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在绝壁上的壮丽史诗—— 巴渝文旅戏评重庆大型原创话剧《天坑问道》
2024-07-10 11:46:15 来源:重庆文艺网

编者按:

2024年6月,重庆大型原创话剧《天坑问道》在重庆大剧院正式上演,该剧曾于2021年在重庆施光南大剧院试演。话剧以时代楷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的事迹为原型,讲述了毛相林带领村民修建悬崖“天路”的故事。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组织剧评人观摩了该剧,并进行了专题评论。

镌刻在绝壁上的壮丽史诗——观话剧《天坑问道》

张晓梅

6月28日上演的话剧《天坑问道》,以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的真实事迹为蓝本,生动再现了下庄村村民为摆脱贫困,用七年时间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长达8公里的出山“天路”的壮丽史诗。这和前不久电影《开山人》说的同一件事,照例说,看同样的故事未免让人感到无趣,却激发起我的好奇:用话剧的形式来演绎这个神话般的故事,那将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要知道,话剧是以写实为基础的舞台艺术,与观众是真人对真人近距离的实际交流,和电影表演的天马行空,影视技术的三头六臂是无法比拟的。

我兴致勃勃地走进重庆大剧院展演厅,熙熙攘攘的观众里有不少是青年人,他们显得很兴奋,非常正式地穿着白衬衣,胸前佩戴着鲜红的党员徽章。话剧《天坑问道》是重庆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展演剧目,剧中以共产党员茅开山(毛相林的艺术形象)为主角,展现了他在艰苦环境下坚守信念,带领村民克服重重困难的高尚情操。英雄来自人民,以人民的题材演绎人民的故事,将会激励到更多人在建设现代化新重庆的道路上,奋发图强、砥砺前行。

众所周知,电影艺术最重要的元素是镜头,而话剧最重要的元素是舞台,这是因为镜头能够制造蒙太奇效果,而舞台是还原大众生活的微场景,此外,舞台还是演员“即时性表演+浓缩性表演”的最大呈现。追溯历史,戏剧的历史悠久,然而电影艺术自诞生到今天已取得长足发展,电影成为了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戏剧今天面临重重困难,若想摆脱前进中的压力,必须要充分发挥其舞台临场感,增强演员表演能力,带给观众更多的活力感,营造鲜活的人物形象。

重庆市话剧院制作的话剧《天坑问道》就是鲜明的个例。开篇以硕大的山洞作为表演的主要场景,这个特殊舞台效应就是一种临场感的制造,是艺术标新立异的体现。山洞裂开的状态如同张开的嘴巴,向世人呐喊和述说着什么。它又像一个囚笼,多少年来压抑和封闭着人心。它还像撕裂的一个口子,象征着下庄人奋力挣脱束缚,建立新世界的决心。这种舞台效应充分发挥了舞台美术的优势,用布景说话制造先声夺人的效果,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主题的作用。从《天》剧中我们看到了很多舞台临场感的元素构建,诸如:来自下庄村原汁原味的服装和道具,外形与真人接近的茅开山,紧张激烈、跌宕起伏的剧情冲突,舞美灵活调度,投影和灯光制造出的特殊效果等等。如此这些,无不让人感受到真实感的存在,多层真实感的持续叠加,让我们逐渐触摸到作品的精神内核。

人类的勇气、智慧和求道等主题正是本剧深刻探讨的内涵。下庄人敢于向天坑问道,应是“勇”字当头,面对恐惧和挫折敢作敢为、无所畏惧。在大自然面前,人类虽然如微粒般渺小,内心却是无限强大的,强大的内心可以与天地一较高下,这就是下庄人敢于向铁桶一般合围的巫山群山宣战,即使双方力量如此悬殊。话剧引子部分,一曲雄浑有力的劳动号子和开山工的剪影,勾画出一幅极其富有想象力的意境,再勾画几笔天坑之上的童言无忌,故事以白描手法为这场即将开始、没有硝烟的战斗打下伏笔,以人类的率真和勇气作为全剧的开场白。接下来,话剧按时间顺序递进式展开,描述手法主要是对话和动作,纯巴渝风的方言化、口语化的对话,成为剧中营造氛围、推动情节的第一要素。同一舞台多个对话场景的次第呈现,使观众对重要人物、不同类型家庭的个性特征得到了解,他们紧紧围绕同一个目标,那就是“修路”。英雄的背后总是站着一位伟大的女性,这就是坚强而善良的茅妈妈。剧中穿插着茅开山母子三次对话,我们看到茅妈妈对儿子工作中的疏忽,苦口婆心地规劝开导,对于下庄开山修路的鼎力支持和倾囊相助。当茅妈妈拿出家里唯一的积蓄来支援修路的时候,茅开山含泪下跪,在场的观众跟着偷偷抹泪的不在少数。其中还穿插罗支书父子的对话,白发苍苍的老支书虽然对开山的前途心存疑虑,却一再挽留外出打工的儿子,为下庄村的致富事业作出牺牲。在演员生动丰富的面部神态,和创造现实对话技巧的精彩配合之下,表达出村民们面对天堑般的自然环境,保持着敢于挑战、自力更生、守望相助的决心和勇气。

