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6日下午,由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和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主办、巴蜀诗社承办的“巴蜀首届多语种诗歌朗诵会”在四川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学术大厅举行。30余名诗人和翻译家参加。

此次朗诵会以多语种方式进行,除中文外,还有英、法、俄、西班牙、乌尔都和瑞典6种外语。现场朗诵的每一首诗,都用两种语言呈现——上台朗诵者用中文或外语朗诵自己原创诗歌,外文译文或中文原文则在屏幕上同时出现,充分照顾到现场观众的接受度。
据介绍,巴蜀诗社从成立之初,就倡导诗种互鉴、兼容并包,囊括了自由体新诗、格律体新诗、歌诗、古体诗词、诗歌翻译等几大“门派”,可谓汉语诗歌的“武林大会”。为此,本次迎新年朗诵会,也创造了重庆诗歌朗诵史上多个之最:规格最高、规模最大、诗种最多、语种最多、形式最多样,得到了全国诗歌界、诗歌翻译界和外语界众多名家的大力支持。


著名诗歌评论家、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新诗研究所创始所长、重庆市文联名誉主席吕进先生应邀题词,并用俄语朗诵了一首俄国诗人的诗来参与视频朗诵。在吕进老师推荐下,诗人李元胜、吴向阳、邱政伦、金铃子,翻译家赵振江、树才、戴维娜、赵域舒,或莅临现场,或通过视频朗诵参与本次盛会。


巴蜀诗社几大“门派”,均有代表登台朗诵自己的原创作品。其中包括格律体新诗代表王端诚、周思维、李海庆、申世蓉,自由体新诗代表大窗、阳德鸿、周道模(英语)、王万年、詹家雨,歌诗代表李尚朝,古典诗词代表邱枫、曾宪宽,以及翻译家、巴蜀诗社创办者、朗诵会发起者唐正秋(英语),重庆翻译家协会副会长杨开显(俄语),大学英语教授刘明琼(英语)等等。因有要事临时来不了现场的诗人刘清泉,也用视频参与了朗诵。

值得一提的是,巴蜀诗社云集了众多外地诗歌翻译家,他们虽来不了现场,也用中、外语视频朗诵的方式参会。其中包括译作等身的诗歌翻译家、2024年中国译协“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谷羽(俄语),著名诗歌翻译家、“英诗汉译学”创立者黄杲炘老师(英语),广西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法国政府骑士勋章获得者杨令飞(法语),诗歌翻译家、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世界文学及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吳笛老师(俄、英);中国作协会员,独立翻译家、西一汉语疑难文本前沿探索性翻译学者黄少政(英语)等。
此外,远在外地的巴蜀诗社格律体新诗负责人赵青山,格律体新诗成都负责人余晓曲,古典诗词成都负责人邵培德,成都女诗人吴邦宪,均以视频的方式参会朗诵。
不仅如此,外籍华裔诗人宇秀(英语)、西贝·贾(英语),巴基斯坦诗人希娜(乌尔都语)和洪都拉斯诗人罗兰朵(西班牙语),广东自强不息的保安诗人丛生也发来视频参会。

除了多语朗诵,现场还穿插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川音毕业的专业歌手及声乐教师、重庆市多届歌唱比赛男声第一名获得者胡有权,曾多次获省、市声乐比赛女声一等奖并举办过两次独唱音乐会的金小楠,以及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研究生们,带来了精彩表演。此外,巴蜀诗社歌诗诗种代表麻兰、卞中恒等人的歌曲作品视频,著名词作家毛翰爆红海内外的《大中华》合唱视频,也为现场增色不少。
文图/阳德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