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艺术》出版于2024年,是英国学者齐格蒙特·鲍曼在现代性思考的延伸中完成的著作。英国当代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对其评价到:“他用非凡的才华和创造力,提出了一个所有人都必须认真对待的立场。”鲍曼作为当代世界最著名的社会家与哲学家之一,总是鞭辟入里地分析现代社会的典型症状,集批判性与建设性于一体,为社会科学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鲍曼的一生中,出版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学术著作,如《流动的现代性》《怀旧的乌托邦》《现代性与大屠杀》等,体现出了其卓越的社会洞见与犀利的现状思考。而在《生活艺术》这部著作中,他又以他敏锐的观察为我们理解现代社会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还进一步给读者提出了高屋建瓴的实践路径,协助读者探寻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
高度流动的现代社会
《生活艺术》对现代性问题的思考,依旧建立在鲍曼对“流动现代性”的判断上。20世纪90年代,鲍曼就提出了“流动的现代性”这一概念,借此来描述当下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个人是原子化的,一切都没有规律可循,也没有任何可预测的参考框架,世界如液体一样不断变化,正是这种“流动性”使人们日益缺乏安全感。在此基础上,鲍曼在本书中进一步指出:“由于我们盲目崇拜即时满足,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然丧失了等待的能力。”鲍曼的这一判断对当下具有极强的警醒意义。纵观当下的文化产品,微短剧、爽剧等“快餐化”文艺作品风靡一时。相对于强调厚重典雅的文化作品而言,这种速朽产物的兴盛一定程度上是人们崇拜即时满足的表现。在鲍曼看来,这种对即时性的渴求,与经济市场对文化的染指息息相关。对于文化工业生产者而言,只有创造出即时消费、快速流动的文化产品,才能够不断从生产中获利。因此,资本的产物势必不能经久耐用,由资本所推动的商品流动,造成并加剧了现代社会的流动性。
伪主体性:流动性社会中的典型症候
在鲍曼看来,过去,出身决定了人的社会身份。但在现代早期,人们承担起了建构自己身份的任务和责任。如今,身份认同成为一个极端重要、令人欲罢不能的活动,身份不再具有一成不变的特性,也不再留下牢固坚实、不可摧毁的印记。在当今,人们期望并偏好可以轻易消解的身份,以便再以其他方式将其熔铸。在过去,身份会延续一生,但现在它只是当下的属性。
关于身份流动性,鲍曼的论述暗含两层意思:一方面,现代社会中身份的流动,打破了原本僵化的社会格局,使得人人都可以凭借自身的努力实现阶层跃升,从而给予人们生活的期待与希望。但另一方面,随着资本力量的介入,这种身份的流动被赋予了伪主体性的色彩。此时,身份的流动不再成为人们积极向上的动力,反而异化成为一种阻碍人们找到真实自我的障壁。比如,在五光十色的广告中,身着时尚潮牌的明星被设定为成功人士的标志,广告商以此来唤起人们购买的冲动。但只要停止购买,这种时尚的感觉就会立刻消失殆尽。为了维持这种身份,消费者只有通过不断地购买来装点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消费活动占据了思考的空间,消费主体掩盖住了我们所追寻的真实主体。这其实也揭示出了身份流动性的另一个侧面,即不稳定性。这也是为何部分青年即使生活在一个物质高度发达的当下,但仍感到焦虑的原因所在。他们以消费来维持身份的稳定性,这个设定从一开始就是虚浮的,并非他们内心真实所追求的那个自我。因此,这种消费活动没有尽头且意义浅薄,并不会留给人们更多值得回味的东西。这是鲍曼给现代人敲响的一记警钟,亦是他试图在本书中着重揭示和回应的问题。
如何践行生活的艺术?
成为独特的自己是鲍曼生活艺术的核心原则,他引用小说家、生活哲学家马克思·弗里施在日记里的感想来阐释他的生活艺术理念。弗里施指出,成为你自己的艺术可以说是所有艺术种类中要求最高的一种。它意味着坚决拒绝和排斥他人强加或暗示自己的身份,逃出海德格尔笔下“常人”所施加的使人失能的控制。简而言之,成为自己心中坚守的形象,而不是被迫变成外界压力塑造的模样。
如何成为独特的自己?在我们看来,鲍曼从“创造”和“关系”两个方面做出了回应,前者是成为独特自己的实践原则,后者是成为独特自己的社会条件。就前者而言,鲍曼认为,创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不断反思与更新。这种创造的思想,与马克思的实践原则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强调在行动中淬炼自我,而不是被虚浮的表面所诱惑蒙蔽。如果说实践原则强调的是向前迈进的勇气,那么,创造则需要人们付出更多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向前迈进,还要求有所精进,有所创造。
就创造而言,鲍曼借助对流动化个体主义的批判来展开阐释。在他看来,身处高度流动化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呈现出“下锚”和“起锚”的特征,彼此的联结轻易且速朽,难以建立起紧密有效的社会关系。这里需注意,鲍曼所认为的社会关系并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而是复杂的、不稳定的产物,它产生于个体对自我创造自由和个人安全感的强烈渴望。所以,在流动化的社会中,鲍曼认为,社会关系的建立须以持久的、紧密的、真诚的互动原则为前提,并以此来对抗流动社会中的速朽关系,从而在人与人的关系镜像中找到照见自己、发现自己,从而成为自己的那个真实“锚点”。
文/董小玉 卢松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