”的这个小地名至今还在,但它确实很小,只有两三间房屋。我决定探访一下。它在现在夏坝小学附近的台子岗坡下,对面就是夏坝火车站。从余粮村委办公室穿过公路上几十步小梯即到。我到现场一看,老土墙只有一列,其余都改为砖墙,只有两三间房子。问起这里的住房,主人说,这里有房以来百多年从没有姓夏的,那时这里住户姓袁,这里是袁家的老业,不过现在袁家都搬走了。
如此看来夏坝是因夏姓在此居住而得名的说法并不准确。初析置夏坝镇时就一直在此工作直到退休的镇文化站长易治友是地地道道的本地人。她说整个夏坝场姓夏的都很少。经她回忆,终于找到两个姓夏的街坊,他们都在这里生活30年以上。我一仔细打听,才知他们并不是本地,是结婚而来或做生意而来。
在小地名“夏坝”的下边,早前没有房屋,也没有半边街,更没有铁路,而是一片肥沃的良田熟土,这片田土是由纸厂方向流来的一条小溪与由水口庙、枹桐塆方向的铁厂沟流来的一条小溪,在前端汇合后冲积而成的田土小坝。最早在此居住的是袁姓家族。此支袁氏在明末清初从湖广省麻城县孝感乡“填四川”来江津綦河一带,到了袁氏入川第四代时也就是清末,袁氏第五代袁光友迁来此地“插笘为业”,在此建了住宅。后又有六代袁德凤、七代袁振伦等。袁振伦现在78岁,当过兵,任过村党支部书记。这百多年前“夏坝”房子,就是袁家的“老业”。房宅下的一坝田土中,有一部分也是袁家的。
既然如此,这地方又为什么不叫袁坝或袁家坝而叫夏坝呢?其实,它并不是因姓氏而得名,而是因地理方位而得名。
在这“夏坝”附近有叫田坝、正坝的地名。而田坝早前又有人叫它上坝,因它在“夏坝”的上面。上坝之下如有坝,当然就叫下坝。
这个地方有铁矿,解放前就有当地大户“刘三老爷”在此采矿建窑厂冶炼,但效果极差,又将矿石运到綦江县永新场冶炼,所以这里的铁厂沟之名闻名遐迩。新中国成立后,全县共组织近22万民工举行了轰轰烈烈的土窑炉炼铁活动。这个铁厂沟成了当时江津县的“五大铁厂”之一。其中分配到这里的民工前后多达两万多人。铁厂沟一下涌入如此多的炼铁民工,他们在这里的田坝、枹桐塆、“夏坝”对面的四面山、万金山等处垒窑建炉,烧炉炼铁。这里可谓土炉遍布、烟囱林立、人山人海。当时民工食宿分布多点。而田坝、枹桐塆和这个地名为“夏坝”地方是重要的布点,而且还是民工食堂。
田坝处于铁厂沟的上段,在夏坝的上面。在铁厂沟侧还有一片农田,小地名叫正坝(枹桐塆对面)。而最下的就是下坝了。
来自江津县各区乡特别是贾嗣、杜市等乡的民工聚集在此,热火朝天地炼钢炼铁。各个炼炉之间的民工有时相互支持,民工吃食堂有时也发生变化。熟悉的民工之间,摆谈和问候多是“你在上坝几号炉?”“你在下坝几号炉?”或说“我刚从上坝临时抽到了下坝”等等。
1965年,这里发生了一件大事,经过铁厂沟的川黔铁路全线贯通。因这里铁矿多,上站广兴和下站民福寺之间距离长,所以要在此建火车站。铁路线正经过小地名为“夏坝”的袁氏住宅对面,于是站名就取为夏坝火车站。有了火车站,过往客运火车均在此停留,这里就更加热闹起来。于是,夏坝之名越传越远。后来这里建夏坝钢铁厂、夏坝电站、夏坝纸厂,再到后来析置夏坝镇,这夏坝之名就一直沿用,而且逐渐固定下来。而代表上下方位的“下坝”则完全被人遗忘。
晏先生是夏坝镇余粮村的会计。他当村干部三十多年。其村委会办公室离老地名“下坝”只有200多米远。他说出了一个秘密:“很早前编写志书的专家来村收集编纂资料,问我‘夏坝’这个地名的来历,我随口回答说,可能这里以前有姓夏居住……”
地名是一个地方的称谓,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符号。这符号能表现出这个地方的地理或其他特征。但是,地名也有约定俗成的特点。“下坝”之名变成了“夏坝”,现在大家都习惯了,都熟悉了,也就成了实实在在的真名实姓。不过,我们知道它的前尘往事,知道其渊缘,也是有必要。乡邦遗存,是最能表现出乡愁、乡绪、乡思、乡情的……
(作者庞国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江津区作协主席、江津区文旅委二级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