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苑 | 接纳自我·拥抱孤独——对话《孤独缓解手册》
2023-08-06 13:39:01 来源:重庆文艺网

文/董小玉、卢松岩

《孤独缓解手册》是英国学者谢丽尔·里克曼于2023年出版的新书。在书中,作者开宗明义地破除了大众对于孤独的负面评价,赋予了孤独正向的、积极的意义,呼吁读者“享受独处,拥抱孤独”,在独处中认识自己,在孤独中更好地融入社会。为深入理解作品内涵,西南大学师生就此展开了对话。

孤独

打破孤独的刻板想象

研究生卢松岩:本书的开篇,作者以“在孤独这件事上,你并不孤独”为标题,着重强调了孤独作为人类生活的常态,是如何普遍的存在。在随后的章节里,作者倡导读者重新认识孤独。她说,孤独不单单是缺乏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的一种负面感受,它还是一个信号,引导我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从而更好地生存、更好地与他人交往。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该如何认识孤独呢?

博士生导师董小玉:孤独,恰恰是自我意识觉醒的表现。根据书中所罗列的数据显示:在新西兰2018年的一项社会调查结果中,18-24岁的年轻人的孤独感最为强烈。原因在于,青年阶段是个人意识开始萌芽的时期,在这个阶段,青年人开始意识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孤独感也随之产生。因此,孤独其实是个性的产物,而人类的创新又离不开个性。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孤独不仅是人生的常态,更是社会进步的来源。

在人类步入现代社会的今天,“机械复制”的千篇一律与众声喧哗中的标新立异成为了现代性的二律背反。福柯在《疯癫与文明》中着重探讨了精神病人是如何在西方历史上被清除的,这让我们看到了现代性吊诡的一面。因为它难以容忍异质群体或个体的存在,甚至被刻上负面的标签,由此规训了我们对孤独的认知并限制了我们对于孤独的想象。

正是由于孤独,面对漫天飞舞的白雪,柳宗元写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张若虚以沧海一粟之感发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千古感慨,成就了“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之传奇。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我孤寂地活着,年轻时痛苦万分,而在成熟之年里却甘之如饴。”生命中我们注定要忍受无可避免的孤独,与其害怕抗拒孤独,不如悦纳孤独,将其视作对人生的淬炼,并在孤独中读懂自己、开拓自己、绽放自己。

认识媒介化社会中的新情感

研究生卢松岩:新媒介环境下,人们的情感感知模式发生了变革。本书也提到了社交媒体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由此指向新媒介技术对人们情感的变革干预。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新媒介技术对孤独感以及人类情感的影响呢?

博士生导师董小玉:在互联网发展初期,“御宅族”曾经成为表征青年群体的典型文化症候,这种终日“宅”在家中,不和他人产生现实联系的被视作缺乏社交能力、难以立足于现实社会的人群。然而,时过境迁,在虚拟与现实深度融合的今天,有不少学者提出“线上社会化”概念,意在强调人们对线上世界的适应,这为人们审视智能时代的人际关系提供了新知识论。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宅”不再成为迫切的社会问题,“云演唱会”“云吸猫”“云健身”等云生活实践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面貌。

今天,媒介技术的变迁实现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境界,这既直接冲击了传统社会中千回百转的悲欢离合与离愁别绪,又不断更新着人们在数字时代的情感认知与体验方式。南京大学朱丽丽教授将互联网时代下的粉丝与偶像关系命名为“拟态亲密关系”;中科院孙萍等研究员在考察线上交友平台后提出了“中介化爱情”,如此等等,这些研究旨在说明新媒介技术对人类情感关系的再造与相互适应。

社交媒体承载和放大了个人的社交习惯和身份特质,并且遮蔽了线下交流时的话语情境。如若试图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在社交媒体上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从而缓解孤独,就需要我们全方位地了解社交媒体的表达特征与表达方式,以此避免彼此之间因为词不达意而导致的隔阂。

新欲望:追求高质量的情感

研究生卢松岩:现代的青年们在情感问题上表现出了新的趋势,然而,年轻人们对亲密关系的渴求似乎有增无减,正如本书的出版,恰恰就是开导与教育我们如何缓解孤独感。那么,您是如何看待这种问题呢?

博士生导师董小玉:进入现代社会,物质水平提高,人们对伴侣的依赖更加倾向于情感价值,这是婚姻制度的新趋势,也是时代变迁的例证。

新时代背景下,对情感质量的重视,是青年群体建立亲密关系的关键。苏州大学马中红教授认为,年轻人表现出的“低欲望”,其实是一种“新欲望”。他们追求的更多是高质量的情感,这是新时代青年的情感观,相较过去,“新欲望”看似是一种更“挑剔”的情感选择,实则反映了他们对美好情感的诉求与向往。

现代人在克服时空间隔时,情感关系也因能快速连接而走向“快餐化”。在一段速朽的情感关系中,其实难以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快餐式的情感,虽然干脆、直接,但往往也缺乏营养。这是技术变迁的文化症候给年轻人提出的新的情感命题。弗洛姆说过,真正的爱可以使人克服孤独,但同时又保持对自己的忠诚。为此,我们需要拥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去建立和维系高质量的情感关系。让我们打开心扉,“去爱吧,就像不曾受过伤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