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10月28日至11月10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文化旅游委、市文联主办,市剧协承办的“百花齐放庆华诞”——第九届重庆大学生戏剧演出季展演顺利举行。来自全市14所高校26个剧组创作排演的话剧、川剧、舞剧、科幻剧等剧目轮番上演,充分展示了我市高校广大师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礼赞英雄、礼赞时代的青春色彩,充分展示了在校学生出色的戏剧才华和近两年我市校园戏剧取得的重要成果。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组织青年剧评人观摩演出,并进行了专题评论。
一部与话剧有关的话剧:看《网红与哈姆雷特》
文/田骏
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悲剧的代表人物,被全世界的读者所熟悉。如果把另一个流行词语“网红”和哈姆雷特联系起来,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在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的艺术学院里就有一帮热爱舞台表演的孩子,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将这样具有文化冲击的文化符号放在了一个完整的舞台表演中,这部话剧叫作《网红与哈姆雷特》。
这部话剧原名叫做《等待网红的日子》,因为故事是围绕社会热点“网红”而展开,故事中,戏剧硕士秦重生用戏剧手段帮助学员缓解压力,创办了“重生戏剧”减压工作坊。工商管理专业的蓝琳为解决实习问题加入工作坊,并希望助力创业者的发展。但是在训练中,正义的蓝琳发现了学员陈秋菊因校园贷陷入困境,最终因不堪重负离世,而负面舆论却在网络上流传。蓝琳欲发声揭露真相无果,随后,她成为一名直播网红,与坚持理想的秦重生渐行渐远,两人在人性考验中各自寻找着生活的真谛。面对这个全民皆可“播”的低门槛直播环境,这部话剧《网红与哈姆雷特》揭示了网络直播背后的复杂生态,通过对多维度人物命运的刻画,全面触及并反映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
话剧《网红与哈姆雷特》以其独特的艺术呈现方式,将戏剧的排演过程、综合元素拆解并展现,成为了一部“利用戏剧的戏剧,有关戏剧的戏剧”。作为编剧兼艺术总监的鄢光宗先生借用戏中戏的方式,巧妙地将观众可能不熟悉的表演训练与观众可能熟悉的学生生活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新颖而富有深度的观赏体验。同时,导演张鹏和池婷婷在话剧表演过程中融入了舞蹈等形式,通过放大肢体动作,让舞蹈和戏剧有机结合,充分拓展了舞台的有限性和可能性。这种创新的戏剧表现形式,不仅丰富了观众的视觉体验,也深化了作品的艺术内涵。

在戏剧结构上,话剧《网红与哈姆雷特》巧妙地借用了“元电影”的概念。元电影是指以电影为内容、在电影中关涉电影的电影,元电影理论也源自文学领域的“元小说”理论。1970年,美国小说家威廉·H·伽斯在《小说与生活中的形象》中首次提出“元小说”,即“关于小说的小说”。相同的是,在这部话剧中,“哈姆雷特”也是从莎士比亚的戏剧中而来,《网红与哈姆雷特》讲述青年人排练话剧的故事,通过话剧来讲述话剧,可谓巧妙地运用“元电影”的形式建构了一部具有“元话剧”特点的话剧。人物主角秦重生发起以“重生”为主题的戏剧表演工作坊,也是对话剧进行重建的一个表现,这里的“重生”,不仅仅是话剧的重生,也是在青春当中,青年人在社会的磨炼中进行对于艺术、对于现实的重新思考,也是一次重生。这些主题都与“元概念”的“继承”和“重组”不谋而合,在残酷和荒诞的现实当中,表现了青春的残酷物语和坚守艺术初心的难能可贵。
在整个话剧的表演过程中,无论是抒情的单人表达还是快节奏的配合,演员们都发挥得比较稳定,展现出了较高的表演水平。特别是网红公司包装的段落,不仅有趣且协调了整部剧的节奏,为作品增添了不少亮点。此外,舞台设计也值得一提。方形灯光表现跑步机的创意设计,呈现出现实和写意的结合,为观众营造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氛围。这种精心的舞台设计,不仅提升了作品的艺术美感,也增强了观众的观赏体验。不仅戏剧演员们的表演真挚而投入,他们凭借强烈的信念感和用心的演绎,将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导演还巧妙地加入了舞蹈表演,用古典舞蹈来衬托现代的话剧,并且用肢体语言来突出人物的内心情感。观众在观看话剧的同时,剧中的戏剧工作坊的学员们也坐在舞台上同观众一起感受。这时的话剧演员既是剧中的观众,也是现场的演员,让话剧和舞蹈表演合理融合起来。并且,柔美的舞姿和剧情中残酷的现实形成对照,让观众在感性叹息陈秋菊去世的同时,能感受到主人公秦重生内心的焦灼和蓝琳作为姐妹的无奈。

在技术层面上,舞台借用了投影将戏剧舞台上不易实现的戏剧情节,用影像的方式来表达,其中剧情重要转折点——陈秋菊不堪重负选择轻生的段落,以及朋友们对于她的怀念都采用了影像的方式来再现。一段俯视的拉升镜头,画面从低机位逐渐升到天空,变成一个广阔的俯视镜头,陈秋菊躺在草坪上,由大变小,由近及远,像是对人间的告别,也是工作坊的演员们对她的送别。舞台后方错落有致的几块大小不同的背景屏幕,不仅通过航拍展现了陈秋菊的状态,也通过手绘动画和AI动画展现了主人公蓝琳和秦重生各自的内心世界,以绘画这种更加艺术的形式来丰富了舞台形式。屏幕中出现的小蜘蛛和小不点的动画都是通过影像更加形象地描述人物内心世界,这是戏剧表演中无法实现的。

《网红与哈姆雷特》表现了当下大学生遇到的各种困境,如学业压力、网贷问题等,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陈秋菊因母亲住院动手术和为了给弟弟凑到转学赞助费,去借了“校园贷”,而被放贷者要挟;青春率真的蓝琳,为了解决毕业实习,去帮助失意的学长秦重生等等情节,通过生动的对话和场景再现,成功地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并在引起共鸣之余,敲响了反诈的警钟。这种贴近现实的题材选择,使得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社会意义。同时,作品中还巧妙地融入了幽默元素,使得整场演出在紧张的氛围中又不失轻松与活泼,为观众带来了愉悦的观赏体验。
总体而言,《网红与哈姆雷特》是一部有笑有泪的校园戏剧作品。它既有青春活力的一面,通过生动的舞蹈和活泼的剧情,展现了年轻人的朝气蓬勃;也有体悟深思的一面,通过真实反映大学生面临的困境和社会问题,引发了观众对现实的深刻思考。作为一部由学生来进行完整演出的话剧,《网红与哈姆雷特》尽管在台词呈现、场次安排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整体上这部作品已经展现出了较高的戏剧水平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希望后续的创作者们能够继续完善这部作品,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为观众带来更多精神上的滋养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