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 | 诗意对抗恐惧与虚无——对话周国平《只是眷恋这人间烟火》
2023-04-12 14:10:38 来源:重庆文艺网
图片1

当代哲学家、作家周国平是我国研究尼采的著名学者之一,他所著的《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等相关著作广受读者好评。除哲学研究外,其散文也素以鼓舞人心的笔调和温暖隽永的文辞著称,既饱含哲思,又循循善诱,予人无穷启迪。《只是眷恋这人间烟火》是周国平2017年出版的散文集,以独特的哲学视角展开对生命的体悟与对人生的思考。为深入解读作品内涵,西南大学师生展开对话。

眷恋生命——人类朴素的情感

研究生卫天海:《只是眷恋这人间烟火》一书,标题耐人寻味。首先,作者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赞美。书封上的几行字,也极富有韵味:“即使活得匆忙,也要看看天空和大地;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因为眷恋这人间烟火,才不辜负人生这一趟美好的举行。”然而对生命的眷恋在很多时候容易被等同于对死亡的恐惧,这似乎与传统生死教育主张的超脱死亡有所不同,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两者的区别呢?

博士生导师董小玉:眷恋生命和接受死亡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很多时候我们讳言死亡,仿佛这是天地间最不吉利的事。但事实上,死亡内蕴于生命,没有死亡的生命是不完整的。一个生生不息的民族,不应该对死亡讳莫如深,而应该对自然的兴衰枯荣抱有最大的真诚。如果一个人真正思考过死亡,不管是否获得了使自己满意的结果,他都好像是把人生的边界勘查了一番,看到了人生的全景和限度。生命是任何人都不能永恒占有的,没有人能够无限期地持有这一宇宙的独特馈赠,这不过是一件暂时的礼物,我们终将把它交还。正如尼采所说,宇宙生命生生不息,个体生命稍纵即逝,要肯定生命,就必须超越个人的眼界,通过个人的痛苦与毁灭来体会宇宙生命的丰盈充溢。而意识到这一点,正是我们接受生命和眷恋生命最初的起点。

人的生命究竟以什么作为标记?一个人能来到这个世界,本就充满了无穷偶然性,即使最优秀的数学家也无法计算出任何一个独特生命诞生的概率。生命本是宇宙中最伟大的奇迹,只是我们每天都混迹于各种各样的生命之间,在不经意间,就丧失了对这种奇迹的敬畏。只有在夜深人静时,心跳声和呼吸声成了仅有的音符,我们才真正感受到生命在我们内心汩汩流淌,才蓦然发现宇宙中最曼妙的创造,就蕴藏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内。

眷恋生命是人类最朴素、最本源的一种情感。人的一生就像一场奇妙旅程,这其中充盈着艰辛和苦楚,也弥漫着快乐与幸福。行走在人生之路上,我们用坚强的身体触碰生活,用敏感的心灵体悟人生,无论喜怒哀乐,都是一种人生姿态,一段精神历程。我们不妨勇敢承认自己对生命的眷恋,执着以独特的色彩谱绘属于自己的人生画卷。

怀赤子心,诗意栖居在大地上

研究生卫天海:诗意是栖居的本质,人如果没有了诗意,大地就会遭到蹂躏,不再是家园,精神就会变得平庸,不再有幸福。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即使再眷恋生命,每个人也都将走向注定的终点。这似乎是一件十分可悲的事情,人生的虚无感和对死亡的恐惧,总是在不经意间攫住我们的心灵。您认为我们应当如何去对抗这种恐惧与虚无?

博士生导师董小玉:虚无感来源于焦虑,而人生所有的焦虑归根结底其实就是对死亡的恐惧。拉罗什富科曾说:“死亡的必然性造就了哲学家们的全部坚定性。”倘若生命是无穷尽的,也许世间会减少大半以上的哲学命题。正因为死亡的存在,才为生命赋予了色彩和意义。宇宙的钟表滴滴答答走个不停,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因为失去了童年,我们才知道成长的滋味;因为失去了岁月,我们才懂得生命的可贵。哲人们说,只有孩子和上帝能活在时间之外,拥有永恒。我们无法成为上帝,而一旦长大,我们也再无法返回童年。但是赤子之心,却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超越年龄而拥有的。

周国平说:“我们彼此以名字相见,名字又与头衔、身份、财产之类相连,结果,在这些寄生物的缠绕下,生命本身隐匿了,甚至萎缩了。”这隐匿和萎缩的生命本身正是爱、美、情感以及道德等的精髓。而赤子之心,正是一种我们在步履匆忙中得以暂时休憩的高阶遁术,能让我们在奔波劳碌中找寻到心灵呼吸的巧妙平衡。

荷尔德林有一句箴言:“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之上。”他要求个体能在泥泞的生活中开出纯净的花朵,在嘈杂的时代里听到微弱的呼吸。这些能力,需要人们真诚地对待生活,细致地解释生活,不厌其烦地笨拙发问。人生的意义至深也至浅,它内蕴于生命至深之处,是宇宙的终极密码。同时它又是如此清浅,即使在最为世俗的生活中也随处得见。一个忙碌的菜市场肉贩、一个平凡的流水线工人,一个奔波的外卖小哥……他们可能比拥有“诗人”头衔的人更懂得“诗意栖居”。诗意来自于对生活的洞见,对情感的觉察,对自然的发现,而生活、情感和自然是不需要头衔,不需要职位,也不需要财产就能拥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高低上下都是诗意,它不挑名字,不挑身份,诗意超脱生死,这或许是人世间最大的公平,也是现代人对抗恐惧和虚无有力的武器。

文/董小玉、卫天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