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 | 重庆文化和旅游研究系列评论——评实验评书剧《李顺盗墓》之六
2023-04-19 15:33:01 来源:重庆文艺网

编者按

2023年3月8日,由青年曲艺家袁国虎根据同名传统评书改编,并自导自演的实验评书剧《李顺盗墓》在山城曲艺场首演。主创者在节目单上写道:“是评书,恐怕有些离经叛道;是话剧,或许是在故弄玄虚。”这个作品站在曲艺和戏剧的边缘上,“小心翼翼”地“大胆尝试”,展现了重庆青年舞台艺术者的闯劲儿。无论从艺术立意,舞台呈现还是观演交流上,这个作品无疑都充满着话题性。我们这组评论文章的撰写者,既有专业评论者、高校师生,也有普通观众,以期从各个侧面,共同讨论这场有趣的艺术探索。

守传统评书之正,创评书形式之新

——评实验评书剧《李顺盗墓》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 吕霖枫

《李顺盗墓》由“牡丹奖”得主、重庆市曲艺团一级演员袁国虎编写、导排,袁国虎、刘寒霜、王启龙主演。故事根据评书泰斗逯旭初的代表书目《李顺盗墓》改编而来,讲述了清朝嘉庆年间,无业游民李顺在自己人生中的“桂仁”死后,为了解开其死亡谜题开始追寻,思考、探索的故事,最终他找到了他自己的人生价值。演出幽默、搞笑,剧情有趣离奇,加之三位演员有声有色的表演,引得了观众的掌声和笑声。该剧把评书和戏剧融合起来,在评书中穿插表演,在表演中融入评书,“跳进跳出”,自由转换,形式新颖,具有实验性质。

袁国虎虽为85后,但从艺已有十年多。自幼习川剧,受诸多名家点拨,后又拜师四川评书泰斗徐勍先生,改学评书。十多年里,他兢兢业业,搜集整理了200多段经典剧目。有此积累,袁国虎才敢站在传统的基础上尝试创新。袁国虎说:“现在是科技和流媒体的时代,现代人对故事的需求也变了,我们评书必须拿出新的改变。”“内容丰富了,形式上也要新。”根据现代人偏好短、平、快叙事的特点,他将传统长篇的“章回体”转换为中短篇的“连载体”,除此之外,还创建了视频号,把说书日常发布到视频网站。可见,袁国虎立足传统,志在创新。

实验评书剧《李顺盗墓》是袁国虎又一次新的尝试和探索。该剧既守住了传统评书之正,也开创了评书形式之新,这也是袁国虎创作的初衷。就评书而言,笔者是个外行;就戏剧而论,也是浅尝辄止。观剧之后,有几点心得体会,权且做个记录。

一、跨界是趋势,融合需谨慎

“跨界融合”是当代艺术的热词儿,无可厚非这是艺术发展的趋势。仔细想来,任何艺术从起源到现在无时无刻不在“跨界融合”,艺术本身就是一个包容并蓄的过程。反之,任何艺术门类,之所以成为艺术门类,关键在于它和其他门类有本质区别。绘画、音乐、文学、戏剧等等艺术,他们的本质区别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在两种艺术相融合中,就要十分注意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是什么,能融则融,不能融则不必硬融。

评书和戏剧最重要的区别在于,评书是叙事体,而戏剧是代言体。叙事体由表演者叙述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代言体是由戏中角色的言行来展现故事情节的发展;叙事体可以由表演者一人或数人叙述故事中所有人物的言行,而代言体,故事中有多少人物,就需要有多少角色来扮演。

《李顺盗墓》把评书和戏剧结合在一起,换言之,即把叙事体和代言体结合在一起,这之间就存在一个转换问题,也对表演提出了更高要求。评书和戏剧的结合,压缩了各自的表演空间,要求在更短的时间内把二者的艺术魅力展现出来,同时要求二者之间实现无缝衔接。袁国虎对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艺术要求,也表明他在当前整个大环境下为评书谋出路的内心想法。剧中,袁国虎的评书包袱不断,地道的重庆言子儿不断,展现了评书的魅力;刘寒霜、王启龙的表演惟妙惟肖,跳进跳出,一人分饰多角,但都刻画得有模有样。可以说,既不失评书风范,也彰显了戏剧功底。虽然有一些转换上略有瑕疵,但这样的创新是值得鼓励的,值得赞扬的。

二、守正是传承根本,创新是传承内核

中国曲协评书艺术委员会主任杨鲁平认为,《李顺盗墓》虽为实验评书剧,但评书的说、演、评、博的技巧样样没丢。这就是袁国虎的“守正”,他保留了评书的艺术特征。

四川评书注重“评”,换成重庆话就是“摆谈”。“评”的一个重要功用就在于对普通百姓的教化。早期,四川评书演出场所主要在茶馆、庙会等场所表演,“评”即是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现在,演出场所主要集中在剧场,灯光暗下来,就只能把空间交给演员了。所以,“评”的内容就减少了。而在《李顺盗墓》中,袁国虎还是留给“评”更多的空间。开篇他用很大一部分时间来“说”“评”,体现出袁国虎对于四川评书的继承。剧中一句台词:“我们是评书剧,评书才是我们的基础,评书艺术的特色是跳进跳出,不换衣服,夹叙夹议,刻画人物”。从这句话中可以窥见,创作者们传承评书的真切。二是,四川评书注重语言幽默。袁国虎语言生动、幽默,妙语不断,妙趣横生,充满浓浓的重庆气息。三是,四川评书注重本土的风土人情,故事富有传奇色彩。袁国虎选择《李顺盗墓》这样充满传奇色彩的传统剧目进行改编,而不是新编剧目,就足以说明,他志在传承上进行创新。

三、时尚是调料,价值是刚需

袁国虎在语言上下了工夫,他尽量用一些现代语言或“梗”穿插在剧中。例如“发红包”“嘉年华”等一些现代词汇来调侃。时尚化的现代语言终究是作品的调料,作为点缀是有趣味的。但是,它不能代表作品具备了当代价值观,具备了当代审美。即便,该剧也采用了一些现代视听元素,如声音、LED屏幕等丰富舞台语汇,使该剧更具视听的现代体验,而这些现代视听手段也只能是锦上添花。最为重要的是作品要具备当代价值观,才能引起当代观众的共鸣。决定作品的高度,决定作品是否具有现代审美价值,关键在于作品的价值观,换句话说就是作品的主题。

袁国虎也尝试着从古老的作品中,寻求当代的现实意义。他找到了一个词汇,那就是“分享”,尝试用“分享”这样一个主题词汇贯穿剧中,试图给传统剧目注入新的时代价值。

而在我看来,这一主题还不足以承载这个故事。或者反过来说,这一故事还不足以完全阐释“分享”这个主题。笔者揣测,也许由于他考虑到传承经典剧目,所以没有大胆地进行改编;抑或是一旦放开手脚进行编创故事,“剧”的成分过大而淹没了“评书”。所以,导致作品的主题没有彰显出来。

我想既然是实验,既然是创新,不如放开手脚,充实剧情,让作品主题能够充分体现,才能让当代观众从剧中找到自我,找到共鸣。

总的来说,袁国虎的创新是值得肯定的。他不是盲目跟风,也不是捕风捉影,他有积淀,肯下工夫,敢于创新,敢于实践。隐藏在作品之下,是他的担当和勇气,以及为评书谋未来的拳拳之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