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新大众评论 | 凡人微光亦可照亮荒诞人间——对话影片《浪浪山小妖怪》
2025-09-16 10:38:03 来源:重庆文艺网

这个夏天,一部以“nobody”为主角的动画电影在暑期档一骑绝尘,以最温柔的方式,击中了无数普通人的心。在它荒诞喜剧的外壳之下,包裹着一颗滚烫的现实主义内核,让观众在笑声与泪光中看见了自己。

身份错位:喜剧背后的现实棱角

《浪浪山小妖怪》巧妙之处,在于它用身份错位搭建起整个故事的戏剧结构。一群连名字都不配在《西游记》中留下的小妖:小猪妖、蛤蟆精、黄鼠狼精和猩猩怪,竟然假扮成唐僧师徒,踏上了一场“山寨版”的西天取经之路。

这种设定本身充满了荒诞与幽默。蛤蟆精扮演唐僧,社恐的猩猩怪冒充齐天大圣,瘦弱的小猪妖反串猪八戒,喋喋不休的黄鼠狼精饰演沙和尚......人设的极端反差让它们每一次的出场都笑料百出。尤其是初次亮相时连孩童都骗不过时的窘迫,更是让人忍俊不禁。

但笑过之后,却深深打动了荧幕前的观众。影片借妖喻人,以“画师改稿”“甲方虐我”等桥段,精准刺中了当代职场人的痛点。那只被甲方反复折磨的公鸡画师,何尝不是每一个被“朝令夕改”修改逼疯的打工人?而小妖们为了“长生梦”勉强凑成的取经团,又何尝不是我们在现实中勉强拼凑的理想生活?荒诞,是这部电影的语言,而写实,才是它真正的底色。

凡人英雄:微光虽小亦有尊严

《浪浪山小妖怪》并未停留在讽刺与笑闹层面,它更深的意图,是捕捉那些被宏大叙事忽略的凡人微光。导演於水曾说:“细节真实是通往共情的密钥。”小猪妖母亲温柔的叮咛、老和尚一顿暖饭的馈赠、村民朴素的信任......影片中那些细微而动人的时刻,逐渐汇聚成一道温暖的光,照亮了小妖们原本虚妄的取经之路。

正如黄鼠狼精所言:“他们说,妖生来是反派,可我想当自己的英雄”,小妖们在cosplay他人生活的过程中逐渐迈向了对自我人生的追求。它们救下被妖邪困扰的村民,拒绝打劫落单的孩童,甚至在面对黄眉大王掳走童男童女的恶行时,明知力量悬殊仍挺身而出。这一刻,它们不再是假冒的取经人,而是真正拥有了取经人的信念与勇气。

令人热泪盈眶的是猩猩怪在处决前终于冲破社恐的束缚,高喊出“我是齐天大圣!”此刻,那不再是一句台词,而是一种觉醒。它让我们看到:英雄气概不一定来自天赋异禀,也可以源自平凡之躯的一次选择。微光虽小,也能照亮一片天空;凡人虽弱,亦能成为自己的英雄。

蜉蝣撼树:荒诞之后的温情救赎

电影的英文名“Nobody”,已然暗示了这是一个关于“无名者”的故事。它们努力过、挣扎过、甚至燃烧过,最终却还是没能改变世界,也没有留下名字。反派黄眉大王只是被主人轻轻责备,甚至还得到了新法器;反观四个竭尽全力、燃烧殆尽的小妖却被打回原形,归于山野。这种“努力却无果”的结局,撕破了传统动画“努力必有回报”的幻想,直面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的无奈与无力。普通人何尝不是如此?拼尽全力,也许依然仅仅是一个“nobody”。

但影片并没有让观众陷入彻底的绝望,它在现实之“堵”中,悄悄开了一扇“疏”的窗。大圣留下的四根毫毛、村民自发为它们立起的塑像,都是无声却有力的回应。真正的英雄主义,不是一定能赢,而是明知会输,却依然选择全力以赴地去做。齐天大圣的温柔不在于他救了它们,而在于他清楚地看见了它们,看见了这一群没有主角光环的小妖。这种被看见的尊严,才是对平凡人生最深刻的慰藉。

《浪浪山小妖怪》之所以能成为票房与口碑的双料冠军,正是因为它既是一部让孩子笑出声的动画,也是一部让成年人沉默落泪的寓言。它用荒诞喜剧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身份、理想、尊严与失败的现代故事。它让我们看到,即使在神话的缝隙里,也有凡人的微光在闪烁;即使是在注定无名的命运中,也有人选择活出满怀信仰的坚守。

我们中的大多数或许都是浪浪山上的小妖怪,拼尽全力也只活成了一个“nobody”,但这部电影告诉世人:即使没有留下名字,你曾走过的路、救过的人、相信过的事,都会成为别人生命中的光。回头看,枝叶繁茂,山花绽放,那些曾经微不足道的坚持与善意,早已在时光深处扎根生长、自成一道清纯的风景。

作者:董小玉 刘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