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学会作品鉴赏|杂说四则
2021-01-07 11:14:10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李白《峨眉山月歌》之“三峡”小考

唐代诗人李白24岁初出四川,“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作《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诗中的“三峡”指哪里?

许多“诗解”认为,是指长江三峡,如百度就说:“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四川(应为重庆)、湖北两省(应为省巿)交界处”。笔者认为不确。

“夜发清溪”,指明了出发地:清溪,即青衣江(又称平羌江),江上的驿站“清溪驿”,在今四川犍为境内。青衣江到乐山汇入岷江,再融入长江。青衣江有“三峡”,曰“黎头峡”,曰“背峨峡”,曰“平羌峡”;岷江也有“三峡”,曰“飞仙关峡”,曰“千佛岩峡”,曰“止水岩峡”,都在“清溪”以下,渝州(即重庆)以上,故诗中的“向三峡”,应为青衣江或岷江的三峡,顺流而行方可“下渝州”。其船行线路是:清溪——犍为(青衣江三峡)——乐山(岷江三峡)——入长江而后“下渝州”(重庆)。而瞿塘、巫山、西陵三峡均在重庆下游,到重庆只能上行,怎么可能下——“下渝州”呢?除非太白小伙喝麻了,坐起船到处乱窜!

长江三峡当然比青衣江三峡岷江三峡的名气大而响亮,但研究诗人行迹,还当实事求是。

山西醋话

说起山西,大家多半会想到一个字:醋。

这也难怪,山西人称“老西儿”么?西,醯也,醋也。孔子曰:“孰谓尾生高直,或乞醯焉”,“乞”的就是醋。“和为醯”,调和用醋。

据说“阎老西儿”的兵交枪不交醋罐子。

但醋在山西确实举足轻重,须臾不可或缺。农村姑娘选婆家,先要看男方家中有多少醋缸,以掂量家底厚薄;媳妇生孩难产,接生婆端来一碗醋,一声“娃,喝醋哩!”孩子便应声而出。伤风感冒用醋熏,骨节疼痛醋膏抹,请客吃饭也不过炒鸡蛋醮醋。笑话说火车上了太行山也叫唤“喝醋喝醋喝醋……”。不过我参加过山西的许多会议,也吃过许多会议伙食,菜没上桌,大伙儿便开始转瓢儿,瓢把指向哪个,哪个便喝醋一瓢,没等开席,几大罐醋便喝得底儿朝天。那“醋劲”煞是了得!

科学地说,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多旱缺水,土地盐碱重,人们喝醋以为酸碱中和,久之成习;再加山西主食杂粮多,高粮、玉米、小米、山药旦,“红面河捞”“切矻挞”“栲栳栳”和小米粥加玉米面的“沙”,都不易消化,多喝醋,增加胃酸以助消化耳。

山西醋史久远,早在春秋时期,晋国国君要请一位隐居平陆名叫傅说的人出来做官,便说:“若作酒醴,尔惟曲蘖,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尚书》)意思是,你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就像酿酒离不开酒曲,做羹汤少不了盐和醋。历史在3000年左右,当时山西人以酸梅为醋,故与“盐”并称,至今老西儿们还把山上的一种小黄果叫“醋溜溜”,大人小孩叭叭嘴嚼。

山西醋产地广阔,品牌众多,但惟以清徐“东湖”牌老陈醋为上,被推为全国“三大名醋”之首(余为保宁即四川阆中麸醋,江苏镇江米醋)。如今山西醋花样百出,品类纷繁,什么“保健醋”“美容醋”“减肥醋”“健身醋”……等等,包装也非醋瓶醋罐,就像针药一样,以“安培”计量,俊男靓女们含在口边满街乱窜,形成一道奇特景观。作为半个“老西儿”,私心颇觉好笑!

亦说忻州

山西忻州,那确实是个值得一游的地方。文化底蕴深厚,古城历史久远,不仅出了徐向前、薄一波,还出了阎锡山、杨家将,我在五台就到过出过穆桂英的“穆柯寨”,那地方潘杨两姓据说是杨继业和潘人美后裔,历来不睦,后土地改革,合作耕耘,团结互助,和谐相处,新华社记者写过一篇通讯《潘杨和》。还有白求恩医生的诊所也在那个地方,是个老革命根据地。

我在山西工作时,忻州称忻县,是忻县地区首县,土地贫瘠,经济滞后。主食高粱“红面”,姑娘媳妇裤管一卷,一足登上灶台,将红面团往大腿一挞,对着满锅沸水,两只手左右开弓,瞬间一碗“搓圪挞”便上桌,让南方人看了大开眼界!

因为穷,干部调动多不愿往,有流行语曰:

欢欢喜喜到晋南,

勉勉强强晋东南,

哭哭啼啼到忻县,

誓死不出雁门关!

盖因晋南盛产小麦,有白面馍吃,被称作“山西的乌克兰”;晋东南太行山区,也广产小米,干稀不愁;惟忻县只有高粱,靠“圪挞”充饥;而雁门关外,苦寒尤甚,谚云“出了雁门关,两眼泪不干,黄沙避日月,缺树少人烟。”也就“誓死不出”了。其实雁门关外不仅煤炭资源丰富,大同就称“中国煤都”,北岳恒山所在,云冈石窟,悬空古寺,九龙壁,忻口保卫战,“平型关大战”战场,等等,风光地貌也十分壮美,我就写过一篇《塞上高原好风光》的通讯由新华社播出,发表在《人民日报》,至今还想故地重游呢!

“头脑杂割清和元”

太原有名食“头脑杂割”,用重庆的说法就是羊杂碎,几片羊头 “杂割”,用山药并多种药材熬制,以热黄酒佐之,为晋地冬令之大补。

卖“头脑杂割”的店名“清和元”,据说是明末清初山西名士、大书家傅山先生取定。傅山先生是位名医,又是一个大孝子,他的母亲身体虚弱,百食不进,他便研制出一种羊杂加八味中药的补剂,初名“八珍汤”,敬献母亲,果然奇效。后流传巿井,成为名食。先生一生忠心明室,反清反元,便将这家食店取名“清和元”,连起来就是“头脑杂割清和元”。

吃“清和元”“头脑杂割”须天亮出门,提灯笼前往,据说也有“反清复明”的考量。我则以为,早点起床,空气新鲜,喝碗黄酒杂割,于身体更有裨益。

我在山西时与“清和元”的老板是朋友,自然常去光顾,逢年过节,老板还给我家送羊肉饺子馅,燕赵豪风可鉴。

可惜1990年重返山西时,“清和元”虽在,店已易主,故人缈缈,好不令人惆怅矣!

(作者:马从文,系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