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董小玉 卢松岩
202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了日本著名文化学者东浩纪的著作《动物化的后现代:从御宅族透析消费社会》。作为日本著名的小说家、文化批评家以及哲学家,东浩纪在东京大学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曾担任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客座教授。在东浩纪的生命经历中,既有求学阶段的研究经历,也有出版行业的从商经历,这使得他的文章具备宽广的视野,更为丰富的社会性。本书着重聚焦于日本的御宅族群体,他提出了“动物化的后现代”这一观点,直指日本社会中的消费文化,为我们思考当下的社会环境提供了启发。

“大叙事的凋零”:日本社会中的后现代性
东浩纪认为:现代是一个由大叙事所支配的时代。与此相对,后现代的大叙事已经在各个方面表现出功能不够健全的特点,以至于社会的整合性急速衰退。在彼时的日本社会中,原本具备宏大意义的大叙事在日本青年心中不再具备崇高的价值,他们关注如何借助高速发展的经济水平提高自我的生活质量,宏观叙事的远去所造成的心灵空虚,需要新的文化信仰来填补,御宅族的诞生便是此时日本青年缓解精神危机的现实写照。所谓“御宅族”,在东浩纪看来是指与漫画、动画、游戏、个人电脑、科幻、特摄片、手办等元素存在深刻联结的青年群体,他们沉溺于这些亚文化中,并形成了独特的御宅族系文化。从东浩纪所列举的几个文化现象中便可管窥御宅族所追求的往往在于这种文化形式是否能够直接、快速地冲击受众们感官,带来新鲜的、刺激的感官享受。后现代性正是以一种解构宏大叙事、追求直观刺激为核心的典型文化思潮。因此,在彼时大叙事凋零的日本,御宅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日本青年与后现代性思潮的彼此嵌套与双向奔赴。
“动物化的后现代性”:御宅族群体的深层心理症候
东浩纪在这本书中引用了科耶夫的观点。科耶夫认为,黑格尔式的历史终结之后,人类只剩下两种生存方式,一种是追求美国式的生活方式,他称之为“朝向动物的回归”,另一种则是日本式的清高主义。科耶夫将战后美国崛起的消费者的状态称之为“动物”,他认为动物总是与大自然和谐共存,而战后美国民众总是被各种各样的商业文化“围城”,而他们与这种商业文化景观和谐共处的表象,某种意义上体现了这种动物性的回归。而日本“清高主义”是指,即使没有实质性的理由来否定周遭环境,也会以“基于形式化的价值”行为方式来否定它。这一逻辑前提在于,日本清高主义者具备区分形式与价值的能力,并且清高者不会与环境妥协,就算没有任何否定的契机,清高者也敢于否定。
在此基础上,东浩纪认为日本御宅族群体的深层社会心态同时兼具动物性和清高主义的双重特点。一方面,御宅族群体即使知道这些御宅文本是虚假的,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会被感动,这是清高主义的一种病变,即御宅族依然能够敏锐地辨析御宅作品的表现形式与表达价值,但与传统清高主义存在区隔——他们不再否定这种形式化的虚无,他们甚至欣然接受接受这种表层意义,并与这些文本和谐共处模式,这便是传统清高主义的动物化转向。可见,“动物化的后现代性”正是日本御宅族青年的典型社会心态,它映射出御宅族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以一种既独立又融入的姿态,探索并塑造着属于自己的文化身份。
坚守自身的主体性:消费时代的价值遵循
虽然这本书的研究对象是日本青年,但对于当下中国社会中的青年群体亦有现实意义。就“动物化的后现代”来看,至少有两点值得我们思考。其一,如何避免自身在消费社会中沉沦。事实上,如今的中国社会在物质的丰富程度上不逊于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展现出了消费社会的诸多特点,进而不可避免地衍生出众多伦理问题,如人文精神在消费文化面前的失落、经济理性对价值理性的驱逐等,类似的情形不仅发生在彼时日本的御宅族群体中,也出现在如今的中国社会中。其二,在上述背景下,我们如何在以消解性为核心特征的后现代文化中,重新为自身寻求可以长期安置心灵的栖息地。后现代文化作为一种当代社会的典型症候,其自身是缺乏核心主张的,它总是建立在既有的文化根基之上,又试图对这一根基进行对抗性消解。因此其本身即便具备一定的感官刺激力,但也往往沦为一种文化附庸。以上这两点都指向了同一个命题,即在消费社会中如何坚守自身的主体性,这也是浸透在东浩纪这本书中的核心议题。
事实上,青年群体的成长从不是一帆风顺的过程,他们需要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丰富自身生命体验,成为御宅族也是他们的众多选择中独具特色的一项。对此,我们不妨在保持谨慎观望的同时,秉持一颗开放包容的心,为亚文化青年群体保留足够的生长空间,让他们在探索中追寻心之所向、梦之所往。同样的,青年亚文化研究总是与绚烂多彩的流行文化样态息息相关,从御宅族的深度沉浸到杀马特的个性张扬,从粉丝群体的狂热追捧到如今粉丝民族主义的情感共鸣,青年亚文化样态层出不穷,其内涵和性质也在这样丰富的文化实践中发生转向,学术界在对新鲜的文化现象保持批判的态度之余,还需深入到青年群体内部,探寻隐匿在这些表象下的深层社会心态,从而才能更好全面地了解青年群体,继而为其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准确的价值引导,让他们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消费时代中坚定自我、丰富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