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征文 | 故乡的路(散文)
2022-08-01 22:55:31 来源:重庆文艺网

文/张儒学

1

在我的记忆中,从老家去镇上赶集,就是从山间那条崎岖的山路走去,而且,要走2小时,这条山路,承载着山里人的油盐柴米,寄托着山里人无尽的希望与梦想。

那时我还小,每个赶集天,总是看见大人们从我家院后山间的那条山路上去赶集。有挑着鸡鸭鹅的,也有背着南瓜茄子的,他们一路上有说有笑,那条山路上,这一群人走过去了,那一群人又来,似乎一直都有人在走,显得十分的热闹。山路,沿着大山的山脉,曲曲弯弯,蜿蜒地伸向山间的各个村庄,坡度不缓不急,一边是种满庄稼的沟壑,一边是绿油油的山梁,空气清新,鸟语花香。

也有忙着去赶集或者有急事要办的,他们一路急行,头上、身上冒出汗水,可他们似乎不感觉到累,上完坡后,也不坐下来休息会,因为要赶路,又随着山路向下走,汗也下去了,脚步也轻松多了。也有没事的,他们慢悠悠地走在山路上,走走停停,看看远方的风景,采摘路边的小野花,这条山路,也是放飞心情的好地方。

有的人也看到了商机,在山路边摆摊做买卖。热天,便有好几户人家,在路边的一棵大树下摆个凉水摊。那时卖凉水就是从井里打一桶水,在水桶里放上糖精,再摆上几个碗,每一碗凉水卖一分钱,那些赶集的人花一分钱买一碗凉水喝,既可以在树下乘凉,喝了凉水后凉快又清甜。冬天,也有人在路边卖烤红薯,那些赶集的人,也可以坐在炉子前烤烤火,再花一分钱买个烤红薯充饥。还有的也在路边搭了个棚,卖一些油盐针线之类的。那时山里人都走路去赶集,大家图个方便,一般都在路边那些摊上买日用品,省得去街上挤来挤去,也图少背一段路。

山路弯弯曲曲、坑坑洼洼,人走在上面一高一低,还让人经常崴脚;山路很窄,窄到路边疯长的杂草可以伸头相吻。每年发洪水时,山路都被大水淹没,人无法淌过。洪水退去,路面留下一层厚厚的泥巴,人走在上面滑倒是常事。有一次,我父亲因为要去镇上卖红苕粉,去得很早,也刚下过雨,那路上的石板路很滑,一不小心,却摔在路边的水田里,一挑红苕粉也全倒在水田里。还好,回家后,我母亲却没吵我父亲,只问摔着没有,反而,我父却气得不知如何是好。

我家去镇上赶集时约15里路,得走两小时。因为从我家一出门便上坡,直到上完坡后才是一段平路,然后又下坡,一直下到坡脚,然后再走一段路,才能到街上。那时不管是男女老少,也不管是背着或者挑着,都只能沿着这条路走去。晴天还好,要是遇到下雨天,那条路就难走了,路上往往被踩成泥浆,十分难走,但这似乎没影响人们去赶集。在每个赶集天,照样那么多人去赶集,而且他们依然有说有笑。

尽管去赶集的路这么远,也这么难走,可我总跟着爷爷去赶集,小小的我哪里走得大人这么快,为了下次爷爷能让我再去赶集,我也大步大步地跟着走。可到了镇上。热天似乎就为了吃一块冰糕,冬天也为了吃一个油炸粑。但街上的热闹却让我感到高兴,每次去赶集,我的脚便会痛好几天,可我仍想去赶集,仿佛觉得街上就是比乡下好玩

2

那年,乡里在村里规划修一个小型水库,为了保证修水库所需的机器和材料,在修水库未动工之前,便先规划了一条乡村公路。那时在集体,队里便组织社员去集中修公路,修公路时没有挖掘机,全用锄头挖和肩挑,人多力量大,没多久,那条乡村公路便修好了。

在乡村公路修好后。从镇上农机站开来一辆手扶拖拉机试路。那天突然下起了雨,又是土坏公路,那辆手扶拖拉机在路上却无法正常行驶,从没有拖拉机开进村里来,全村人都跑去看热闹,下雨了,今天这车试不了,司机准备开回去,可老百姓不高兴,这路修好了就得有车开进来,然后大家用手推,硬是把这手扶拖拉机推进了村里,然后又帮着把拖拉机推了出去。

