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3:新悟“人民好坐江山”
2024-02-02 23:09:41 来源:重庆文艺网

我的2023:新悟“人民好坐江山”

——在纪念红军挥师城口9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2023年10月24日上午于城口

周勇

同志们、同学们:

城口是红军之城,也是绿色之城。红色与绿色是城口的底色。

我来过城口的次数已经多得数不清了,我在市委宣传部工作,每年都要来城口一趟,退休以后也常常来。我参加过红军挥师城口70周年、80周年活动,今年是90周年了。

2003年,我第一次到城口,初步领略了城口的红色文化。2013年,我率队到城口开展新闻工作“走转改”活动,第一次了解到红军留下了一条 “人民好坐江山”的标语。受此感召,我写了一篇文章《永远为了“人民好坐江山”》,来记录自己真实的感受,抒发自己情感的震撼。

我还建议县委、县政府,把“人民好坐江山”这六个字放大百倍,刻在县城对面的山崖上。为此我还写了一块碑,记述此事。

一年后,这个愿望实现了——2014年,在城口县城任河的对岸,359米长、5-17米高的山崖上,一幅巨型的石刻作品横空出世。那是红军曾经写下的三条标语“人民好坐江山”“中国工农红军胜利万岁”“拥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以及红军的旗帜和高高的英雄纪念碑。如今它们被放大百倍,镌刻在红军曾经战斗过的大巴山上。伴随着日夜奔流、滔滔不息的任河水,它为一代又一代的城口人讲述着当年红军挥师城口、解放人民、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故事,它也在向中国人民讲述革命战场年代劳苦大众跟着中国共产党参加红军、参加长征,红军将士抛头洒血的故事,更是在向世界讲述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革命理想高于天”,创造人类奇迹伟大远征的中国故事。

城口县城任河对岸的巨幅红军标语

20年城口浓情,也有遗憾。

红军石刻标语所在地为大巴山脉的坪坝大梁,海拔1400多米,蜿蜒数十公里,标语位于半山腰海拔950米的火山坡处。那里山高坡陡,人迹罕至。加之我们每次去,都来去匆匆,时间也不允许,因此我始终没有到“人民好坐江山”标语的现场去实地考察过。不到现场,就缺少真知,缺乏真情。是为遗憾。便不能回答 “为何而刻”“何时而刻”“何人而刻”这“标语三问”。

这次县委、县政府邀请我参加纪念活动,请我专门就红军标语“人民好坐江山”讲些新的研究成果。正好,今年我70岁,这是我弥补遗憾的好机会,于是便推掉了所有的安排赶来了。

10月22号,我提前一天到城口,就是为了亲身瞻仰这幅标语。

当天下午,我们花了6个多小时,沿着荒芜陡峭的山路,脚手并用,跃升海拔410米,爬上了巴山镇元坝村火山坡,一个叫石巴皮的小地方,终于见到了“人民好坐江山”这条标语。当年发现这条标语的老农冉寅远向我讲述40多年前这条标语的发现经过,以及后来发生的生动故事。我们则比较详细地以专业的视角进行了考察,特别是抚摩“人民”二字,身体和心灵受到一次巨大的震撼。回到山下,天已经黑了,7点多钟,脚粑手软。这对身心都是极限的挑战。我庆幸自己在古稀之年,在重阳节前一天,还能徒步登上海拔近千米的火山坡石粑皮。

终于见到了“人民好坐江山”的真迹
我们夫妇与 “人民好坐江山”标语的发现者冉寅远在标语前合影

当年刻下这条标语的战士姓甚名谁,我们已不得而知。为什么要刻这条标语,这条标语为何而刻、何时而刻,也无文献可考。前天,我们一行人在标语前进行过大胆遐想,热烈讨论,合理推测。一致的结论,这是普通红军战士用刺刀所划刻,是存史、存证之作,而非政治部门的宣传。

透过这斑驳拙朴的刻痕,耳边仿佛能听到当年军号的嘹亮,枪炮声的激烈,看到红旗的飘飞,更能够用手、用心触摸到当年红军战士对党、对人民的炽热初心,对我们这些革命的后辈更是严肃的拷问和灵魂的震撼。

为今天的座谈会,我准备了一个稿子,比较全面系统,但长了点。已经发给大家了。

现在,我就讲得简略一点,着重讲讲昨天考察后的新感受、新理解,主要是“人民好坐江山”标语的四点具有全党意义和民族高度的重要价值,为纪念活动提供一点理论和历史学理的支撑。

一、“人民好坐江山”是城口红军城的物质载体和精神标志,在全国的辨识度,具有唯一性。

这些年来,我对红军历史,其中包括对红军标语进行过研究,尤其是对重庆境内的红军历史遗址、遗迹进行过现场的考察,很有收获。

我着重讲讲研究城口方面的新成果:

