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学会作品鉴赏|餐桌有“礼”饭菜香
2020-10-18 19:54:53 来源:重庆文艺网

上周六到酒店参加亲戚女儿的婚礼,同桌人彼此熟识,张表哥还带来了他的五岁孙子。新冠肺炎疫情缓解后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场面格外热闹。

谁也没有料到会发生不愉快之事,引发者是张表哥的宝贝孙子。婚仪尚在进行时,小家伙就旁若无人直接用手从桌上抓起烤鸭腿津津有味啃了,吮吮手指剔剔牙缝,口水滴答又伸向五香牛肉,宴席未开,两盘菜就被他弄得面目全非。邻座王爷爷皱了眉头,想说什么又把话咽了回去。然而事情并没完,白灼虾上桌,小家伙欢呼雀跃,在椅子上蹦跳起来,扑向虾盘伸手扒拉着挑选,嚷嚷着要爷爷为他多拈几个大的。张表哥满脸慈爱,端过虾盘一个劲地给孙子拈虾:“好吃吗?那就多吃点。”满桌食客侧目,王爷爷实在看不下去,起身说“恐怕要讲点规矩才对哟”,从张表哥手上夺过虾盘,重重放在餐桌上。小家伙愣了一下,张嘴大哭,引来全场宾客关注的视线,场面甚是尴尬。目睹此情此景,我心情变坏,再美的饭菜吃起来也索然无味。

很显然,张家孙儿在餐桌上的为所欲为,是爷爷宠溺娇惯的结果,细想,问题似乎并不那么简单。娃儿不懂规矩情有可原,但长辈的熟视无睹和包庇纵容,是否折射出对社会公德的轻慢和教育义务的缺失,真的发人深思。餐桌或方或圆,除了罗列酒浆饭菜,其实还有很多成文或不成文规矩,往深层次说,这些规矩就是礼仪,属于中华优秀文明的重要内容,历朝历代都被推崇和遵循。记得我小时后随父母参加“吃席”之前,他们总会严词叮嘱:不准大声说话,不准敲击碗碟,不准以筷剔牙,不准越线拈菜。懵懂小儿如我虽然不懂,但慑于父母威严不敢逾距,谨遵便是。长大后才慢慢知晓这些规矩所含道理:大声说话容易被食物噎着发生意外,或者喷溅残渣污染桌面;敲击碗碟制造噪音破坏就餐氛围,还与旧时乞丐讨饭的行为无异,不雅;以筷剔牙举止龌龊,且有传播疾病之嫌;越线(餐桌中线)拈菜缺乏礼貌,显出对其他人的不尊重。目睹此景,大倒胃口,哪里还有好心情享受美食?需要指出的是,很多人认为这些举止属于生活小节,不值得大惊小怪拿它说事。

人无礼,无以立。餐桌文明礼为先,礼营造了席上欢乐和谐的气氛。彬彬有礼之下,把酒投箸才心情舒畅,品菜吃饭才胃肠愉悦。餐桌之礼非小节,关乎个人素质甚至民族形象,从来都为各个国家重视和倡导。中国乃礼仪之邦,作为华夏道德规范核心的礼,发轫于饮食,千百年来形成了完整的制度传承至今,影响并规范我们的行事和做人。所谓“民以食为天”,我以为这“食”不单是指稻粱菽麦蔬果浆水,还涵盖了与饮食有关的规矩和礼数。随着时代进步,被实践证明符合国情的礼仪应该进一步发扬光大。

讲究餐桌礼仪有必要从娃儿抓起,教育他们从小就懂得桌上的规矩和道理。礼仪的遵循和传承不仅需要教育感化,还需要强大的舆情环境和制度约束,对藐视礼仪不讲规矩的行为说“不”,就像本文中那位王爷爷,果敢地站出来制止不雅行为,维护礼仪的尊严。

文/吴洛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