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苑 | 秋月随笔:凉风有信(第2辑)
2024-09-23 16:15:05 来源:重庆文艺网

文图/肖明葵 王继秋

心里有一条河,她流着柔软,也流着悲伤,偶尔也有几朵欢乐的浪花。这云知道,风知晓,你知了吗?

微信图片_20240923161524

光阴带着节奏,在人间行走,这一步一跳的,跳过了岁月的河。我在河的那边,你在岁月的渡口,和光阴牵手。如,这天上的云朵。

微信图片_20240923161529

看到一棵树、一株草、一片叶子、一朵花、一座山、一条河,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童年,想起家乡。原来,童年和家乡不只是在记忆里,他们常常会走出来,和我们在一起。岁月永远还是个孩子,你也一样,即使会老去,童年永远是童年,她不会老的。

微信图片_20240923161532

一夜秋风起,忽来天凉意。

从此好时节,再无湿毒气。

在南方的广东,被又闷又热又湿的炎夏折磨了好几个月,终于熬出头,等来了秋高气爽、云淡风轻,凉风有信的秋天。接下来的几个月,再也不怕房子的墙壁、地板会出水、衣服会长霉了,也不会又闷又热的一身臭汗,喘不上气来。话又说过来,这人世间,哪个日子不是熬着过的,哪个好日子不是熬出来的。岁月要熬,人生要熬,熬过最苦的日子,才能熬出希望。

微信图片_20240923161534

每次见到古人遗物、遗迹、遗存,我都感到似曾相识,如遇故人,仿佛她们曾陪伴过我,有种特别的亲切感。我喜欢古代的东西,还有那时候好的风气。我喜欢古代的建筑、古代的金石诗书画乐艺术、古代的文物,尤其喜欢古代中国人的书香儒雅、精忠报国、侠肝义胆、专注无妄,还有清淡隐忍,或者孤高狂放。当然,最让我景仰的是古人的忠信礼仁义。我想,这是种在我们中国人生命里的贵族基因,也是刻在骨子里的文明遗传,至今流在我们血脉里。历史,值得我们铭记,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好好去传承和弘扬,这是我们的根,我们的来处。一个人的力量,虽然微不足道,但也要去尽一份力。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也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向历史致敬,向古人好的东西学习。根在,基因在、文化在、自信在、脊梁在、风骨在,民族何愁不兴!

微信图片_20240923161537

草木蹭蹭蹭地四处疯长,长到了门头、阶上、窗前,这恰如你的影子,密不透风的长满了触目所及之处,长满了院子的每个角落。阳光想撕开一道缝,都很难。只有思念的口子打开了,那一米阳光才从缝中钻进来,向我匆匆打了个招呼:喂,你好!又匆匆跑走了。思念的时空,没有脚,阳光也站不住。

微信图片_20240923161539

这次要煮粥的,却做成了饭。而之前想做饭的,结果却做成了粥。生活常常难如人愿,往往事与愿违。但无论是粥,还是饭,吃了就是。世上无好无坏,无对无错,尽管去接受就好了。

微信图片_20240923161542

古人的大气沉稳、古人的至臻至美,可以从这石刻镂花的繁缛精细、生动丰盈略见一斑。历经数百年的岁月洗礼,这一缸的石雕艺术,如夜空中璀璨的星星,至今仍熠熠生辉。有时候,恨不得生在古时,那时,古中国的文明,四宇望其项背。尤以古人的风雅、风骨、勇武、忠义、侠气、书香,更把西方人往后甩过几座山。当时的西方,还是蛮夷小城邦,不足挂齿。泱泱华夏,中国人的自信,是骨子里。向古而问,从古而来,足可掌击天下。

微信图片_20240923161544

藤到树前便止,人到佛前皆拜。万物皆有灵。院墙上一墙的野藤,密密麻麻地爬满了墙,却不敢往院中那株千年九里香古树靠近,好像收到了禁足令似的,不敢越雷池一步。这说来也怪,人有气场,树也有气场,万物皆有自己的能量场。只有当自己修炼好了,有了好的气场,那些脏的、不好的东西,也就自然不敢近身了。

微信图片_20240923161546

这么大叶的爬山虎,比巴掌还大,我是头一回看到,比她的原产地云南长得还大了半圈。记忆中,战友阿虎茶厂篱笆上的爬山虎,只有拳头大。可能是这爬山虎总想着家乡云南,她长出那么大的叶子,是想长成翅膀,飞回自己的家乡。我伸出手,轻拍这比手掌大的叶子,对她说:等结了籽,我就把你送回家乡。

微信图片_20240923161549

雨后的阳光,是童年的阳光,是干净的,是斑斑点点的,是小镜子反射过来的亮光。

雨后的院子,是童年的院子,是安静的,是浓荫下的风,是翠玉一样的叶片泛着金色的光。

小时候的记忆,长在阳光里,去到哪里,带到哪里。

小河、山坡、油菜花、古巷、老宅、小院、古镇、浮桥、采茶歌…..

