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苑|广福村蝶变记
2023-07-14 22:08:54 来源:重庆文艺网

走进盛夏的长生桥镇广福村,群山环抱、翠绿掩映,瓜果飘香,生机盎然。村民庭院雅致,古风乡韵相映成趣……这幅乡村其乐融融“宜居图”,讲述着广福乡村转型故事。

微信图片_20230714222400

广福村位于广福山上,毗邻重庆东站,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小村庄。广福山属樵坪山山脉,海拔580米,历史悠久,传说众多。有广福寺遗址,修建于南宋高宗绍兴年间庚子年,旁边有一个天然的磐陀石,险峻突兀,蔚为奇观。山顶北部有一座高2米,宽1.5米保留至今完好的老城门,当时曾是广福寨的入口之一,400多年前就抵御外敌入侵。2008年建成的广福水库,湖光山色,为广福周边5个村及巴南区农村地区约11000人提供饮用水源,截至2020年,该片区居民已全部使用东部水务公司的饮用水。广福山制高点上有观景平台,是总览江南新城全景的绝佳地。但过去的广福村,曾因为过度开垦和无序建设,成片的灌木林被砍伐。当山坡变成了“荒坡”,雨季山洪增多了,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着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没有上山路,交通只靠唯一的一条土路,村民出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苦不堪言,严重制约着乡村经济的发展。

微信图片_20230714222404

而如今的广福山森林郁郁葱葱,有风景优美的广福山生态休闲景观区,种植有百香果,草莓,柑橘等特色农业产业,“绿色”,给广福村带来了丰厚回报。

广福村的“变身”,是近五年来长生桥镇绿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是扎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有力佐证。广福村的发展,对原有生态植被不破坏、对原有山水景观不改变、对原有古建遗迹不拆迁,以保障农耕文明传承、传统民居保护和现代功能开发达到和谐统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时期诗人陶渊明勾勒的田园生活画卷,令很多人向往。而如今,在广福村的一些农家乐与民宿里,游客同样可以体味古人的心境。广福村的第一家农家乐叫家德农家乐,店主刘家德回忆起11年前修建房屋的情景,仍历历在目,“路不通,河沙水泥那些建筑材料全靠马儿托,房子修了大半年才修好。”而如今,望着直接通到家门口的新路,刘家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希望。路通了后,来农家乐游玩的市民也逐渐增多,她对农家乐进行了翻新加盖,房前屋后种上绿植花卉,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广福村郑家山组的“乙人农业”是其佼佼者。他家致力于发展特色农业、旅游观光、生态康养、农业科学普及,流转土地近300亩打造生态综合性农业发展基地。丰收季节,水果飘香,樱桃、枇杷、葡萄、柑桔,引来城里人采摘。10余亩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100多亩绿化苗木种植基地、5亩水产养殖池塘,带动周边村民30人年均收入2万余元。

午餐时分,半山腰上的茗藤庄园里热闹非凡。钓鱼喝茶、采摘水果,吃一顿农家饭,睡一个安静的好觉。我们来时正遇西瓜成熟,园内生机勃勃,满眼尽是绿意,成片的西瓜蔓里一个个圆滚滚、脆生生的西瓜“藏匿”其中,煞是喜人。茗藤庄园有200亩的标准化果园,柚子、橙子、橘子、草莓、百香果……收获季琳琅满目,甜蜜欣喜之情涌上心头。庄主聊到,他租来农地,整合村庄土地资源,建设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努力打造传统村落的美丽。

微信图片_20230714222407

一村一落皆美景,乡村蝶变展新颜。近年来,长生桥镇找准都市区乡村功能定位,推进广福村在补齐基建短板、改善村庄风貌、挖掘资源潜力方面接续发力,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全镇交出了一张张让群众满意的答卷:建成“四好农村路”26条23公里,157公交延伸线正式开通,400余名村民出行不再绕行5公里;建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3个、美丽庭院140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100%。接下来,镇里将科学规划、招商引资,让民宿经济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践行智慧农业、展现广福文化,吸引高铁重庆东站的“人流”转化为广福山旅游休憩的“客流”。如今的广福村,景美人富产业兴,不仅乡村面貌巨变,群众亲眼见证这里一花一果的蓬勃生长,有了真切的获得感、稳稳的幸福感,

来广福山游玩吧,这里不仅承载着南岸依山傍水的自然人文之美,更承载着人们与青山的新时代生态富裕之约。

(文/南岸区文联 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