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苑 | 路,在脚下
2023-07-24 21:09:06 来源:重庆文艺网

文/李秀玲

长生桥镇,有一座海拔600多米的山峰,山虽不高,但植被葱郁,树林茂密。山上原有寺庙一座,名为广福寺,山因寺而得名广福山,村也因此得名广福村。

我开着车在蜿蜒的山间公路上左绕右拐。前几天下过雨,路面泥泞。我一边躲避路面的坑洼,一边心里在嘀咕,这样的地方会有什么好风景?

拐了几个弯后,车子进到山林之中,狭窄的盘山公路两边树木苍翠,松树、桉树、柏树、栎树遮住了灼热的日光,一小丛竹林不经意从眼前闪过,竹干挺拔俊秀,竹叶清逸翩然。

心,一下子就净了下来。

到了广福山山顶,车子停在一个小坝场。周边有几栋白墙黑瓦的农家房屋坐落于大树前或树荫中。坝子边上坐着几位村里的老人,手拿蒲扇坐在石凳上闲聊,还有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坐在小板凳上卖着自家种的李子。看见有人到来,一个劲地吆喝:“来,买李子。好吃的李子。”

带路的友人从小生于此,长于此,十三岁时背着行李从山上泥泞的小道中走出来,到镇上读书。十年后,他以一名村干部的身份,又回到了广福村。

他想为家乡做点事,想广福村多修几条上山下山的路。老人们不用背着沉重的背篼凌晨四点就从家里出发,行走在杂草丛生的羊肠小径中,七八点才能到达镇上;孩子们不用背着书包、装满一天的饭菜走几里山路上学,再伴着晚风走几里弯路回家;村里一年四季的种植物不再因为道路不通而白白成为喂猪的饲料;他不想看到父辈们辛辛苦苦劳作一年,却只能勉强维持生活。

他更不想广福村的人世世代代都局限于这个小山村。他想带着村民们走出来,山下有桥、有车,山外有长江、嘉陵江,还有更广阔的田园与土地。

要想富,先修路。

上个世纪80年代,村里修了机耕路;上个世纪90年代,村里修了水泥路;到了2000年,低等的公路已从山下的长生桥镇上接到了广福村,村民们把自己种植的农产品通过小货车拉到镇上,再送往四面八方;2005年,村里的路变成了双向通车的柏油马路;2011年,村级公路实现了“白改黑”;2020年,修通了广福环岛四好农村路,新城门至东门咀段约2.2公里;到了2023年,广福村建有4条油化、硬化主公路,长约17公里,村民们称之为“四好公路”;另修建方便市民登山的旅游步道3.5公里。

乡村路,带动了村民的致富路。村民们如今逢人便笑,爽朗的笑容里透露出对生活越变越好的满足与得意。

两鬓斑白的友人走路却翼翼生风,他带着我在广福村转了一大圈,广福寺旧址、老城门、磐陀石。最后我们停在那块天生凸出的磐陀石上。放眼望去,江南新城、长生桥镇道路四通八达,高楼林立。而左侧群山起伏,三棵参天古树并排傲立于最远的山头,守护着广福山、广福村、广福人。

友人指着山下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对我说:“这里就是重庆东站的施工现场。用不了多久,东站就会投入使用了。广福村的村民啊,出门又快了一步了。”

“东站?那我们刚上来时那个路不好走,是不是因为在修东站的原因?”

友人笑了笑,“对,施工车要从我们上来的那条路经过,所以现在路不好走。待会我们从另一条路下去,你不会再嘀咕了。”

山风吹拂着友人不再光滑的额头,他两鬓的白发也被风吹得凌乱,可是,他的眼神里充满了骄傲。广福村,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从偏僻闭塞的小山村走向了乡村振兴引领发展的康庄大道。

下山的四好公路宽阔又平整,这是我最喜欢的丝滑感觉,不踩急刹车、不重踩油门。车子开过几家农家乐,友人热情地给我介绍:这是脚踏两镇的茗藤庄园,他家有一片荷花田,还有自家种的西瓜;还有 “乙人农业”,一年四季都有人们到这里来采撷当季的水果;还有家德农家乐、豪吉春农家乐、养瑞阁……

车子驶下了山,进入了镇里。友人回头望了望广福山,一如当年他走出来时的回望,有眷恋、有深情,更有祖祖辈辈的嘱托与祝福。

山还是那座山,但脚下的路,已通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作者系南岸区作协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