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铁城
十年之邀,今年暑期终成行。
十年前,正是山城人们“一窝蜂”式避暑高峰,我那群刚退休或即将退休的同学们,也跟风在距重庆140公里开外的武隆木根购置了避暑房。至交好友轩和建明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动员我也去那里购房避暑,都说那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凉快舒服!终因我早已选择在石柱黄水避暑,一推再推而未能成行。
今年夏天,总觉得在同一个地方避暑,缺乏新鲜感。与妻商量后,作出了游走着歇凉的决定。
八月上旬,我们从重庆出发至酉阳后溪到黔江,再从武隆仙女湖到仙女山镇,第五站便选择了武隆木根。
听说我们要到木根避暑,轩和建明热情似火,关心备至,从住房到生活都一一作了详尽安排。
在木根住下后,我才深知老同学们先前的劝告,说的全是心窝子话和肺腑之言。
木根,位于武隆区西北部,海拔1300余米,夏季气温22℃左右。自然风光绮丽,地方风情浓郁,景色生态宜人,被誉为重庆市最佳避暑休闲乡村。木根村森林覆盖率超60%,负氧离子含量极高,被评定为重庆市首批生态文化村。
除此之外,木根还是重庆市唯一一个规模最大的番茄种植基地。目前,该地区番茄种植规模已达2.3万余亩,惠及农村民众2万余户,其核心区域已试验成功,并逐步推广草莓番茄、釜山88、天使之唇、黑番茄、金红13和倍味美等六七个优质品种,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凡是在木根避暑打道回府的人们,无不尽其所能地购买木根番茄带回都市的家中。她们说木根的番茄水分重、味道醇、能化渣,是煲汤、炖排骨的上等配材。
在木根,我们过上了不愁吃不愁喝,开心快乐、风清气顺的神仙般日子。
每天清晨,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都会迎着灿烂的朝阳,头顶曼妙的薄雾,吮吸着新鲜的空气,成群结队地在林荫道上散步,在人潮如海的集镇购物。
木根街上菜品新鲜、物资丰富,真可谓各取所需,应有尽有。尤其是木根的牛肉,那真是品质一流,价廉物美,早已成为避暑人们餐桌上一道不可或缺的美味。
每日中餐和晚餐,我们都相互在同学间吃请。
几口武隆醇下肚后,同学们就都红润着一张布满皱纹的老脸,敞开尚存年轻的心扉,相互间说起了笑话、开起了玩笑。
记得那是我们到木根后的第二天晚餐时,自小就爱开玩笑的伯雄同学,硬是要求建明当着大家的面,交流一下是怎么在长寿至重庆的轮船上,仅同行一夜就将貌美如花的下乡知青华英绕到手的经验。
建明同学满面红光地斜睨了坐在旁边的华英一眼,眯缝着双眼笑嘻嘻地说:“哪有啥子经验嘛?我和华英完全就是情投意合!”听完建明这番话,华英急得赶忙站立起身,两只手左左右右地舞动着,满心欢喜地向在座的人们说:“你们千万莫听建明他胡说八道,我和他哪来的情投意合嘛?我早就明白完全是受了他的骗、上了他的当,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一下子将所有人们逗得“哈…哈哈……”地大笑起来,弄得好大一阵子都收不了场。
建明,在当年我们那400余名初中同学里,还真算得上是一个能够摆得上桌面的人物。
他自小喜欢摆弄各种乐器,竹笛、口琴、二胡、京胡、小提琴等常见乐器几乎玩了个遍,是当年大队和公社宣传队乐队的绝对主力。
他初中毕业当了几年代课教师后,教了一辈子书的父母,担心他日后难以转正,拜托公社知识青年带队干部,将其就近安排下乡当了知青。
一年后,建民被招进重庆铁路机务段,当上了让人羡慕不已的铁路工人。上班不久,他就在探亲返重庆的江渝117号轮船上,偶遇从老家仁和公社回重庆市区度假的华英。
就这样,建明和华英两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帅男靓女一见钟情,情定长江,被老家人们传为了佳话。
按理说,在农村乡场上长大的建明,既进城当上了工人,又找了个城市媳妇安了家,本应中规中矩早出晚归,“两点一线”地过上幸福美满的居家日子。
然而,按部就班上了几年班的建明,终因打小就有的音乐梦而躁动了起来。
起初,是热心组织私人音乐会,与七八个酷爱音乐的人们厮混在一起,利用工余时间吹拉弹唱地自娱自乐。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各地夜总会、舞会和音乐吧如雨后春笋般遍及城市的大街小巷,眼见朝夕相处的乐界朋友们,纷纷抛弃挚爱了一二十年的民乐乐器,鸟枪换炮玩起了洋为中用的铜管乐器。建明也一股脑儿甩掉二胡、京胡和小提琴,改弦更张地玩起了大小贝斯和萨克斯。
他们白天在岗上班,晚上一头砸进夜总会、舞会或音乐吧,做起了自己心心念念的音乐梦。
再后来,不甘于为他人打工,每场仅只领取3元至5元,20元至50元报酬的建明,干脆邀上20多名器乐和歌舞爱好者,自筹自办起菩萨文工团,专门承接婚丧嫁娶和寿宴、商业门店或企业开工庆典的文艺演出,长期活跃在热闹非凡的都市和民风浓郁的乡村,深受城乡人民群众喜爱和夸赞。
时至今日,年近古稀的建明无论在哪,他都会随身携带着两件心爱至极的宝贝,一是威尼兹中音萨克斯,一是英国造KAE音箱。也就是说,只要有建明在的地方,就会有欢乐,就会有美妙动听的音乐!
人们都说有欢乐的地方,日子就过得飞快,这话一点不假。转眼之间,一个星期过去了。按先前的规划,我和我妻也该告别老同学们打道回府了。
在三十余人欢聚一堂的告别宴上,我将我们这一代人的现状写就了一首短诗:昨天同桌是书生/今朝聚首成老翁/谈天论地侃时事/儿时身影闪眼中/暮年仍怀少年志/吹拉弹唱心绪松/打小嗜好难忘记/画意诗情乐其中/时下同跳锅边舞/捧着孙娃当祖宗/里外都是一把手/忙出忙进立新功。这将几个同学(老乡)的短暂聚会,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离开木根的前一天夜里,辗转难眠的我浮想联翩、回味无穷:总觉木根有香,似故乡味道在空气中弥漫;木根有林,如亲密的友邻,时时赐予安宁和庇护;木根有晴,似脉脉温情,温润着每一颗到访的心。而最让我惊喜的是,在木根还有同桌,那群昔日的同学旧友,唤醒了我们对青春的回忆,如同一幅美丽画卷,让人沉醉,让人眷恋……。
武隆木根,注定是一场永生难忘的心灵之约。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重庆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秘书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