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 | 取会万端开生面 风骨自在笔墨间——牛帅兵隶书风格玉成的三个维度
2024-07-31 16:52:32 来源:重庆文艺网

文/范功

癸卯七月下旬,与诗友在牛帅兵先生的工作室品茶论书。兴致所至,我们请他写几个字留作纪念。他提笔写下“守正创新”四个大字,作品字势开张,魄力雄强。将此四字写做隶书作品,援笔立就,可见牛帅兵先生对新时代文艺工作发展方向的把握与时代感悟。于人于书,在场的朋友皆会心赞赏。

近年来,牛帅兵的隶书风格逐渐被圈内圈外的朋友所熟知。风格的形成源于一个书家多方面的修养。作为同乡与友人,我将诗书交往之点滴汇成一段浅见,与大家交流。

01
03

牛帅兵书法作品的背后,有着他与同时代书家审美认同的烙印。其风格来源也与他善于取法,勇担社会责任,与其师友之间的交流切磋有着内在的联系。帅兵的交游历程和隶书成功之路,可以作为我们今天再次审视书法家身份内涵的重要参照。由此,我们可以对书法家的社会责任、学养根基、书法识鉴等成才的维度再次展开时代的追问。

深入传统 筑实根基

谈到牛帅兵对传统经典汉隶作品的深入,我想从他近两年临摹的一批汉碑说起。其中《石门颂》的临写,尤其吸引我的注意。

《石门颂》是东汉摩崖石刻作品,2013年至今,我多次到汉中博物馆见到这件作品。在斑驳苍涩的石壁上,两千年前的作品,依然令人怦然心动。细细研究这件作品,整体书写是规整的,虽然个别字有逸荡的夸张笔画。它的基本形态接近《乙瑛碑》和《居延汉简》。但临摹此件作品的学习者往往被那些结体夸张和延伸失度的笔画所吸引,最终偏离了此碑的精神实质。

《石门颂》被清代书论家认为“胆怯者不可学,力弱者不能学”。这一说法也误导了不少学习者。造成许多学习者面对枣魂石魄,想当然地鼓努为力,线条追求狠驇粗野。其实是对《石门颂》风格与精神的一种歪曲。

静观牛帅兵先生的临摹,精劲旷达、宏阔酣畅,形体以方正为主,线条方圆兼备,把握住了整体特征,很好地表现出了此摩崖的精神实质,在细节处理上又保留了自己的书写个性。结合他的隶书创作,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善学者。

04
08
10

牛帅兵如此善学,这与他厚古爱今,广集博采的学书方法是分不开的。从军营里走出来的书家,身上总保留着一股兵味,那就是:硬朗、干练、坚毅。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原书风影响了整个书坛,也影响着风华正茂、学力强劲的牛帅兵。中原书风那浑厚苍劲、气势磅礴的风格,已在他的脑海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到重庆工作之后,山城雄壮寥廓的自然景象、绚丽奇绝的城市构架也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审美。中原书风的底蕴结合巴渝文化的奇崛,决定了牛帅兵的审美取向。

他从郭沫若的行草风格中,奠定了自己的书写节奏,起落分明,用较为强烈的提按落差来呈现自己书写时的情感变化,让观者感受到米襄阳行书般的沉着痛快。在行笔过程中,他善用笔肚来完成或饱满或苍涩的书写效果,让我们在他的作品中隐约看到倪元璐、何绍基的用笔动作,同时做到了点画骨肉丰满、充实而富有活力。结字方面,它采取中宫疏朗、外紧内舒的方式,从《好大王》《西狭颂》等作品中获取形式因素,使得他的书法体度博大雍容,洒脱浑融。 

十几年的隶书探索,他逐渐形成了用笔灵动、结体宽博、章法随机的风格特点。以汉碑好大王、西狭颂、张迁碑为根基,融合简牍书法、行草书的用笔技巧以及当代人的隶书创作之长,博观约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形式处理方法,有了自己的风格面貌。这是每个书法家的心结和追求:自成一家始逼真。

11
70

值得一提的是,其楹联书法作品别致的落款可见牛帅兵创新意识之一斑。他将落款顶天立地,既弥补作品左上端的空白,又增强了作品的挺拔感,这一看似不经意的探索创新之举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

总之,牛帅兵的隶书写得生机盎然,充满活力,源于传统又具有时代精神。他将当代审美意识与古老的传统碑帖有机结合在一起,并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对丰富书法艺术的形式感和现代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精选内容 丰沛形式

