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扎实推进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相关文艺评论工作,有效发挥文艺评论在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与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组织开展系列文艺评论活动。
未剥的糖纸——淮剧《赶脚》对误会法的运用
文/刘彦君
有人说“误会法”是来自西方艺术创作理论的概念和术语,这话不错,但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经典创作技法,我国戏剧,尤其是喜剧对它的运用古已有之。盐城市淮剧团新近改编自淮剧传统剧目《孝灯记》的小戏《赶脚》,就通过女主身份和性别错位的设计,将“巧合”“错认”这一充满民间叙事智慧的误会法,运用得炉火纯青、精细入微。不仅籍此推动了剧情发展,制造了戏剧张力,丰富了人物性格,让角色更加鲜活生动,而且放大了滑稽效果,强化了喜剧风格。
这个故事的内容并不复杂,讲述古代女子成风英因爹爹嫌贫爱富,意图赖婚,将未婚夫赶去关外受苦,她女扮男装,不辞劳苦,长途跋涉,欲追随其夫,不料途中跌倒,遇见赶脚钱三文将她救起,带回家中,因系乔装,因此与钱三文夫妻发生了一场误会,最终真相大白。
在这个故事的叙述过程中,女扮男装的身份和性别误会手法是该剧主创运用的主要误会类型,其核心是“角色实际身份与他人认知身份的严重错位”。编导正是借助成凤英女性身份被伪装成男性的安排,扩大了这种错位的反差感,导致钱三文及其妻子对她的性别产生误认,从而创作出这一喜剧作品。
作品开头开门见山,角色一出场就点明了这一点:“成凤英女扮男装冲破樊笼脱羁困,一路风霜关外奔”,继而,在被虎狼等野兽的叫声吓得跌下山沟,被赶脚钱三文所救之后,成凤英好心地帮钱三文算对了账,钱三文则更好心地对急着“在太阳下山之前赶到山下投宿住店”的成凤英提出了邀请:“相公如不嫌弃,今天晚上跟我回家,弄点吃吃喝喝,吃饱了,睡足了,明天再赶路,你看怎么样啊!”剧情发展至此,悬念陡起,“扣”就系上了。
接下来,对于成凤英身份的误会又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直接引发了后续剧情。成凤英到了钱三文家中后,钱三文要求与她同榻而卧,钱妻则烧了热水给“他”洗脚,成凤英不得不硬着头皮把他支出去,对钱妻说明真相。二人结拜为姐妹时,拜天拜地的情景被钱三文看见,又引发了钱三文的醋意……麻烦和困境一波三折、连锁而至,矛盾被层层激化,每一次“误会”都成为了新的剧情节点,让平淡的客栈日常生活充满冲突,让故事由此而起伏跌宕、节奏紧凑地“动了起来”,直至成凤英女扮男装的身份误会被说穿。可以说,整个剧情推进的逻辑主线,都是由成凤英女扮男装这一身份误会为引擎与纽带的。
不仅助力情节进展,身份误会作为一种技法,在人物塑造方面也发挥了特殊作用:它通过信息错位来构建情境,让人物在“不知情”或“误解”的状态下产生行动,从而放大、凸显人物的内在特质。
当成凤英主动隐藏自己的女性身份,伪装成男性之时,她原有性别带来的行动特点不得不被暂时剥离,她必须按照她所装扮的男性特点来设计动作和反应,于是,性别的误会迫使成凤英不断改变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举止,使她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在不断的隐忍、试探和内心纠结中,将自己的勇敢、智慧和善良发挥到极致,以应对迎面而来的矛盾、困境和压力。因此,性别误会的建立、维持和最终揭晓的始末,也就成了成凤英这个人物形象成长和变化的过程。
同时,伴随着钱三文夫妇对成凤英认知和态度随性别误会加深、解开而不断的“升级”——在错认的灰烬中,一个更纯粹、更强大,超越了家世背景、性别边界和身份局限的女俊杰诞生了。成凤英内心正直、明快、坚守道义的人物品格和性格,得以在性别错位和还原的历程中,作为一个“人”而完全展现,人物形象由此也显得更为立体丰满。
身份和性别误会在该剧的笑料制造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编导的具体操作手法,是强化了观众掌握的信息与剧中角色掌握信息的不一致性,使之产生戏剧性反差,让观众得以通过一种“全知视角”来欣赏角色在误会中产生的种种滑稽行为和动作,从而发出笑声。
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习惯性印象是男性多为阳刚、健壮,女性应该阴柔、纤弱。而一心想假扮男性身份的成凤英,一边小心翼翼地刻意模仿男性走路昂首阔步的姿势,可一边却又无意识地做出许多类似抚平鬓角等女性习惯性动作,这种在程式、体态、声音上手忙脚乱的洋相设计,提升了该剧的滑稽效果;再如钱三文拖拽着成凤英,把她拉出小山沟时,她却因性别敏感,在二人身体接触过程中不自然地左躲右避,体态语汇可笑而尴尬。到了家里,面对钱三文一本正经地邀请她“在铺上同睡”时,面对钱妻打来热水,要她洗脚解乏的盛情招待时,成凤英惊慌失措的窘迫、难堪、委婉拒绝等一系列逗趣举止和行径的构思和表达,更是让人忍俊不禁。
和成凤英一样,钱三文夫妇一些幽默、夸张的对白与诙谐表演,也受到了误会手法这一导航的引领。万般无奈的成凤英向钱妻建议:“今晚上能与你抵足而眠最相宜”,却不想引发了钱妻的勃然大怒:我好心待客遭调戏,你色胆包天将人欺”,逼得成凤英不得不亮明身份,取得钱妻谅解,并结为姐妹。然而,赶回家的钱三文,却又被这个“相公”与妻子歃血为盟拜天地的场面气得眼冒火星肚子疼……这种滚雪球般的对白和演绎,巧妙地营构了诙谐的笑柄和笑料,最大程度实现了传统戏曲程式与现代喜剧表演的有机融合。
为《赶脚》堪称教科书般对误会法的运用点赞!
分享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