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苑|折叠目光·向内探索——对话《如何阅读蒙田》
2023-08-17 21:19:28 来源:重庆文艺网

文/董小玉、马曼琳

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如何阅读》(how to Read)丛书堪称为一个经典阅读的“大师班”,它们通过详加考察作家原著以揭示其核心理念,开启通往思想世界的大门。英国著名作家特伦斯·凯夫在《如何阅读蒙田》中将《随笔集》作为分析蒙田的关键文本,以别具一格的认知模式为切口,对蒙田的写作意图和写作模式展开深度解读,令人耳目一新。为细细体味凯夫笔尖的“蒙田画像”,西南大学师生就此展开对话。

图片1

捕捉如脱缰野马般的思想之流

研究生马曼琳:十六世纪,宗教战争肆虐,贵族皆以从戎为天职,所以身为贵族的蒙田常说自己不是学者。他喜爱刻意给人造成“不治学,只是漫无计划、不讲方法地偶尔翻翻书”的印象。他说:“我无法让我的主题保持静止,它总是昏昏沉沉、跌跌撞撞,好像天生处于酩酊状态。”他是基于怎样的契机开始写作并最终完成了《随笔集》这部著述?

博士研究生导师董小玉:蒙田创作生涯的开启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便。首先,蒙田所处时代正值文艺复兴运动后期,各思想大家对探索“人性”的呼吁早已深入人心,这为蒙田提供了最初的创作灵感。同时,从公共生活中隐退也让蒙田有足够的时间来保持闲散,与自己对话。这在其早期文章《论闲散》中有记载,“当我最近退休回家,决定尽我所能关心自己,除了悠闲和独处,我不做任何其他事情。”此外,蒙田在37岁时继承了父亲在乡下的领地,圆塔三楼上的藏书室为他的写作事业提供了必要的空间环境。

其次,记录心灵的决定开启了蒙田的写作之旅。“闲暇总是使得头脑焦躁不安,心灵如脱缰的野马;为在闲暇时思考它们的怪异和荒谬,我开始记录它们”,这段话表明,蒙田曾试图利用他的闲暇来进行心灵反思;但当他让心灵随心所欲时,他又意识到一股怪诞的难以捉摸的思想之流在奔涌,“写作活动可以捕捉在模糊领域中奔跑的无序之念”,所以蒙田开始提笔写作,记录自己的心灵变化。

第三,《随笔集》匠心独运,是一部能够引发思考的著作,但凯夫指出感受内容主题的离心力和写作方式的向心力是读懂蒙田文字的首要步骤。正如蒙田将自身心灵具体化为脱缰野马的形象,《随笔集》在主题选择上不免留下多处“自由分散”的痕迹,如《论三种交往》《论食人族》《论虚空》等,毫无关联的主题被“蒙田的心灵变化”这一根线串联起来。无论多么天马行空的主题,皆能勾勒出彼时彼刻蒙田的心灵走向以及思绪飘飞的方向。

折叠目光开启内部探寻之旅

研究生马曼琳: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曾说,“向外看的是梦中人,向内看的是清醒者”,这与蒙田“我始终把目光折叠,令其向内探索”的观点不谋而合。作为《随笔集》的内核,“向内探索”也一度成为众多青年进行自我雕刻的行为准则,那么这二者的指向是一致的吗?

博士研究生导师董小玉:通过细致分析蒙田的作品,特伦斯·凯夫发现蒙田始终将“我”作为移动的目光所凝视的唯一对象,并将他描述为“一个着迷于自我观察的人”。因此,从蒙田视角来看,向内探索的本质就是审视自己的内部,不断地观察自己、监控自己、体验自己。正如蒙田在《致读者》中所说的那样,“读者,我就是这本书的素材。”

如何进行内部探寻,蒙田认为“对话、交谈”是一种合理的方式。“如果我和一个强大的头脑交谈,他的思想会点燃我;嫉妒、骄傲、竞争使我前进,使我超过自己的水平”,这句话清晰地显示出蒙田对“交谈、对话”的独特理解:它绝不是闲谈,而是有意义的讨论或争论,由此激发个人对自身的思考,实现个体认知的进阶。此外,蒙田曾在《论三种交往》中提到,“我享受和鼓吹的孤独仅仅是为了让情感和思想回到我自身”,可见,在蒙田看来,除开外部的力量,内部的沉淀与思考也是向内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说,蒙田的向内探索是哲学意义上的对话与自我发展,那么,当今青年的内部探索行为则更多被赋予了特定的时代意义。社交媒体的广泛运用,让青年们意识到在花费过多时间与外部进行连接的同时,与自我对话的时间与空间被大幅度地挤压。于是他们开始尝试独自吃饭、阅读、健身等行为,刻意创造独处空间,由此提升对自己的身体及精神的认知,达成自我和解。因此,当今青年的内部探索是基于外在因素对自我侵蚀而采取的“补救措施”,这与蒙田的探索实践有着较大出入。

英国作家莎拉·贝克韦尔认为,“阅读蒙田,是为了生活”。这大概是说,跟随蒙田追踪心灵游荡的脚步,理解与梳理内心怪异荒诞的思绪,向内折叠分散的目光,穿透搅扰心神的杂念,将“我始终包裹在自身之中”;不断以对话抵达“意义的溪流”,挖掘与提升自身生命价值,以融入大千世界而不遗失自我的姿态去拥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