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南黔北綦江流域津綦两地文化共通性初探——兼议綦江河流域文旅资源协同研究开发内容及路径
2024-11-11 16:33:27 来源:重庆文艺网

文/庞国翔

‌綦江是‌长江上游南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黔北‌‌‌大娄山系的重庆綦江区石壕镇万隆村大垭口老鹰岩(原《綦江县志》载发源于贵州省桐梓县华山乡所属花坝火盆洞),全长234.7公里。流向由南向北,流经‌重庆市‌綦江区和‌江津区,最终在江津区支坪镇顺江口汇入长江。綦江在历史上曾有多个名称,早前曾称夜郎溪,南齐时称僰溪,元代又称南江。其流域处于贵州省北部和重庆市西南部,支流横跨贵州省桐梓、习水县和重庆市綦江区、江津区、南川区、巴南区等6个区县,面积达到7089平方公里。 

綦江河是渝南黔北地区的一条重要的水系。对流域内的地区特别是綦江和江津两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綦江区而言,其意义更为深远,堪称綦江区的母亲河,它见证了该区千百年的历史变迁。

綦江河干流在綦江区境内为104公里。其流经集镇主要有万隆、石壕、安稳、赶水、镇紫、东溪、篆塘、三江、桥河等。綦江河流过綦江城后,在北渡下进入江津区境内。在江津区境内流经的主要集镇有广兴、五福、贾嗣、小河坝、青泊、真武、仁沱、顺江。整体而言,綦江河上段即綦江区以上落差稍大,水流较急,而下游段即北渡以下段落差小,水流平缓。整个河流渠化,可通舟楫。

一:渝南黔北津綦两地渊源

从汉代以前,綦江河便将渝南黔北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起来。而这一联系的主体便是长江干流、綦江河干流上的江津与綦江河干流上的綦江和綦江河源头上的黔北地区桐梓等地。此外还涉及綦江河重要支流所流经的贵州省习水县和重庆市南川、巴南等地,构成本文所称的渝南黔北地区。清代《江津县志》(卷一·名胜)篇曰:“僰溪口溯流十五里曰仁沱场,昔汉武帝通西南夷节使唐蒙取道于此。至今渡江遗迹尚在。”说的就是汉武帝派出节使唐蒙,进入长江后在江津长江支流綦江进入綦江县以及黔北夜郎等地,实施管理。所以后来才有“夜郎自大”这个成语。綦江河所以也曾叫夜郎溪。

此后,綦江河一直是綦江县以及黔北桐梓、习水等县的“出山”大通道。因为这条河一直是这些地方最大的外流河。沿綦江河入长江,再沿长江走向全国各地。特别是从明清开始,川盐入黔“四大口岸”之一的綦岸,就是因这条河之名而命名为綦岸。盐商之船就是在江津长江岸的顺江口出发,逆綦江河而上,经仁沱、洋满咀、真武、青泊、小河坝、五福、广兴场进入綦江县城的北渡后,入綦城。再沿綦江河向三溪、东溪、赶水至贵州省桐梓县松坎运入,直到遵义等地。民国时期,綦江河也成为桐梓、綦江以及江津县东南部最为重要的交通运输线。綦江及黔北地区所需食盐、洋油、洋布、洋纱以及高档的生活用品,由长江在江津进入綦江河逆水运入。綦江及黔北地区丰富的山货如桐油、柑橘、棕片、中药材、猪鬃等,顺綦江河运至江津顺江口进入长江,直到重庆、武汉等地。

抗日战争时期,綦江河的水运能力得到极致的发挥。抗战所需的军需品以及造枪造炮所需的煤矿、铁矿源源不断地通过綦江河运入江津进入长江,再运到大渡口等地。为提升运输能力,綦江河进行导准渠化,修建了五个堤坝闸坝。此外,还沿綦江河修建了小铁路。

其实,津、綦两地古时多为一个整体行政区划,分分合合,或包或容。虽分划析置,但互为毗邻。从地理上看,津綦两地,一衣带水,唇齿相依。不仅有綦江河、清溪河相连,津东和綦西大片土地接壤。其气候、土壤、雨水一致,所产农副产品完全相同。

