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 | 在生活的原野上奔驰——简析李燕燕新著《食味人间成百年》精神蕴涵及其它
2023-06-24 12:05:52 来源:重庆文艺网

文/老村

那天,我应邀去重庆市沙坪坝书城,参加李燕燕最新非虚构集《食味人间成百年》首发式。会上,除作家李燕燕谈创作经验外,还有来自市内外文坛的知名作家、诗人、评论家及粉丝,纷纷登台亮相,从不同视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诠释这部由六个“非虚构”作品组成的集子。紧接着,她又在重庆解放碑书城开展了“重庆文学公开课”,以《食味人间成百年》为主线,做了题为《从非虚构到“非虚构”》的演讲。

基于此,我想发表一孔之见,侧重从简析《食味人间成百年》的创作意象,创作精神蕴涵的角度,说说李燕燕的人品,文品与精品,因这是文学创作密不可分的逻辑联系。当读者在欣赏一部作品时,从字里行间,首先品味到的,是作者的人品和思想光芒。

人品,是做人之根基。

无论是常人,还是一个作家或写作者,都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格人品。尤其是作家,这一点就显得特别重要。如果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没有良知,那么,就不可成其为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好作家。人们常说,什么都不会做,但首先得学会做人。一个人即使有才华,如果人品不好,也不会有大的建树,即使小有硕果,也不会走得太远。

非虚构,何谓非虚构作品?我以为,它是以真实为生命,主张跨文体写作的纪实类创作方式。如果说“非虚构”是一条写作界限,那么,报告文学也归属于非虚构板块。非虚构,既有文学形象思维的白描手法,又有展示多彩现实生活的真实面貌。简言之,它是真实生活的写照和反映,不掺任何虚假。它必须的原则是真实性,新闻性来自它的“血缘”。溯源历史,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美国就诞生了非虚构写作。作家卡伯特的《冷血》被公认为是最经典的代表作。

近年来,我国各大文学刊物,互联网新媒体,尤其喜欢和鼓励这类非虚构创作。李燕燕尤其擅长这类作品的创作。她有家国情怀,有悲悯之心,善于从普通百姓现实琐碎的生活生存形态,捕捉到大量的、生动的、直击人心的素材,冠以文学元素,写出一篇篇真实感人、耐人寻味的、具有阅读后劲的非虚构作品,故好评如潮。如她在《食味人间成百年》(原载《中国作家》纪实版2022年第2期)中写道:

……那一年的团年饭,二舅妈在拆迁所得的房子的大客厅里摆了两桌,每桌十四样菜,包括红油鸡块、凉拌耳片、土豆烧甲鱼、毛血旺、豌豆蒸肥肠、糖醋排骨、大蒜黄腊丁、魔芋烧鸭、酥肉汤等,主食是银丝面。那一年,我值班来迟了,到达的时候,桌子上摆得满满当当……

民以食为天。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是衣食住行,而食是摆位第二位的,仅凭她列出的菜肴名,就令人垂涎欲滴,这就是普通人家日子的烟火味儿。晃眼看似平淡,实则道出了庶民百姓生活的本真。家人们私下议论,团年饭姊妹几个轮流做东,说二舅妈平时节约惯了,爱贪图小便宜,不愿花钱在街上大馆子里摆团年筵席。可是,当读完一个章节,读者能感应到的却是:作者最爱二舅妈。就如李燕燕所说:虽然生活令得底层的她们生出了坚硬的外壳和锋利的硬刺,但她们质朴勤劳,在她们身上,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生存意志和生生不息的优良传统。

试想,如果李燕燕没有人文关怀和悲悯情怀,对百姓生活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不去深入探访生活、体察生活,就不可能写出如此有温度有热情的上乘佳作。有时,她为了采访到一个听来的故事,也非得不辞辛劳去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得一清二楚才肯罢休。这就体现了一个作家的人品、责任与使命担当。这些年,李燕燕相继在《中国作家》《北京文学》《解放军文艺》《山西文学》等大刊专栏,频频发表与时代合拍,有深度有厚度有力度的报告文学和非虚构作品,在国内文坛产生了强烈反响。

文品,是创作之内核。

有了良好的人品作支撑,是基础,就不愁写不出好文章。当然,这也有一个创作技巧的问题,包括人生的阅历,独特思维定式和作家个人创作风格。

一位作家说过:文学,永远没有生活丰富。它是一座又一座富矿,需要写作者们去不断地探索、发掘和开采。李燕燕就是发掘者之一。她深知,留心处处皆学问。她善于从芸芸众生中,从现实五彩十色的生活中,截取一个又一个生活的横断面,寻觅人性的闪光点,经过去伪存真,用生花妙笔,加工润饰提炼和升华,创作出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时代呼唤的好作品。看似细小的碎片化的生活侧面,没有宏阔的叙事,却能令人从她不少的非虚构作品中,感觉到人世间,情深意浓的袅袅炊烟,读懂人生的真谛。她的代表作包括《无声之辩》《我的声音,唤你回头》《社区现象》等等。一句话,她的作品很接地气。譬如,她在非虚构作品《师范生》(原载《山西文学》2023第1期)中描述道:

……毕业后的中师生,无论是留在县城,还是回到乡村,都很快适应了自己的岗位。杨大萍先是被分配到一个偏远的乡里教小学。因为屡次在赛课中夺冠,二十一岁便如愿调到县里的实验小学做班主任。几年后,又因各方面优秀,被引进到地级市的重点小学。虽然,后来杨大萍也通过自学考试,拿到了本科文凭,可她对自己的核心定位,一直还是个“中师生”……

