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苑|荒原上互逐的圆石——对话奥斯卡最佳影片《瞬息全宇宙》
2023-07-05 22:11:54 来源:重庆文艺网

文/董小玉 何林芮

今年3月13日,第95届奥斯卡金像奖在美国洛杉矶揭幕,由“华人第一女打星”杨紫琼主演的《瞬息全宇宙》将七项大奖悉收囊中。回顾近百年以来的奥斯卡获奖名单,这支由亚裔主导的主创团队可谓创造了历史。这部凭借“平行宇宙+中国功夫+荒诞元素”打造的影片,是一部非主流、非传统的电影,令人脑洞大开的同时不失呈现传统的叙事风格。为了深入探讨该影片的丰富内涵,西南大学师生展开对话。

多重宇宙里的荒诞符号——圆圈

研究生何林芮:《瞬息全宇宙》并非一部以时间为主轴展开叙事的常规电影。该影片不仅极具后现代风格,还颇具古典精神意蕴。透过浓郁的色彩、繁复的背景音乐、碎片化的多场景叙事,“圆圈”这个符号贯穿全片,如何看待这一符号意象在影片中所起的作用?

博士生导师董小玉:影片中不断出现税单上的圆圈、贝果、石头上的谷歌眼等等圆圈符号。圆圈在影片中既是剧情的线索,也是对现实的荒诞隐喻。这种以圆圈的怪诞来表现现代人真实生活的方式,不仅是一种对现代人生活行为深度剖析的大胆尝试,更是导演在试图对生活的本质进行抽象解读。

贝果为中间空心、四周呈黑色的圆形状,与之相对的,是同样圆形,但中间为黑色实心,四周呈白色的塑料眼睛。作为电影符号的二者在影片中融入剧情,形成了意象的互文。乔伊在穿梭无数个宇宙后滑入虚无,她将一切认知放到了一个贝果上,这种在“洗衣店宇宙”中是非常普通的一种圆圈面包,竟然承载了如此巨大的信息量,它们淹没了人类存在的意义,在人类接近渺小的时刻,这个“本该圆满的储存之物”,坍塌为中空的黑洞,要吞噬一切。在影片中成为了宇宙崩坏的核心,它可看作生活琐碎的意指符号,理解为生活中必需的琐事,例如报税。而塑料眼睛,则是丈夫韦蒙贴上去的,前期它出现在洗衣机筒上、杂物堆上,都会被伊芙琳嫌弃并取下,但到了后期,又成为了伊芙琳决战众人的武器,因此可以理解为,这是生活中非必需的,可以让人感到充实、幸福的小事或仪式。符号的互文,形成了与影片相符的外延寓意,将难以阐述的哲学解构为略带荒诞、搞怪的实体。

图片1

抵抗虚无的唯一解药——爱

研究生何林芮:影片中多元宇宙的设定以及纷杂过载的视觉景观,对于大部分的观众来讲已足够精彩。其中流泻的想象力更是令人拍案叫绝,压倒性的信息量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然而在万籁俱静只剩下石头和悬崖的宇宙里,观众的细腻感触会突然被调动起来。这个场景的极简视觉创造出某种如漫画、书籍阅读般返璞归真的情感交流效果,令人热泪盈眶。这些设定和视觉景观作为影片的外壳,是一种巧妙且创新的叙事形式,它的本质是一种思想实验,用以探讨影片里贯穿始终的哲学思考。当现代科学体系、理性主义、个人主义击碎宗教体系与传统伦理体系时,虚无便悄无声息地潜入人类并开始蔓延。那么,如何理解影片中对虚无主义的对抗?

博士生导师董小玉:影片表面上讲的是亲情之间的和解,但在这一片嘈杂、混乱、离奇荒诞的背后蕴含着一个严肃深刻的主题——对抗虚无。去掉所有关于平行世界的“脑洞”,剥离所有的荒诞与无厘头,就会发现影片中的母女——伊芙琳与乔伊正游走于“虚无”这座深渊的边缘。

精神上的虚无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哲学与宗教接受并推崇虚无主义或“空性”;二是如同乔伊一般割舍掉所有束缚自己、让自身痛苦的关系,从而自闭,拒绝与外界发生联系;三是长时间独自工作生活,淡漠了与他人之间的联系,久而久之被动地切断了精神与外界的联系;四是遭遇挫折导致自卑,拒绝接受他人的注视,从而在隐藏自身的同时也放弃关注他人。

女儿乔伊在原始星球上扮石头,用解构的方式创造贝果黑洞寻求寂灭,而她这入魔的一念,最终却被母亲伊芙琳的爱所化解。“爱”就像是一道药引,最终化成了我们用于抵挡虚无的解药与最有力的武器。影片的结尾,乔伊与伊芙琳的和解把乔伊从“虚无”的边缘带了回来。爱是什么?艾里希·佛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指出,“爱就是对我们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主动关心。你爱你为之努力的东西,同样你也为你所爱的东西而努力。”不要做一块痛苦而麻木的石头,不要做消解所有可能性的黑洞,不要做没有重点的松弛的网,而要在无穷的平行宇宙这张网络中,找到自己的特征模型,把无数可能性网络降维,最终变成一个锥,刺向时间,感受自我生命的涟漪,让这一道道涟漪将爱无尽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