1.城口“人民好坐江山”的标语,在全国红军标语文物中具有唯一性。从2013年我们大力宣传这条标语以来,在全国没有听到质疑的声音,也没有发现在全国具有类似的标语。

2.城口人民牺牲巨大、贡献巨大。在苏区时期,人民从人员、财政、物资方面倾力支援红军,更有5000多人投身革命政权和革命工作,其中有3000多人参加红军和游击队,有近700人离开家乡参加了万里长征, 有600余人牺牲在长征和西征路上,解放后 认定为革命烈士的只有112人。当时城口全县不过5万人,其中红军主要活动的西部地区不过2万人,即有四分之一的人参加了革命,几乎是家家革命、户户革命。这在全国是少见的。

3.城口在重庆市红军历史中具有“一个唯一、三个第一”的独特地位:它是重庆市唯一成建制建立了县区乡村四级苏维埃政权的革命老区县,是重庆市第一个打出地方红军旗帜的县,第一个由地方红军解放县城的县,第一个迎来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的县。

上面这些这些研究成果,集中了全市历史学界的智慧,也包括了城口原党史研究室、政协文史委和城口老促会的贡献。我在这里要向他们表示感谢。

二、“人民好坐江山”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苏区精神”的代表性物证,为苏区精神增添了内涵和光彩。

红军在城口战斗了7年,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为人民办事情、为革命英勇奋斗的共产党员、苏区干部和游击队员,是他们和全国的其他苏区一起,共同铸就了 “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三、“人民好坐江山”是在党的历史上较早使用“人民”这一历史概念的文物,是城口人民的历史性贡献。

党成立以后,在自己的理念和话语体系中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但在早期主要使用的概念,是“工”“农”“无产阶级”“半无产阶级”等。直到1935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出,要把“工农共和国”口号改为“人民共和国”口号。这是党对中国国情、革命规律的新认识、新阐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

城口红军在此之前的1934年就提出了“人民”“好坐江山”,这是城口苏区的革命斗争实践对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一个重要贡献。

四、“人民好坐江山”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党心、军心、民心,相通、相融、相印的生动写照。

“坐江山”是中国仁人志士的最高理想。1934年,城口红军刻下的 “人民好坐江山”,这是一句最质朴、最家乡的话语,道出的上红军战士的初心——我们红军付出的一切艰难、困苦、奋斗、牺牲,决不是为我们自己坐江山,而为了让“人民”“好坐江山”,让“人民”坐稳江山。

这条标语是中国共产党关于“人民”与“江山”关系论述的重要精神历史资源。这是城口红军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又一重要贡献。

概括起来,城口是个名符其实的红军城,是全市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数量最多、内涵最丰富的区域。而“人民好坐江山”就是它的灵魂,是具有全党高度,民族视野和最为鲜明的重庆辨识度的革命文化核心资源。这使城口“人民好坐江山”的标语,既有全党的高度,更有跨越时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针对性,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就是20年来吸引我多次来到城口魅力所在。

我多次到过城口,交了许多朋友,一直关注着城口的发展变化。曾经非常遥远的城口,与主城的交通,先是10小时城口,后来8小时城口、5小时城口,如今3小时即可从主城到达城口。尤其难得的是,城口已经告别了千年的绝对贫困,城口县委因此获得了党中央、国务院“全国脱贫攻坚优秀集体”的表彰。

我想,这就是当年红军的理想终于实现了,也是县委、县政府把“人民好坐江山”的初心写在城口大地上的真实写照。

“人民好坐江山”完全具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品质和意义。要十分十分的珍惜它。

我提两点建议:

一是以“人民好坐江山”为核心理念确定城口红军城的定位,整合使全县红军资源,突出“人民好坐江山”这个文物,全方位、多元化,整体打造;

二是对“人民好坐江山”标语进行抢救性保护(现在处在一个十分荒芜的地方,风化非常严重),以将它从县保单位提升为国保单位为目标,做好保护利用工作。

这次再来城口,我带来了一首新写的歌《人民好坐江山》,这既是歌唱“人民好坐江山”的第一支歌,也是歌颂我们党百年伟业的一首歌。我把它作为向红军挥师城口90周年的献礼。在昨天的晚会上由城口的同志们第一次激情演唱。

这歌声就是我此时此刻的心情。

最后,祝红军城城口繁荣昌盛!

祝城口人民幸福安康!

谢谢大家!

人民好坐江山

周勇 作词 曹明辉 作曲 王洁 独唱

城口大巴山艺术团合唱

 

那一年,你翻山越岭来到我的山乡

一路艰险

一身征尘

红旗漫卷

分田分地

老爹眼里噙满泪水

小伙参军扛起钢枪

依依惜别

踏上漫漫征程

你把初心刻到山崖上

“人民好坐江山”是宣言书

“人民好坐江山”是指路标

如今啊,你又翻山越岭走进我的山乡

一路欢畅

一声问候

缸里水可甜

碗里米可香

家中是否温暖牢靠

村上是否书声琅琅

一跨千年

现实映照梦想

你把初心写在了大地上

“人民好坐江山”似猎猎旌旗

“人民好坐江山”如黄钟呜响

江山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

江山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

注:“人民好坐江山”是1934年红33军在城口大山上刻下的一条标语,是当年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向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如今早已化为现实。以此为歌,告慰先烈,对话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