上述这段看似平铺直叙的记录,没有用华丽的辞藻描绘,却折射出凡人杨大萍的奋斗足迹,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浓浓的爱。从这里,不难看出作家的独具匠心,以独特审视社会的角度,笔触直击过去与现实的宏大教育主题。作品还原历史,又让现代人从历史的长河中,汲取精神蕴涵和人性的光泽,进而,浸润心灵。

此外,在这部集子里,《杂病记》《老大姐传》和《老厂记》,都是聚焦普通人的真实生活,用一个又一个典型的、生动的细节,为小人物树碑立传,去打动广大读者,从而抒发自己的真挚感情。其一篇篇作品,不仅艺术地还原历史,而且像一束束光,去点燃人们生活的希望,去照亮前行的路;又犹如一泓泓流淌的清泉,润泽着人的心田。

由此可见,李燕燕作为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作为一名自由撰稿人,她没有辜负当下的大好时光,没有辜负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从小人物小事件着眼入手,用小人物小事件揭示大主题。这就是她作品的难能可贵之处。

笔者认识李燕燕的时间并不长,在彼此的交道中,得知她曾是一位军旅作家,与笔者有战友情。她为人正派坦荡,性格开朗,耿直豪爽,一点不矫情,属于当你生活工作遇到困惑或困难时,愿意真心诚意帮助你的那种人。她说她最讨厌伪作家和文痞子。也正因为如此,她的文品,她作品的质量,是经得起推敲和历史检验的,亦难怪文友书粉夸她是国内文坛杀出的一匹专攻“非虚构”的“黑马”。

《中国作家》纪实版编辑部主任佟鑫评价说:李燕燕是国内报告文学界近年来比较活跃的青年女作家,创作了很多有影响力的非虚构作品。如《食味人间成百年》,不仅传递了对川西特色小食文化的探索和思考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充满着人文情怀,还通过食物和文化的交织,向读者传递了一种对多元文化和生命本质的探索与追问,并为我们认识和探索不同文化的维度和深度提供了新的视角。

重庆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何浩道:《食味人间成百年》是近年来重庆市报告文学成果的一个缩影。他希望作家们从生活中汲取营养,让读者读到作家作品后,感到人间温暖,人间善良,人间美好。

精品,是丰收之必然。

有了良好的人品和文品,创作和出炉精品就不是难事。一部文学作品的优劣,读者是最好的评判师。如果说,小说虚构故事刻画人性,散文长于抒写个人心灵,诗歌以意象意境见好的话,那么,非虚构作品,就是以展现读者不熟悉却真实存在的现实而见长。在这方面,作家李燕燕感触、体会颇深。她说:“生活,包含太多美好。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是一段传奇。记下他们的故事,就是记下了一段生命旅程,就是记下了这个时代。”非虚构作品的奥妙就在于此:创作,就是记录,就是有血有肉的记录。

她还道:“我一直认为,一个社会的法治、教育和对弱势群体的关爱程度,是彰显文明的最大标志。我乃一介布衣,身边的人和事,其实也是当下精彩的中国故事中的段落,那我就写这‘一叶知秋’吧!”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李燕燕深深的情怀。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鲜活的人和事,深深地感动着她,灵感敲门,不得不去把他们写出来,去感动普天下更多正直而善良的人们。我们来看她在《她们》(原载《散文百家》)中的一段真实记录:

……十年后,厂子周遭的荒地,渐渐冒出许多高楼。爸爸厂里也修建了集资房,有八十多平米,在山坡上。房子虽小,却是两室一厅。妈妈专门给婆婆收拾了朝南的屋子,带着一个小阳台,摆着婆婆原来在小院坝养的兰花和紫茉莉。“可惜你婆婆种的那两棵魔芋带不走了!”妈妈有点儿遗憾。魔芋开花奇大无比,突兀高挑……

透过作家李燕燕简约、细腻、明快和流畅的文字表达,我们可以从中赏析到这样几层意思,既讴歌了百姓住宿条件的历史变迁,又颂扬了晚辈对长辈的孝敬之意,还呈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画面。她们,是众多的她们,有父母有儿女,还有社会上成千上万的家庭成员。这里表达的作者一家,仅仅是中国人中的一个小小的视角,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样的作品,令人感叹,受人青睐,回味无穷。在她看来,重大题材,值得大书,而百姓生活中的真善美,也值得颂扬。由此可见,李燕燕把真实生活与文学有机而巧妙结合的、娴熟的创作功底。

这段描述,着实让读者感受到震撼和心灵的洗礼。像文中反映的人和事,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可是,个个心中有,却个个笔下无,而李燕燕用心用情做到了。这也恰恰印证了那句老话,美无处不在,关键是缺少发现。

纵观李燕燕的创作,其精品连年入选《中华文学选刊》《中国报告文学精选》《二十一世纪年度报告文学选》等。曾获第八、九届“重庆文学奖”,重庆市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解放军原总后勤部第十三届“军事文学奖”,《北京文学》奖,《啄木鸟》年度奖等。作品还入选“2020年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等重要榜单。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最近,为繁荣重庆市报告文学创作,李燕燕捐赠文学获奖作品奖金,由重庆市报告文学学会依托《重庆纪实》刊物举办了“首届《重庆纪实》报告文学奖”。

最后,我由衷地期望李燕燕在新的时代,在生活的原野上,一如既往,迈开奔腾的脚步,在非虚构创作上,铸就新的传奇!

作者简介:老村,本名丁友成,原铁路系统高级政工师,《重庆铁路文学》主编,现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重庆市九龙坡区作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市散文学会副会长,重庆市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重庆市渝中区作家协会会员,重庆铁路作家协会主席。曾有散文集《生命之灯》,报告文学集《写在脊梁上的爱》,中短篇小说集《晴空下的缺憾》等八部出版,另有若干作品散见于《红岩》《中国铁路文艺》等,偶有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