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旅戏评”方言话剧《书月楼》专题之五: 乡音乡情最动人——方言话剧《书月楼》观后
2024-05-10 15:27:56 来源:重庆文艺网

编者案:2024年3月,重庆方言话剧《书月楼》在山城曲艺场首轮试演。该剧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山城故事,人物鲜明,台词地道,展现了重庆方言魅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组织青年剧评人观摩了该剧,并进行了专题评论。

乡音乡情最动人——方言话剧《书月楼》观后

文/钟传胜

重庆市曲艺团有限责任公司近期隆重推出了方言话剧《书月楼》。这部由袁国虎编剧并担纲艺术总监的方言话剧正式演出后,观众反映良好,我看到观众熊英在朋友圈发出剧照并赞誉有加,称第一次看到重庆方言话剧,对剧中语言的运用,觉得非常生动、赞其观之有趣。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书月楼》以重庆方言为基调,选取嘉陵江边的“河街宝地”——书月楼为中心,在重庆临近解放的时代背景下,集中体现了当时特定的社会形态,使观众重温了当时的世象百态,特别以蒙太奇等时空变换的艺术形式,着意张扬剧中每个人物的不同个性,穿插民风民俗,揭示出当时社会背景中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之间的明争暗斗,勾勒出多姿多彩的时代画卷,使观众在观看话剧的同时,咀嚼五味,领略到市井生活的多样变化,品鉴到情爱与生命的永恒活力。

话剧一开始,就穿插进了具有世界影响的川江号子和多种类的巴渝曲艺表演,表现的都是巴渝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此也引发出观众对抢救地域文化、延续地域文脉和复兴优秀文化传统的深切关注。单表那川江号子,“喊声号子震翻天,一唱众和好喜欢。逆水行船寸步难,二哥生死一线牵。巴峡风光看不尽,轻舟又过万重山!”那气势称得上神州一绝!话剧伊始,就营建出浓郁的巴蜀地域大江大河豪壮特色。

关注历史题材 打造本土话剧

故事选取重庆解放前夜为时代背景,刘邓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在1949年11月,短短30天之内,从南京打到重庆。面对黎明前的黑夜,重庆市民以自己的行动,争取获得早日解放。几次出现的《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串联起了重庆人民盼望解放的心情,以老年书龄童(袁国虎饰)“话说青史,笑看红尘,白云化苍狗,弹指一挥间……”的慨然感叹,倒述出故事的开篇,时空变化的逻辑,交待得非常清楚。刘寒霜饰演的当头炮,无疑是全剧的中心人物,先后出场的书龄童(老年、青年时期)、花蝴蝶、左拐子、黄昏子、歪嘴子、爆眼子、贾瞎子、曾聋子、涮坛子、脏班子、唐包子等剧中人物,把话剧舞台装点得目不暇接、热闹非凡。由此,使整台话剧的人民性得以张扬,剧中人物个性,显现得格外充分。巴渝人个个都是段子手,重庆方言精彩的话语呈现在舞台上,确实是妙语连珠。主创者袁国虎凭借深厚的生活积累、长期的评书实践,驾驭起重庆方言得心应手。话剧剧情,全靠人物对白得以表现,两个小时的演出,剧情发展跌宕起伏、牵动人心,揭示出在黑暗笼罩下的旧重庆“假作真时真亦假,真做假时假亦真”,干父母变成了亲父母,父母子女在特定环境中,以不正常的关系,在旧社会底层苦苦挣扎。水流沙坝的茶楼书肆,将苦难岁月中的社会百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重庆人眼中的方言话剧

说到方言话剧,我们就会想到隆学义先生编著的《河街茶馆》,那是一台以陪都时期重庆茶馆为载体的表现世俗平民爱国情怀、生活方式以及生存状态的好戏。剧中,老板娘、么姨妈和形形色色茶客们饱受日机大轰炸痛苦,挣扎在贫困生存环境中,但剧中仍凸显出重庆人心底善良,不失乐观向上精神的人文本色。该剧以浓郁的地域特色征服了广大观众,获得全国优秀话剧展演特别奖;全国戏剧文化奖、话剧金狮奖、优秀编剧奖等,使重庆方言话剧名扬全国,创下首开先河之功。细赏《书月楼》,与此剧有异曲同工之妙,推上舞台就获得广大观众的青睐首肯,这正是对优秀地方文化的传承光大。重庆方言历来出彩,其源自明清时湖广填四川大移民,由五族共和、五音同律而形成。重庆方言与四川方言大同小异,川渝云贵也是如此,率军挺进大西南的刘、邓首长,也是口操川音,听他们讲话,家乡人会倍感亲切。作为以巴渝方言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书月楼》主要以叙述手段演出,演员在舞台上通过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向观众传递剧情,只是在少数时段辅助使用了音乐、歌唱。方言话剧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剧本、导演、表演、舞美、灯光以及随后的调整、评论缺一不可,明显区别于音乐剧和歌剧,同样具有舞台性、直观性、综合性、对话性的四大特征。

