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锦绣气自华——序《江山生灵》
2024-01-23 18:34:48 来源:重庆文艺网

作者:杜崇民

多年来,我一直把读江生的散文当作一件赏心悦事。江山在征召……心灵在回应。路漫漫,心通灵途。他那对江山行色的独特理解,那行走的情状、气度,有一种生命状态的空间移动。他在追梦,黑色的眼睛总有星辰,连惆怅都是阳光般的。人在旅途,心有皈依。厚实的内涵、高旷的意蕴,他以澎湃与激情,留下的是大气蓬勃的文字。

在历史的天幕上,杜甫有着完整的天下情怀,有着鲜明的人文精神和担当。骨虽瘦心却坚诗朴厚,满园老竹伴梅寒。诗人永远地拒绝喧嚣与虚伪,捍卫不朽的追求和精神。白帝城天灵有感,不就是诗中的诗,有着情绪(思想)的力量,环境的力量,社会的力量。“桃花和剑气”,是中国文化所赐的恩物,有着潇洒超脱及自由奔放的内涵。望尽洞庭波,自然而生功名心,对官场的阐释大有必要,出世又入世,都在洞庭波了。

几分柔和,几分坚硬,梦幻的波涛有着良知的惊厥,让人感到无限江山,充满生命美学、自然观、宗教心灵、法的理性光辉。正如庄子所言:“天地有大美而无言”,“至乐无乐”。如老子所言:“大言布声。” 以识真与写真倾吐心灵之声,这是昂扬的礼赞,情如火的深思。

江生的作品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用刀一笔一画刻出来的,厚实,力透纸背,刻出最为清晰的词语是:“精神、风骨、责任”。《我的海军舅舅》,读来催人泪下。冷凝的激情,厚重的亲情,勃发的热血,一如深谷的潜流升腾不已。《旗袍是女人的诗》《腊梅拟梦》,在当今忘却的大流中选择回望,在追寻与质问中,让人感受了悲剧是怎样产生的。他的《走在万山腹中》《我的诗意被放在库区》《夏走梨园村》中,追摹本色,赋到沧桑,躬身拾穗,作完美之文,更是让人感到:追思与展望是两足,意欲行走,缺一不可。

不朽的作品都有无限江山,无法用一种绿来定义,在它的内部有无数种生物在生长,在茂盛。如《窗花》《最忆江南》《献上圣洁的哈达》等,就让我感到他的大情怀里,增加了人性的温暖,坚持了对生活广阔而敏锐的感触。他写道:“愿更多的红梅,守静,向阳,安然,这是一种被诗歌照耀的宣言。”在他看来:历史与现实的区别是不存在的,历史是现实的另一个版本,而所有的现实,都将归入历史的另一版本。今天向着明天,应该有着诗意的运动,让全部的文字都有一种汗水和一股异香。好的作品只能是天籁,可遇而不可求。

以文载道,他的追求与人生历练及学养大有关系。总将薪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年轻时受够了苦,使他“彻悟”,“知行合一”;大半生的记者生涯,“良知愈思愈精明”,使他“心即是理”。文化苦旅,臻于“道”的化境,他感悟“心无所滞”的重要性,以小致大,以大寓小,举重欲轻,只有大胸襟,才能有大情怀和大开掘。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当街而立,看红尘滚滚,听市井繁嚣,体恤疾苦,这是他对贫者、富者相安的一片天。江生擅长写报告文学,有三部著作获奖,声名远播。他的散文集《感悟情缘》,在2002年获重庆市首届散文奖。他的一组小散文《神奇的西藏》,在《散文选刊》《海外文摘》2012年全国文学笔会中获奖。信笔所至,“散”中有序,高雅精美,见真有情,小散文就是散文诗。古今中外不少的散文作家,同样是诗人。

当下,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经济基础与文学发展、爱国主义等,似乎在多元共生,快速发展。中华民族需要开疆拓土之魂——当然这是指精神上的。江生的创作潜质、创作活力和创作激情,也在走向大世界,光芒四溢开来。

他在《感受俄罗斯》中写道:“太阳是一片燎原的诺言,让人享受了绚丽多彩的俄罗斯景致。”“新的俄罗斯放弃了计划经济而步入市场经济轨道,坚决排斥了外部的‘目标管理’模式,成功地实现了‘没有目的地的转轨’。这种现象对当代政治经济学来说是一个重大挑战。” 他在《紫调海德堡》中写道:“我固执地认为,先哲们能回过头来,‘聆听最初的声音’,并深得哲学的要义与精髓,将自己看成为人类发展史的链条上不可缺少的一环:能回溯过去,躬耕当下,关怀未来。”

江生在用线性逻辑解释世界,世界有必然的开始,有必然的过程,有必然的结束。善良和勇敢,忠诚和诚信,以及爱等,是人类所应该具备的美德。一切民族真正的圣经就是它的历史。人类的发展需要荷马史诗中所说的奥德赛。我们也需要用别人的眼光和心灵来感受事物,体会他者的智慧。江生在《光芒穿越世纪》中写道:“感谢创伤,感谢阳光;选择求索,选择奉献。”他那支笔,傲然起伏,知我独为雄;还有什么比贮存于心的信念更安稳妥帖的呢?

江生在散文诗性的重塑中,有着典范的活力和意义。他的散文观在《“芳草地”的思想》说得明白:散文功效不仅是理性,对于读者更多的是移情;讲究构思,善用意象;有助于再铸民族精神和人文批判精神。江生就在于敢与自己的“大体验”进行对抗,不躲避很多历史两难的问题,人生两难的问题。他也不像有些官费项目把历史打扮得很光鲜,也很肤浅;另一方面,对人的理解,对人性的解释,交给一些地摊上的畅销书。他的可贵之处,也在于能有效应地回应这个时代和社会重大而艰难的精神问题,敢于担当。

创作是一种精神穿越,表现的是学识、才情和精神品质,翰墨铸情。我熟悉江生的人生、思想和情感。胸怀锦绣气自华,他的灵感成为一种天籁,定格为一种令人心旌摇荡的雄浑之美。他的散文经得起时间淘汰和更多阅读的考验。新的期盼又在落成,精神永远没有驿站,行止随心。他的散文有着当代散文的气象,有着个人化的主体精神的张扬,表现出万事万物拥有心灵诗性的激情,具有一种以内在精神凝定灵魂淬火升华的力量……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为刘江生著作《21世纪,我们做成功者》,颁发第二届“中国时代新闻人物”优秀报告文学奖特等奖。

——此文摘自刘江生著作《江山生灵》散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作者:杜崇民,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原副区长,重庆市影视文学学会会长、重庆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