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陈发源 胡珂瑞)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和微短剧的兴起,碎片化观影模式逐渐成为主流,微短剧以其短小精悍、节奏紧凑的特点迅速占领市场,受到大量网民的追捧。
3月5日上午,由重庆广播、燕青门·重庆正刚中医骨科医院联合出品,重庆观照影视传媒摄制的非遗传承精品微短剧《燕青门》正式开机,这是重庆广播人首次披挂上阵演绎,不仅展现重庆广播人在影视创作领域的崭新尝试,更将非遗中医燕青门的精髓巧妙融入剧情,通过创新表达方式,让古老的非遗焕发新生。

跨界融合 重庆广播跨界拍摄微短剧
当下,抖音、视频号等平台各类题材丰富的微短剧层出不穷,满足了不同观众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今年1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实施“微短剧+”行动计划赋能千行百业的通知》,通知要求继续推进“跟着微短剧来学法”“微短剧里看品牌”创作计划,启动“跟着微短剧学经典”“跟着微短剧来科普”“微短剧里看非遗”等创作计划。其中,在“微短剧里看非遗”中要求,在2025年,指导创作一批有思想内涵、有艺术追求、有制作品质的非遗题材微短剧,搭建起微短剧与非遗良性互动的新桥梁。

而非遗传承精品微短剧《燕青门》的开机拍摄,正是响应这一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作为一部以非遗传承为主题的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无疑为微短剧市场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的演员阵容均由重庆广播人组成,他们不仅具备深厚的播音主持功底,更对重庆本土文化有着独到的理解和热爱,这份热爱,重庆广播人将倾注于演绎这部聚焦非遗传承的精品之作。

“这是我第一次从主持人跨界到演员,参与微短剧的拍摄,内心既忐忑也很激动,感谢重庆广播为我们搭建了这个融合创新又跨界的平台。”演员代表、重庆广播主持人艾薇说,作为演员,她将会全身心投入,积极与导演组、主创团队一起打磨短剧,修炼演技,把角色演好,让《燕青门》能成为年度的爆款短剧。

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重庆广播节目中心主任胡馨月说,“重庆广播一直以来都是城市声音的记录者和传播者,我们用声音串联起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用话筒捕捉每一个动人的瞬间。而今天,我们将这些声音和故事,以微短剧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希望通过这种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重庆的魅力,听到重庆的声音。”
胡馨月表示,此次微短剧的拍摄,不仅是重庆广播人才华的一次全面展示,更是重庆广播在内容创新上的一次大胆尝试。希望通过这次跨界合作,能够进一步拓展重庆广播的影响力,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视听体验。
创新传播 传扬中医骨科文化深邃底蕴
据了解,非遗传承精品微短剧《燕青门》融入了扣人心弦的商战情节、热血豪迈的武侠元素,以及浪漫动人的爱情和现代都市情节。该剧通过武医与武术相结合的方式,讲述大隐于市的燕青门门派行走江湖救济于世的故事。

作为燕青门独特的正骨疗法,源自900年前北宋年间的燕青拳门派,传承至今已有927年。1927年,燕青门第六代传人赵锦才挟技入渝,以其独特的“武为医所用,医含武所学”的治疗理念,将燕青门武术的步法、身法、气法与正骨手法互相融合施术、一气呵成,成为巴渝地区治疗骨伤绝技,其所提倡的“不开刀治骨伤”成为传统中医治疗骨伤的主要特色,受到中医学界的认同。
2021年,燕青门正骨疗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被列入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巴渝地区独有的中医瑰宝,被世人所珍视。

燕青门第八代掌门人朱怀宇在接受第1眼TV-华龙网记者采访时谈道,这次以“燕青门”为主题拍摄的这部微短剧,正是以新时代的视角,向世人讲述燕青门“以医载道、以武养德”的动人故事,借助微短剧平台,用现代的传播方式,让更多人了解燕青门的特点,特别是医术“不开刀治骨伤”,让更多人了解中医骨科文化的深邃底蕴,感受燕青门“正刚正骨,正仁正心”的赤子情怀。
“这是我们第一次尝试用现代表现形式来传播我们的中医骨科文化。期待这部作品能成为一扇窗口,让世界看见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希望它化作一粒火种,点燃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守护之心。”朱怀宇如是说。
文旅赋能 向观众宣传展示山城魅力
作为一部非遗传承精品微短剧,在剧中如何融入“燕青门”元素?
对此,微短剧《燕青门》导演罗晓鞠在接受第1眼TV-华龙网记者采访时说,该剧以“燕青门”的历史由来为主线,在剧中将展示燕青门武学如何与医学相结合,以及它的发展之道,向观众呈现出燕青门“德本术根”的理念,如:传统正骨疗法如何运用到武术,运用到生活,如何去救人治病。
此外,在拍摄选景方面,剧组对细节和传统的把握也有考究。罗晓鞠说,剧组在选景时,充分考虑了每个场景与剧情的契合度,以及场景本身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该剧取景更多偏向于具有典型巴渝特色的古建筑、老街巷等,如山城巷、十八梯等地,也包括南山、歌乐山等一些文旅景区,让观众在观看剧集的同时,也能认识重庆,了解重庆。

项目制片人、重庆观照影视传媒有限公司CEO邵啸也谈道,希望通过这部微短剧《燕青门》,让非遗以创新的影视形式,展现非遗与现代影视技术的创新融合,助力中医药文化传播与地方文旅发展。
据悉,非遗传承精品微短剧《燕青门》计划拍摄两个月,共50集,将于5月在爱奇艺、抖音、西瓜等各大网络平台上线,这部以非遗中医为题材拍摄的微短剧值得大家期待,广大网友可以持续关注。
图/重庆观照影视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