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区大木乡举办“七巧良缘 恋在大木”第二届涪陵民间艺术节
2024-08-13 16:09:55 来源:重庆文艺网

8月10日,“七巧良缘•恋在大木——第二届涪陵民间艺术节”在涪陵区大木乡如期举行。活动由重庆市涪陵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长江师范学院委员会统战部、中共涪陵区大木乡委员会、大木乡人民政府等联合主办,涪陵区民间文艺家协会、涪陵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涪陵区大木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承办。旨在汇聚民间文艺合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民俗风情,过好我们的节日,赋彩美好的生活。

演出大合唱 《歌唱祖国》  杨光葵摄
大合唱《歌唱祖国》。杨光葵 摄

艺术节包括“我们的节日•七夕民俗文化茶话会”、民间文艺晚会、“七巧非遗集市”等主题活动。在茶话会上大家围绕“大木乞巧文化”挖掘、整理、研究与传播等话题各抒己见,大家一致认为要讲好大木乞巧故事,抒写文化新篇,提出定期举办大木乞巧文化论坛、开展乞巧文化生态保护建设、加强乞巧文化活态传承,以及七巧文化衍生品设计与乡村工匠培育等建议,助推乞巧文化生产性保护,助推乞巧文化的融合式发展。

在“活动七巧非遗集市”现场,邀请涪州剪纸、涪州糖画、大顺红茶、菜乡结绳、涪州雕刻、涪州刺绣、涪陵风物拓印及漆扇制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临,以可赏、可尝、可互动体验的方式,吸引当地群众及避暑游客纷纷驻足体验。“利用漆不溶于水的特质,用色彩漆在水面上以点、甩、弹、划等手法绘出图案,然后将扇面垂直入水,可旋转入水,也可以用Z字型入水,再慢慢把扇面提起来,让多余的漆流回到水中,最后把扇面放在通风处晾干可以。”唐燕琳一边演示一遍讲解漆扇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在涪州糖画、菜乡结绳、传统拓印等技艺体验点,大家干劲十足,都沉浸在手工制作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非遗集市让非遗被人们看到、了解和喜爱、传播。在场观众都认为这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的享受,这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

菜乡结绳展区 杨光葵摄
菜乡结绳展区。杨光葵 摄
大顺红 茶文化体验区
大顺红茶文化体验区。
涪州糖画体验区  杨光葵摄
涪州糖画体验区。杨光葵 摄
漆扇制作体验区  余继平摄
漆扇制作体验区。余继平 摄
拓印技艺体验  杨光葵摄
拓印技艺体验。杨光葵 摄

七夕夜,民间文艺晚会演出在涪陵御锣协会、涪陵周煌文化研究推送的涪陵御锣演奏声中拉开序幕。随后《书剑舞》《土家飞马锣之斗锣状元红》、焦石民歌《后山柴多歌也多》、川剧《十五贯·鼠祸》、古筝表演《袖梦》、舞蹈表演《藏家儿女的心声》、讲述《白鹤梁的传说》等15个民间文艺节目陆续登台展演,本届民间文艺晚会最大亮点还在于,民间艺术家大胆探索,跨界融合,守正创新,如将菜乡结绳编织技艺展示融入《诗经·蒹葭》朗诵的节目表演,还有将白鹤石鱼、涪陵榨菜等涪州风物元素符号融入服装中,编创《涪州非遗之韵》走秀表演等。在传统节日乞巧节氛围的烘托下,在场数千名观众尽情享受着民间文化盛宴。

涪陵御锣演奏 余继平摄
涪陵御锣演奏。余继平 摄
川剧《十五贯·鼠祸》  杨润渝
川剧《十五贯·鼠祸》。杨润渝 摄
《涪州非遗之韵》走秀表演  余继平摄
《涪州非遗之韵》走秀表演。余继平 摄
土家飞马锣之斗锣状元红  杨润渝摄
土家飞马锣之斗锣状元红。杨润渝 摄

“涪陵区民协将持续与多家单位携手举办‘我们的节日’活动,让民间艺术家拿出自己看家本领,将剪纸、糖画、结绳、漆艺、绣花、木雕、陶艺等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回归老百姓的生活,让人民群众通过现场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感受民间艺术魅力,营造浪漫和谐的文化氛围。”重庆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涪陵区民协主席、长江师范学院教授余继平表示:“我们还会以‘我们的节日’为载体,持续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民间文艺‘活起来’‘亮起来’,繁荣民间文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余柏汝 杨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