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区域和本位,助推巴渝文化的研究和传承——记巴渝文化文献馆建设和发展研讨会
2020-12-30 21:22:58 来源:重庆文艺网

重庆文艺网12月30日21时讯 为了进一步研判巴南区图书馆的特色化发展,更好承担文化传承的职能,1226日,巴南区图书馆特邀请了重庆市在巴渝文化、文献学、文化传播等领域的八位专家学者就巴南区图书馆巴渝文化文献馆的建设与发展展开了第三次研讨。

研讨会上,巴南区图书馆代源馆长就巴渝文化文献馆近一年的建设情况向专家学者做了汇报,并提出了文献馆目前存在的困惑,如文献馆定位、建设策略、发展规划等,恳望专家学者为文献馆的建设把脉指向。

在本次讨论会上,专家们结合巴南区图书馆的实际从时间、空间、人、职能等四个维度提出了多项建设性意见。在时间上,针对古典文献留传稀少,重庆工商大学文学院段庸生教授强调以收集传世文献为首。在空间界定上,大家一致强调以“巴县”为中心向“重庆”“巴国”辅以延伸。人物维度是专家们纷纷提议的内容,四川美术学院倪志云教授提出以名人为切入点广收精梳,通过名人作品如杜甫在流域奉节留下的作品来挖掘巴渝文化内容。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王于飞教授强调需要“文”“人”并重,在广泛收集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梳理、挖掘涉及巴南、巴县的人物,从人的角度探索巴渝文化精神。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编辑部杨钊教授谈到以巴渝文化讲座为载体,汇集巴渝文化专家学者的思想和研究成果。在职能方面,专家学者也有同一的见地,文献馆的重要职能是通过文献的收集整理服务来助推地域文化传承,需要坚持小而精的发展思路。重庆工商大学通识学院聂树平学者提出广泛汇集纸质、数字、音视频等各类文献,以经营、开放的思维建立多维一体的文化承载、挖掘、传播平台。

巴南区图书馆通过前后三次的座谈和研讨,对文献馆的建设和发展逐步有了清晰的认知,计划组建巴渝文化文献馆专家研究团队,以巴县为核心搭建巴渝文化文献论研平台,链接川渝两地图书馆联盟共建的“巴蜀·巴渝“地方文献检索平台,着力馆藏体系、研究体系、成果体系建设,以期建成“集大成的巴渝文化资源库”和“重庆文化信息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