29
33

以文载道,以书焕采。书法家强化做字行文的能力,厚积传统文化的根基,既是助力书学之苗成长为参天大树的肥沃土壤,也是书家扩大社会影响,藉文传书的必要途径。在这一方面,书法家的书写内容选择最能凸显其创作的方向性。同时,用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需要有文化的涵养,学问的积累。没有学问功底的书画家是行而不远的,而对文学、文字学或传统文化的依赖,以中国书法艺术最为突出。

牛帅兵先生非常重视书写内容的选择。一方面结合自身的经历,创作了一批寄托爱国情怀、展现红岩精神、弘扬时代主旋律的作品。这些内容传递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催人奋进、鼓舞人心,与其作品明快俊健、灵动朴茂的风格相协调。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应大力弘扬的创作导向。可能是军旅出身的缘故,帅兵身上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他认为,书法作品不应仅仅是个人意趣的表达,而首先应该是为社会、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一种艺术形式。

46
54

品读他的一系列主题创作,我本人也深受启发。此外,他还十分注重书法作品的社会属性以及教化功能,其最近创作的《隶书千字文》《隶书百家姓》《隶书弟子规》《隶书三字经》等,是我们最为熟知的国学启蒙篇章,它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又通俗易懂,深受普通大众喜爱,有助于书法艺术的普及与传承。

拥抱生活 磨砺品格

书法家要从火热的生活中获取生命的体验,要培养自己的坚贞浩气,高韵深情,作品才能在技巧的基础上生发出感人的力量。所以,既要腹有五车诗书,又要车辙马迹遍天下。

74
75

牛帅兵先生乐于从帮人助人的活动中收获力量和内心的充盈。帅兵为人诚恳热心、乐于奉献、勇于担当,把在军营锻造的优秀品质带到了书法界,也影响和感动着身边的朋友们。他将《水墨兰亭》办成书画家的精神家园,宣传阵地。又多年坚持到群众中去,用书法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每年春节,义务书写春联的队伍中,必定有他的身影。被中国书法家协会评为2018年“送万福进万家”下基层公益服务活动先进个人,是对他乐于奉献、热心公益的肯定和褒奖。

刘熙载说:“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也。帅兵的书法,正是他人品、性格、修养、胸襟的外化。

宋人黄晞也说:“学非师而功益劳,友非人而过益滋。是以古之君子,从师而后言,顾友而后行,故其鲜矣。”

85
201

他认为志同道合的师友在学习上的相互砥砺往往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相互启发的力量从而推动学术或艺术上的进步。历来在书法艺术上发奋为雄有所大成者,得之于同道启发帮扶者不可胜数。作为书家追求的本体,技法的探求、书学思想的建立是其获得时代推崇和同侪认可的立身之本。钟繇盗韦诞墓得蔡邕笔法,王铎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的书坛轶闻,无不揭示着古代书家对于书法技巧和书法功力的刻意追求。古今亦然,牛帅兵的书坛交往也反映着他对于书学的执着努力。他在书法领域内的择善为朋、以德结友也深深地影响着他书法风格的塑造和书学思想的形成。

书法作品的艺术格调建立在作者的生活基础、阅历累积和对社会的深刻认识之上,其格调的高低厚薄隐含着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理解。或恢宏壮观,或意趣横生,纵观古今中外历代大师的作品,无不浸透着他们丰富的人生和文化之底蕴。艺术格调的营造必须历经精神与心灵的交流砥砺以及学问修养的夯实提升。

82
175
176
177

书道同春,书道无垠,期待牛帅兵的作品不断带给我们惊喜和启发。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博士、清华大学访问学者、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书法家简介:

174

牛帅兵,《水墨兰亭》总编辑,全国第十一次文代会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新文艺专委会委员,重庆市文联委员、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原解放军总后勤部美术书法研究院艺术委员、原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校报主编。

2018年被中国书法家协会评为“送万福进万家”下基层活动先进个人。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多次获嘉奖及其他奖励。

结业于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国书协西部研修班、全军书法高研班、重庆市第五届中青年文艺骨干研修班等。

《中国文艺家》《解放军生活》《中国书法报》《中国书画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中华儿女》《作家报》《艺术中国》《企业文明》《企业观察报》等媒体曾有专题、专版报道。

主要作品有《隶书党的二十大报告全文》《隶书三字经》《隶书百家姓》《隶书千字文》《弟子规》《隶书历代经典名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