津綦两地,同山同水,实为同乡,乡音难改。《重庆市志·方言志》曰: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最后一个为入声调,古代的入声在元代时分化到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现在在重庆大部分地区成为“阳平”,但入声调在江津、綦江以及与之接壤的南川部分区域却有保留,江津话的陆(六)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除了江津、綦江外,主城和其他区县的人似乎都学不会。所以江津和綦江口音十分接近,这就是乡音难改。

二:綦江河重点文旅协同研究开发的内容

(一)綦江河水文协同研究与开发

渝南黔北綦江河流域特别是江、綦两地协同研究开发綦江河的水文特征,这是一个“探水”式的内容。包括綦江河的水位、流量、流速、日照、雾期、汛期、降雨量、含沙量、滩涂地、流域面积、水能蕴藏等。

要统一研究和划分綦江河的上中下游河段。不要綦江区划一个綦江区段的上、中、下游,江津区又划一个綦江河江津段的上、中、下游。要协同研究綦江河上的渡口、码头、桥梁、支流等形成及变化。古河、古渡、古码头,虽属水流沙坝,但却是一部厚重的江河历史。

研究綦江河全段的水文特征,对认识綦江河、宣传綦江河,统一开发利用綦江河,有着基础性意义。

(二)红色文化资源的协同研究与开发

綦江河流域有着深厚红色文化资源,但关注较少,去研究和挖掘更少。重庆最早党支部之一——中共綦江支部的建立,这不仅属于重庆市地方党组织的发端,而且影响和推进了江津地方地下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綦江地方党组织在太公山的活动,延伸到江津太公山部分地区,影响毗邻江津的东南部山区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1946年,向天培来到津、綦两县交界的江津蔡家岗,成立津綦边特支,领导江津、綦江两县地下党开展了革命斗争。以后,江津地下党又分别向贵州的习水发展,在綦江中峰三角塘、习水寨坝、大坡、温水建立地下党的联络组织,同时建立了寨坝党支部。

1935年“遵义会议”后,中国工农红军在土城战役中负伤的7名伤员经渝南黔北辗转到江津四面山,受到当地百姓救治,留下证明书,这是重庆市唯一的红军长征的一级文物,非常珍贵。

綦江河流的红色文化的研究与发掘,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是革命传统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活教材。

(三)抗战文化的协同研究与开发

綦江河其实也是一条抗战之河。它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很大的贡献。1937年,第29兵工厂迁到重庆,兵工厂在生产上所需要的煤炭、铁矿等原材料,都要靠綦江沿岸各县供应,这就必须开发整治綦江河,使其发挥更大的运输作用。两岸的百姓充当民工积极参加,完成第一期五座船闸建设施工任务,分别命名五座船闸为大智、大仁、大勇、大信、大严。此后又对綦江河开展以“渠化”为主的第二期工程。在綦江上游修建石溪口、滑石子、剪刀峡、桥溪口、车滩、五岔六个船闸。这些船闸大坝建成后可使30吨的船只和汽轮通航。江津境内的桥溪口、车滩、五岔三个船闸坝,是綦江上最长的重力式船闸坝。坝长分别约为98米、145米、160米。

綦江河的津、綦段都留下许多抗战遗址。如仁沱的鸡公槽是抗战时期的兵工署第一工厂,仁沱、真武、五福等有迁来的友仁中学、华侨中学等。在綦江县城及桥河、东溪,也有许多抗战遗址。应当对綦江河流域的抗战遗址进行全面的普查和登记,进行评估定级,进行挂牌保护。

(四)水利风景的协同研究与开发

幽幽綦河,碧波潋滟。綦江河江津段,江面尤为宽阔,如一条蜿蜒飘逸的绿色绸练,上面点缀着很多人文景观和自然景点,犹如美丽的珍珠。岸边集镇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綦江河畔上。这些小集镇建设各具特色,或红砖碧瓦,或粉壁黄顶,点缀江畔。青山、绿水、小镇,相交相映,煞是好看。两岸特别有名的是红橘,每到秋季橘红之时,簇簇橘树挂满了火一般鲜艳的橘子,将这原本的青山绿水装点成红、绿、黛相间的山川世界,构成一道迷人风景线,可谓“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明工部尚书江渊将綦江列入古江津后八景之第四景“南江寓意钓”:“僰溪遥合大江流,浩荡烟波送白鸥。暮雨半蓑移浦内,夕阳一线挂滩头。鱼穿柳絮好沽酒,竿拨桃花懒系舟。圣代只今召隐逸,何劳频下饵文钩?”

