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艺网
          
          听新闻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陈发源)从长江经济带的绿色生态,到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繁忙景象;从山城步道的烟火气,到两江四岸的璀璨夜……9月24日下午,“第十届重庆市美术作品展览”在重庆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243件美术作品,作品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深刻的人文观照和昂扬的时代气息。

作为重庆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美术品牌展览,本届展览举办恰逢“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与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在渝举办之际,旨在通过历届积淀的丰硕成果赓续巴渝文脉,生动诠释“坚韧、忠勇、开放、争先”的重庆城市精神,全景展现新时代重庆美术工作者围绕“六区一高地”建设目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成果。展览以鲜活艺术语言绘就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壮美画卷,以“雄奇山水 新韵重庆”的独特魅力迎接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与第三届重庆都市艺术节的盛大启幕。

据介绍,此次展览自2025年7月发布征稿以来,吸引了全市美术工作者的积极响应与热情参与,经过两轮严格评审,最终遴选出216件作品入展,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粉画、综合材料、综合画种等多种艺术门类。此外,本届展览还特别增加了27件重庆美术名家精品力作,全面展现了从名家引领到百花齐放的良好艺术生态。

此次参展作品主题鲜明、形式多样,艺术家们紧扣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将笔触对准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火热实践。艺术家们以深沉的现实关怀与创新的审美表达,全景式展现重庆城乡新貌与人文精神,每一幅作品都是“重庆故事”的鲜活注脚。

例如,艺术家王明国、谭传芳的《春润三峡 情满库区》运用水墨点染的温润笔触,深入刻画橘畦新村与库区创业的场景叙事;赵晓东的《村晚·春到虎峰山》以奔放笔触与民俗符号交融,构建洋溢乡村文化活力的新春图景;唐满文的《套马的汉子》通过蚀刻技法与长卷构图,呈现草原生态共生的寓言诗性;梁治华的《佛光寺大殿前的林徽因》以叠映浮雕语言还原历史现场的考古张力;吕杰的《赤脊》通过几何交响与工业符号的视觉编码,凝练城市发展与个体精神的碰撞之势;李吉亮的《未来之窗》则以钢琴本体为媒介,通过机械解构与数智光影的三层意象叠合,在传统艺术载体中构建人工智能时代的时空对话通道,诠释技术迭代下人文精神的延续与创新……

中国美协副主席、重庆市美协主席庞茂琨表示,作为每两年举办一届的重要艺术展览活动,该展览自重庆直辖创办以来已举办九届。本届展览既是对历届成就的系统总结与献礼,亦是对现代化新重庆文化使命的积极回应。通过搭建学术交流与公众美育平台,展览将进一步激发艺术创新动能,助力重庆打造西部文化艺术高地。
据悉,本次展览由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承办,重庆半岛美术艺术中心协办。展览将持续至10月7日,广大市民和艺术爱好者可前往重庆美术馆参观,赏览艺术家画笔下的山水画卷与人文风情。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积分 龙珠商城兑好礼
打开第1眼TV-华龙网查看全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