人民的力量在话剧《天坑问道》得到深刻的价值体现,因为从这部经典的话剧中,我们看到人民战胜困难、改造世界的力量,然而,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还要运用智慧、群策群力来赢得最终胜利。茅开山用“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将普通的修路工程上升到思想意识的高度,话虽朴实却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这句话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积极性,把文化素质并不高的下庄村人,如同一盘散沙的人心紧紧凝聚起来。在修路漫长的七年之间,这句话鼓舞着茅开山自己和村民们,支撑着这支装备原始简陋的修路队,走过寒来暑往的漫长历程。是的,做一件伟大的事情,必须要有一个远大而高尚的信念予以支撑。为了全村398人迈向致富路,为了下一代走出去看外面的世界而修路,茅开山做到并且最后成功了。他们因地制宜、依山建势,采用原始手动凿石的基础上,创新爆破方法修建天路,虽然以牺牲6人为代价,但最终天路落成。正是一种孜孜不倦的“求道”精神,指引着茅开山和下庄村人百折不挠,怀着改变命运、造福后代的不懈追求,闯出了一条有着独特标识的致富之路,真正应验“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梦想的实现者”。

中国话剧协会主席蔺永钧称赞:“这部剧用艺术的表达诠释了下庄精神,彰显了中国人的骨气。”业内专家学者纷纷发表赞扬,还将这部励志话剧与12年前轰动一时的、河南省话剧院创作的《红旗渠》相提并论,二者都是描写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修筑一条通向光明之路的故事。优秀话剧如同时代风向标,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伟大力量,也让我们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深层的思考。

剧本是话剧的灵魂,导演就是剧本的二度创作人。剧本再创作保持“下庄村人修路的故事”真实性的基础上,在重庆市话剧院副院长、导演梁东华的执导下,通过艺术加工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另外在舞台设计、场景转换等方面,导演也下了很多功夫,使得整部剧目的视觉效果十分震撼。茅开山(扮演者刘华)这一角色的成功塑造,为整部作品增色不少,既体现了演员对作品的深挖和细磨,也展现了他丰富的情感世界,引起在场观众产生强烈共鸣。本剧的细节处理上很到位,尤其是手势和红绳运用给我的印象深刻,手是人类身体的一部分,是人的创造力和勤劳的象征,五指高举过头这个手势,是下庄人无所畏惧、不等不靠、奋力进取的主题诠释。道具红绳在整个剧情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关键作用,当黑压压的山洞背景呈现在观众眼前时,一根色彩靓丽的红长绳从半空垂下,打破压抑、空洞和黑暗,使整个舞台焕发生机活力。开山过程中陈茂才坠崖,茅开山痛哭着捧起红绳,红绳仿佛就是一丝燃烧的英魂。为了支援男人们修路,妇女们日夜编制起一根根粗壮的红绳,此时的红绳就是集体力量的象征。天路落成,众人双手高举起这一根红绳,她又成为胜利的火焰在飞舞。《天》剧中,红绳成为一个象征化的道具,承载着下庄人修路始末的悲喜交加,串联起对梦想未来的期盼和执着。然而此部话剧中也有略显保守的地方,比如在表现巴渝地域特色上,力道还略显不够。在演员的对话和动作上还可以夸张一点,情绪表达再饱满一些,话剧艺术的张力感才能得到充分释放。

一部优秀的话剧作品,是能够触动人心、激发人们探索精神的作品,同时有着独特个性的艺术价值和珍贵文化价值。剧中成功塑造了多个艺术形象,如摔断腿仍然坚守在教育岗位的女教师,挺着孕肚却强忍丧夫之痛的村妇,深入群众的泥巴裤腿乡镇书记等等,他们和茅开山以及所有村民,一起构成了下庄村开山勇士的群像。集体英雄主义的思想得以强调,而不是对个人英雄主义的顶礼膜拜和过度宣扬,强化了人民的团队合作意识,让观众认识到只有团结一心、共同奋斗,才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近年来,涌现出不少表现英雄题材的话剧佳作,与同类型题材话剧相比,《天坑问道》在真实性和艺术性上都达到了不可逾越的高度,在多处接地气的场景中,融入对普通人生活的关注和反思,更加注重人物内心的挖掘和展现,这些特质使得《天坑问道》显得卓越不凡、独树一帜。《天坑问道》的另一个成功在于,这不仅仅是一部讲述脱贫致富故事的话剧,更是一部深度躬耕人性光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艺作品,自始至终以舞台艺术的形式,记录和宣传我国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在条件极其艰苦、环境极其恶劣的时刻,牢记初心、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对于全社会尤其是年轻一代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重庆市话剧院近些年来优作频出,如原创话剧《天坑问道》《河街茶馆》等等,细观这一件件充满浓郁的地域特色和艺术独具匠心的作品,无不来自于重庆话剧人在舞台艺术领域的探索创新,以及不断攀升、日渐精良的表演艺术水平。重庆话剧院创作的话剧《天坑问道》,如同绝壁镌刻的一首壮丽史诗,带给你不一样的观剧体验和人生启示。

(作者:张晓梅,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巴南区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