随后,村里的水库动工修建了,这条公路上每天就有几辆拖拉机跑来跑去。运修水库所需的水泥、沙、石子等。当然,这不光是为了修建水库,也方便了村里老百姓,凡是送公粮和买化肥,也几乎是用拖拉机拉进拉出,这样大大减轻了人们的负担。而且,赶集时,多数人走乡村公路了,虽然走公路去赶集要远好几里路,可走这条公路平坦,不上坡,更有一种新鲜的感觉。

人们走在宽阔的乡村公路上,看着两边田野里郁郁青青、茁壮成长的庄稼;或者看着丰收时节喜人的情景,嗅着成熟的芳香,总是觉得神清气爽,格外舒畅。偶尔遇到一辆汽车轻快地疾驰而过,或者拖拉机大摇大摆地迎面而来,又摇摇晃晃地离开,总是让人凝神细看一会儿;直到车辆转过弯看不到了,才继续赶路。

也有人在公路边修起房子开了小商店,卖些油、盐、柴、米、针、线等日用品。那时,村里的小商店生意很好,有好几家人就是这样致富了。

土地下放到户,有的人出去打工了,有的人却买摩托车载客上街。尽管那只是一条乡村土坏公路,但只要睛天摩托车搭一个人上街是能走的,村里人有的图个方便,有的为了赶时间,便去乘坐摩托车去赶集,这样由以前平时走2小时,却只要半小时就到街上。

有一年,一个在外地经商发了财的老板回到村里,为回报家乡,他拿出一部分资金,全村每人出一点资金,由村里牵头把这条乡村公路修成水泥路,这样这条乡村公路就变得平坦,而且也不怕下雨,照样能进进出出。随后,有人便买起了四轮车搞运输,赶集天拉人上街赶集,平时也可以给村民运送货物。山里人出行方便,也很少有人再走那条山间的山路去赶集了。

一阵急促的车鸣声在马路上响起,我远远望去,一辆小卡车上装着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向山上驶去。想必又是村里的哪户人家新购置的。也许,当我再次踏上归乡的路途时,感受更多的是这大山深处的和谐和美丽。当夜晚来临之际,那个曾经被寂静和黑暗笼罩的小山村,却传来村民们和着DVD伴奏唱起的歌声和满屋的欢声笑语……

3

前年,国家在农村实施“村村通工程”。村庄之间,村庄之内全部修筑水泥路。干净整洁的水泥路把千家万户亲亲热热地联系在一起。一年四季,不论啥时出门,几乎都做到了鞋不沾泥,美化了村庄,净化了环境。

我老家的那条乡村公路,修成了更宽阔平整的乡村公路。路边还有排水沟,而且让公路通往大部分人的家门前。公路两边,进一步修好人行道,铺上了整整齐齐的水泥砖,每隔一段相等的距离就栽植一棵一丈多高的香樟树。香樟树四季常青,栽植不久就形成了一道绿色的长廊,络绎不绝的车辆疾驰其间,往来如飞。

这样山里人的生活大大改变,有很多人家里买起了小轿车,也有老年人买起了三轮车,去镇上赶集只需20分钟。客车和其他车辆一样逐渐增多,人们外出来来往往自然方便了很多。特别是阴雨天,路上已经没有泥泞。

看着平整干净的乡间公路,多情地缠绵在村庄之间,把大大小小的村庄亲切地联系在一起,遥望着蜿蜒而去的绿色长廊,一直延伸到朝阳升起的地方,我思绪万千,曾经飘渺虚幻的梦想,在新时代瑰丽灿烂的朝阳里,已经变成了令人心驰神往、辉煌壮观的现实。

由于这条乡村公路修好,便有外地的老板来承包土地搞农业开发。坡上种果树种花椒,田里便承包来种蔬菜,村里大部分年轻人纷纷去到外面打工,而留守在家里照看老人孩子的妇女,便在果园或蔬菜基地打工,既有固定的收入,又照看了家里的老人和小孩。

在城里工作多年的我,想把住在乡下的父亲接来城里,可父亲说什么也不愿意,他说如今住在乡下比城里更舒服。已经年近八旬的父亲,也买起了一辆四轮老人代步车,每个赶集天,他开着那辆四轮车去赶集喝茶,然后又开着车回家。平时,父亲也和一些老人喝茶聊天,吃了晚饭,便去到外面的公路上散散步。

以前我总是开着车回乡下老家,现在那条乡村公路修好了,已经通了公交车,从县城坐公交车可以坐到乡下的家门前,这条公路改变了乡下人的生活。可那条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山间小路,似乎已经被杂草覆盖,甚至消失在记忆的深处,而那条平坦宽阔的乡村公路,诗一样点缀着新农村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