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文艺系列评论|《城门几丈高》:十七门里的影像考古与文化传承
2022-11-28 20:51:53 来源:重庆文艺网

文/齐 东 汤雪灏

央视纪录片频道和重庆卫视播出的5集系列纪录片《城门几丈高》(包括《朝天门》《城门开》《潮水来》《舵把子》《龙门阵》),每一集以时间为轴线,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内核,向观众讲述重庆百年开埠史,在光影转换中呈现重庆九开八闭十七门的影像考古和文化传承。该片获得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2019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纪录片入围作品”“光影纪年第九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系列纪录片奖”等奖项。历史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不同的城市在不同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底蕴与城市风格。随着城市化的递次演进,城市的形象与内涵得以沉淀与升华。在城市新的定位和发展语境下,如何在守正创新中呈现历史、传承文化成为国家软实力、城市内生力建构的重要议题,城市根脉与文化魂魄也成为城市重要的“历史寻访”空间。

《城门几丈高》首度用影像完整呈现重庆开埠历史1

一、影像再现:用“看得见”来讲述“看不见”

人类的传播历史经历了语言、文字、印刷、电子媒介、互联网等阶段。晚清以来,摄影术随着外国人的坚船利炮一起进入了中华大地,直至长江内陆城市——重庆。在摄影术进入中国之前,历史主要以语言、文字以及手工造型艺术等形式传承与传播;摄影术的传入使得近代中国的历史能够以一种“客观”记录形式留存。影像技术的出现,让人们可以利用这种技术对人类社会历史活动进行记载和还原。通过影像媒介,历史第一次以“原生态”的真切姿态呈现在后人面前,其丰富直观的信息元素,使我们得以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穿越岁月,研读沧桑。

当今社会,影像传播已成为大众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像相较于文字等抽象的语义符号来说,对受众认知具有较宽泛的适域度,由此成为受众最为喜闻乐见的主流传播方式。“影像考古”便是在这种语境下孕育而生的一种新的历史“文本”;城市文化纪录片,就成为“影像史”的重要表现形式。与此同时,城门、码头、“火巷子”等元素在重庆的城市发展中成为这片土地的特色文化记忆,这种传承暗合了媒介考古学的重要观点:“物一直处于诞生以及因使用它而产生的结构之中,即使这种物对于当下是不可见的,但在考古学层面,它依然可能对现在与未来产生影响。”城市历史是城市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城市在不同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城市风格与文化底蕴。北京的“局气”,上海的“精致”,都是城市品格的文化性表达。重庆这座城市的气质品格,则是孕育在大山大水、大开大合的格局之中。

《城门几丈高》首度用影像完整呈现重庆开埠历史

说起重庆城市的历史变迁,九开八闭的十七座城门是重要的见证。它们见证了城市的空间拓展,也见证了“城门变码头”的历史更替。在纪录片《城门几丈高》中,主创者以城门兴衰为眼,觑见重庆开埠的前尘往事。在历史文献、影像资料和专家访谈中,十七门展示出重庆城市气质得以生成的纹理脉络。英国人立德乐是怎样试图“千方百计”地进入这块险远之地?民族企业森昌火柴厂是怎么建立投产,又是如何在外国产品的倾销下倒闭?这些都通过看得见的镜头语言娓娓道来。一个个历史事件,都放在具体语境下完成“回放”解读,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对重庆开埠形成与演变的城市文化的重新审视。

在《城门几丈高》之前,重庆广电集团(总台)就已参与了以《远古之迷》等作品为代表的多部重庆历史题材大型纪录片的摄制工作。《大后方》《城门几丈高》等历史文献类纪录片的拍摄,以一种更加创新开放的视角,将特定时期的历史画面,更直观地呈现在重庆与世界面前。纪录片用看得见的重庆讲述“看不见”的重庆,将现代城市的景象跟过去的历史细节做无缝连接,斑驳的故城时光,焕新的城市交响,构建出俯瞰城门又跳出城门的独特文化视角。

二、影音互动:在寻觅和复现中阐释过去

1891年重庆海关成立,是重庆正式开埠的标志。自此以后,大量的外国人、外国资本涌入山城。外国人带来了彼时仍被许多人视作“摄取灵魂”之妖物的摄影术,并为那个年代的重庆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1896年前后电影传入中国,外国商团以及国内的许多电影界先驱在重庆工作生活的过程中按下电影摄影机的录制键,为重庆拍摄了数量可观的纪实性短片。

《城门几丈高》中使用了大量的城市原始影音资料,并将这些历史资料以现代手段进行重新编排。如在第一集《朝天门》中,一开场便是“黑场”配上一段由一位德国外交官在一百多年前使用蜡盘录音机记录的川江 “船工号子”。紧随着这段音乐出现的,便是一组由远及近的长江三峡历史照片。这组照片的编排,采用了电影中常用的开场镜头远景至近景的编排顺序,形成静态蒙太奇效果,将观众的视线引导到弓身穿行在峡江两岸的船工身上。在本片中,使用了大量的历史影像讲述故事,这些来自美国国家档案馆、美国国会图书馆、大英图书馆、大学网站以及一些私人收藏的重庆老照片,通过数字技术“脉动起来”,让远去的历史鲜活起来。这样的影像呈现手法,不但使画面语言更加丰富、更有冲击力,而且为观众筑就了一条连结历史原貌与现实原态的路径。