綦江河綦江段,江面稍有狭窄,江流湍急,日夜奔泻,沿途走过很多险滩,形成嵯峨怪石。奔泻浩荡,又冲积成许多碧潭和深沟,无数的漩流与急流、曲水与回沱,诉说这条古老之河的神秘。清代贡士周名祚著有《僰溪》诗,主要赞美綦江上游景色和人文:“涓涓澎湃辟源长,百折滩回下夜郎。黔播峰莲攒万笏,岷峨波会敌三湘。石城古国传巴子,賨语微歌谱汉皇。曲似武夷双桨去,村村烟火望苍茫。”

綦江河水利自然风景的协同研究,对整体开发綦江河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五)民俗文化的协同研究开发

綦江河流域的民风民俗,在渝南黔北地区的重庆市江津、綦江、南川、巴南以及贵州省的桐梓县、习水县中具有大同小异的特点,特别是在江津和綦江两地中,具有较强的同一性和相似性,正如津、綦两地的语音、方言也具有一致性一样。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山水相连外,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时相同的人流有很大的关系。

渝南黔北地区特别是津、綦民俗文化协同研究开发上,主要有五大方面:一是节俗,指该区域内百姓在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上的习俗。在此节庆中,津、綦百姓的庆贺方式、饮食方式基本一致;二是婚俗,是指该区域内谈婚论嫁的礼仪过程。津、綦地区基本一致,包括说媒、做相、开庚、送亲、迎娶、拜堂等十多个程序;三是寿俗,是指六十以上生日的庆贺习俗,津、綦两地仍然基本一致;四是丧俗,指该区域内百姓办丧事的风俗,津綦两地基本一致,名称都统称为“办砣子会”;五是民歌民谣童歌童谣方言俚语,綦江的永城吹打、江津李市的山歌有很强的共通性。津、綦两地山歌民谣,很多都是同腔同调同音同词。

三:协同研究开发路径

(一)高度重视 不要舍近求远

现在都在与经济条件好的或有特色的区县结对子,相当一部分是舍近求远,那么我们何不以一条河流、一条山脉为缘,结成毗邻对子。这样有利于我们认识这条河流、这条山脉在这个区域内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形成协同研究与开发的共识。

(二)进行普查 摸清相互家底

知道这条江河很重要,有资源,有富矿,有研究和开发价值,但具体或深层次的内容还不清楚,于是就要重新进行田野式的普查。认真查阅调研地方文献,进行挖掘,走访“三老”人员。分类别、分时段进行核准,进一步找出带有“唯一性”或“特色性”的重要“资源”。家底清、家底明,做到结果的共享共用,这是将来协同研究与开发的基础。 

(三)成立专班 进行统一规划

对某一条江河或山脉的协同研究或开发,成立专班很重要。专班可统一标准、统一时间、统一规划。这种专班可是全脱产的,也可是兼职的,但各方面的人都要有。专班还可提升效率,培育亮点,同时做到统筹兼顾。

(四)分段负责 注重统分结合

 对渝南黔北綦江河流域特别是重点段津、綦段的协同研究与开发,前期可采取分段负责的办法进行。因为各段的行政区划有所不同外,最大的特点是各段的水文特征不同;各段所处区县的综合产业布局不同;各段所处的社会文化不同,因而实施要分段。但必须是在一个总体的框架下进行分段进行,大段套小段,小段映衬大段,统分有机结合。

(五)文旅搭台 唱好开发大戏

一条河流、一座山脉的区域性协同研究与开发,最先多是由一些不经意的活动开始的,这些活动多属文化性质的活动。山脉水源,最容易找到切入点。早前津、綦两地多次召开森林防火、人口管理、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联席会,三十年前由江津杜市镇发起,组织开展过好几届津、綦、巴三县交界处太公山山域毗邻乡镇书画联展,一年一次,三县毗邻镇街轮流做庄,效果很好,但这个活动没有坚持下来。在渝南黔北綦江流域特别是在津、綦段区域性协同研究与开发中,文旅部门可开展一些“搭台”性活动,开展綦江河全域采风、綦江河画廊展、綦江河之声音乐会、綦江河民俗文化汇演等。文化搭台,唱协同研究与开发之戏,将会起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简介:庞国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江津区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江津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江津区文化委副主任、江津区文联主席、江津区文旅委二级调研员、江津区作家协会主席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