微信图片_20240923161551

一箪食,一瓢水,居陋巷,颜回不改其志。

小时候,读圣贤书,向往古代大儒与士子的风骨。虽然,有些东西是学不来的,但可以激励自己,从容不迫、宠辱不惊的活着。况且,人一辈子,吃多少,吃什么,是命中注定的。如果过早贪图享乐,过多奢求欲望,吃的太多,太好,也就过早透支了自己的福报。而且,生活的平淡与辛苦,是上天赐予人的最大财富,这是修来的,有钱也买不到的道场。所以,古人说:安贫乐道。此言不虚。

每天在同一个地方,吃着同一份的早餐,上着同一种班。生活不用选择,不去选择,无波无澜,岁月静好。日子但愿如此,但哪能呢?秋风秋雨之中,梧桐叶已落,又要去奔波了。日子就这样过着,不觉岁月斑白,如我之发,淡淡菊烟中,老了。

微信图片_20240923161556

才秋分,天变转凉了。穿着短袖出门,便见瑟瑟秋风中,已有萧瑟意,风中,花与叶子在抖动。叶子没以前绿了,已有凋萎之相,花也没之前浓烈了,花气动帘处,丝丝凉风袭来。我忽然心疼这花草之物来,你说,天冷了,鸟有羽、可飞归其巢;兽有足,可爬回其窝;鱼有鳍,可游回其家,他们都可以走遁,有挡风遮雨,避雪卸寒的地方,唯独这花草树木,在地上扎着根呢,又能往哪儿跑呢?暴露在风霜雨雪、雷电水火中,也没人给他们打伞穿衣、建房盖被,这日子该是多么的苦寒呀。但他们一声不吭地长着浓荫,还送人间一处风景;一语不发地开着花儿,送世上一份美好;一句话也不说地结着果实,送世界一份惊喜,无怨无悔的,真令人敬佩,令人生怜。

微信图片_20240923161558

这世界那么多的人,又那么多的车,都挤在一条道上,真让人心堵。这路,走的人多了,也就等于没路了。世界那么大,应该有很多路可走的,干嘛都挤在一起呢?弄得兵荒马乱的,一点也不好。虽然,别人修好的路宽敞、舒适,但我是不愿往里面挤的。我宁可去到荒山野水,走出一条没人走过的路。虽然有荆棘,有坑有洼,有悬崖峭壁,甚至有毒虫野兽,但这里空气自由又清新,开满了各式各样的鲜花,有大路上看不到的秀美风景,虽然会有些荒凉,也会有些孤独寂寞,甚至会有些害怕恐惧,但我还是愿意这样选择。不给别人添堵,走自己的路,也无须在意别人怎么说,自己坦坦荡荡的,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就好了。

微信图片_20240923161600

受过岁月的伤,挨过现实的打,遍体鳞伤、体无完肤地走在这世界,可依然还热爱着她,依然还紧紧拥抱着生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心里还有一个你,我的另一个自己,疼我知我怜我,扶着我,把日子一直走下去。将来的日子,将时光温柔,岁月如歌,月满山河。

微信图片_20240923161603

夕阳西下,我没看见花儿与春草,只看见了黄昏与落日。我看见,每一个人都年轻过,但并非所有的人,都可以年老。月亮从东边升起来了,从东边升起来的,还有月亮永远背对的星星。他们与我们不同,地球上的人类在地球上永远只能看到月亮一面,她背对着太阳的那面,而外星球他们,会看到的呢?是月亮的另一面。所以,地球也有地球的狭獈,要走出这个狭獈,就要走出地球,去换个全新的视野。人,也一样。要走出自我,用新的角度,去审视自我、去审视世界。世界即我,我即世界。

微信图片_20240923161605

作者简介:

肖明葵、王继秋,秋月诗社社长、当代中国实力派诗人、词人、电影人、音乐人组合,合署笔名秋月,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四大名园之中国余荫山房文化顾问、广东省朗诵协会文学顾问,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首席诗歌专家评委,广州市海珠区春蕾实验小学名誉校长。利用业余时间创作诗歌过万首,歌词数百首,摄制微电影数十部,创作制作发行歌曲近百首,多首作品获国家级、国际级大奖,其中创作的歌曲《飞越梦想》海选为第27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唯一主题曲,创作的《世界没有距离》海选为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司歌,创作摄制的微电影《路》《那年那月》《一朵小花》《伟大的七月》《过年啰》《祝福你,亲爱的中国》《都香都香》《党旗飘扬》分别获中央企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等奖、优秀奖、亚洲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国际微电影艺术节优秀摄影奖、最佳品牌作品奖、好作品奖、优秀旅游作品奖、第五届中国潍坊金风筝国际微电影艺术家十佳音乐微电影、十优微电影;为湖南广播电视台大型纪录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创作、制作片尾曲《美丽的田野》,该片获第32届中国新闻奖典型报道一等奖;歌曲《谢谢爸妈》获全球华人孝亲奖歌曲大赛佳作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