声音是纪录片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体现场景真实感的重要手段。《城门几丈高》对声音的运用,可谓独具匠心。编导在声音设计时,注重了音乐的丰富性、统一性与地域性的巧妙组合,使其成为本片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片头片尾的《重庆歌》和《城门谣》这两首歌曲外,片中出现的其他17首音乐也全部由专业音乐人为本片量身打造,成为全片主旨表达的重要符号和手段。该片音乐的丰富性和统一性成为了审美特征的突出点,既成就了纪录片的主题表达,帮助观众识别和深化了城门记忆主题主线,也是本片不可或缺的听觉标识,纪录片的片名也正是由广为传唱的《城门谣》中的歌词得来。同时,在许多静态画面中配上音响效果,增强感染力与传播效果。如在《朝天门》中英国翻译官马嘉理枪杀土著居民的绘画影像中添加手枪开枪的声音,《龙门阵》中重庆居民修缮房屋时钉钉子的声音,各个分集中照片切换时,照相机的快门声等等,在影像的帧帧重现与声声回响中,使观众穿越时光身临其境。

与此同时,本片大量引用英国商人立德乐、著名作家茅盾与国民政府官员陈克文等人日记、散文的原文,作为历史影像的辅助“解说词”。这种双重互文的纪实性史料运用,为《城门几丈高》的真实维度、思辨厚度、人文高度提供了交替印证、渐次延展的立体表述空间。

u=2355563617,3780507096&fm=173&app=25&f=JPEG

三、传承文化:在历史的回响中延续城市文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城市发展的主线已不再仅仅限于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主导产业的谋篇布局。对重庆这座拥有三千年历史的城市,其形象与魅力的彰显,呈现在本片对“历史寻访”的不懈路途上。城市文化因“寻访”而有新显现,因“开掘”而有新传承。我们发现,透过一帧帧珍贵的影像勾连起了历史、现实与未来:决定一座城市的凝聚和力量、开拓与奋进,关键之处就在于这座城市的文化精神内核,以及人们对此的高度认同、不断升华、开放包容。

《城门几丈高》在讲述重庆开埠史的同时,也对城市的发展史进行了细致爬梳。聚兴诚银行“汇兑”业务赚取差价的具体方法,内部培训资料中的“方言手册”;重庆地区第一次使用电气;卢作孚用茶水吸引百姓,让无数民众第一次看到飞机飞临北碚。这些故事让人抚今思昔,重访历史现场。这一个个“昨日重现”的小事件,串联出了重庆特定的历史时空,掩“卷”之思,影像作答,也跨越朝天门,回答了今天的我们在包容与开放中,“从哪里来,往何处去?”的历史追问。这个国家的每一次震荡和颠簸都成为片中人物命运的波峰和波谷,大量泛黄的“日记”与“回忆录”,既是见证者们的真实心灵讲述,也是城市人文精神一路风华的影像历程。

在本片中,导演徐蓓借影像之笔,“书写”城市影像的时空对话,将许多现实场景与历史影像进行并置,使观众产生了一种影像时光流的“同框”与穿越。譬如在《龙门阵》一集中,镜头画面即对重庆渝中区今日城市道路脉络的由来“火巷子”进行了历史追溯。再譬如片中在重庆遭遇日军轰炸之后,屹立在重庆城残垣断壁之上的那面书写着“愈炸愈强”的墙壁,已然成为重庆抗战文化重要的精神注脚。《城门几丈高》除了搜寻、使用许多珍贵的历史影像外,还拍摄了许多重庆当下的画面:城市的熙攘,江水的流动,城门的伫立,无一不彰显时间在岁月长河中的无声流动。导演在使用影像素材的同时,还使用了绘画、数字建模等形式对城门分布、航行轨迹,江面状况等进行多维度表达,增强了故事表述的具象性和生动性。

过去是未来的镜子,影像是帮助我们解锁城市基因变化、打捞城市历史的一把钥匙。当前,重庆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西部金融中心、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门户枢纽,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打造“两江四岸”核心区,建设国际、绿色、智慧、人文现代城市的新时代背景下,《城门几丈高》从城市之门的寻访再度出发,以“重庆开埠”这一历史事件为切口,基于珍贵的史料和扎实的学术成果,利用娴熟的视听语言,融入大量的重庆建筑符号、人文元素和行进轨迹,将那些已经或正在消逝的岁月记忆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给人们寻找这座城市的历史与发展成因,提供了重新考量审读的样本,也由此折射和推展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四、结语

历史影像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成功地把观众带上时光机,将一道道城门真实生动地呈现在荧屏之上,汇成了城市影像的律动之流,生发出山水之城的时代咏叹。该片使得重庆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以一种多维立体的面貌呈现于观众眼前,并与徐蓓等渝派纪录片导演的前作《大后方》《抗战陪都》《巴渝古镇》以及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纪录片栏目《纪录重庆》等系列城市纪录片形成城市影像史的矩阵效应,还以其影像考古的独特价值成为重庆的重要影像文献。《城门几丈高》回望了开放来路,还原了历史真实,沉淀了人文精神,也为重庆“行千里,致广大”注入了赓续绵延的无尽动能。

齐 东,重庆文艺评论家协会影像艺术评论委员会委员、重庆市信息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监管中心主任;

汤雪灏,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讲师,电影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