中国话剧是舶来品,据考证,最早引进的话剧出现在辛亥革命前夕,1907年由李叔同等演出法国小仲马创作的《茶花女》,随着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的蓬勃发展,话剧逐渐为中国人喜闻乐见。有“爱美剧”“白话剧”“新戏”“文明戏”等别称,1928年才由洪深定名为“话剧”。重庆最早演出的话剧,是上海开明社新剧团1913年4月在萃芳茶园演出的《都督梦》《新茶花》,当年重庆新剧爱好者周慕濂等组织起群益新剧社,上演了《徐锡麒刺恩铭》《马介甫》等剧目。重庆话剧发展的高峰时期出现在抗战期间,1941年10月至1945年5月,四次“雾季公演”演出了《法西斯细菌》《屈原》《家》等大小型话剧97个,被史家称为“中国话剧史上的黄金时代”。据《重庆文化艺术志》载,抗战时期出版创作或改编话剧剧本376种,产生于重庆的达到226种,上演大型多幕剧180多个,独幕剧60余个,共达250个。出现了曹禺、赵丹、张瑞芳、秦怡等著名编剧和演员。值得一提的还有1941年东川邮政管理局职工组成的邮工剧团副团长陈德龙和剧务负责人罗志英都是我熟悉和敬重的老前辈,他们都曾在洪深领导的军委会政治部教导剧团讲习班学习,受业于陈白尘、应云卫、凌鹤等戏剧家,参加过《屈原》《穷将就》等话剧演出,直到他们的晚年,还津津乐道当年的往事。抗战时期重庆的话剧演出活动,在广大重庆市民心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重庆人特别爱演、爱看话剧,这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已代代传承,相信会永不磨灭。

跨界融合的成功尝试

品读袁国虎的编剧,剧本创作中,既包含了作者尊重客观历史的真实,又体现出作者进行艺术创作时的主观真诚。袁国虎长期坚持评书实践活动,传承了徐勍等老一辈评书艺术家的独特气质。早在2016年,他就凭着《书里说书》剧目,获得了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突显其青年才俊。去年刚看了推出他的评书剧《李顺盗墓》,不到一年,又看到他编创的方言话剧《书月楼》,确实为他高兴。他出演老年书龄童举手投足功力到位,语调节奏铿锵有力,有板有眼、中气十足、掷地有声,舞台艺术形象更臻成熟,这次他提炼出这部方言话剧的主题并发出“情爱是大爱的基础,大爱是情爱的升华”的感叹,就特别耐人寻味……担纲本剧导演的熊平安先生,本身就是国家一级演员,是著名的文武小生兼老生,传承教学后,传授导排了《双八郎》等多部剧目。出演本剧主角当头炮扮演者刘寒霜,曾在评书剧《李顺盗墓》中出演李顺,具有丰富的表演经验。在剧中深入角色,很好地诠释了“当头炮”一角的内在和外在气质。出演“花蝴蝶”的谢潘,担任重庆市曲艺团编导,擅长四川清音,曾在《鲁滨逊漂流记》中有出色的表现,在话剧《十八梯》中饰演苗灵灵,在观众中留有很深的印象,她乡音纯正,表演干净利落,舞台形象光彩照人,剧中的花蝴蝶很具有重庆人大俗大雅、大开大合的个性。

几点建议:

当然,一部话剧的成功演出,还离不开每一位演职人员的共同努力。方言话剧的舞台讲究创意,《书月楼》布景独创性较为突出,干栏式吊脚楼的局部和整体,远景和近景都精雕细琢,是本地域观众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与剧情高度契合协调,置景比较得当,但感觉到仍然存在可以提升的空间,是否可以突破以往吊脚楼舞台呈现的重复,尝试一些新的舞台空间表现形式?

灯光整体很好,但有几处过于强烈,如耄耋之年的书龄童刚出场时,置身台口,强光照在身上,白花花一片,人物形象看不太清楚,使观众也觉得有些刺目。建议稍微减弱一点聚光灯的亮度。另在情节安排上,建议在时空逻辑上做适当的调整,交待得更加清楚一些。刘邓大军解放綦江后,距离挺进到重庆主城的时间,只是在一两天之内,也是非常短暂的,伪军官(黄昏子)一帮人的心态,不会仍然是悠哉游哉,至少应该安排一些反派人物惊慌失措的舞台表现,从而使剧情增加一些真实性。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部成功的方言话剧,是要经过反复的艺术提炼,必须遵循舞台艺术创作规律进行打磨。好在本地艺术创作实力雄厚,专家们观看后,一定能提出非常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尤其值得《书月楼》剧组认真加以借鉴。

(作者系市评协舞委会委员、巴南区评协荣誉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