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苑|罗田短章
2022-06-27 14:10:21 来源:重庆文艺网

罗针田

茫茫天宇。莽莽风烟。漠漠山野。寂寂边地。

谁将一只巨大的罗盘,置于这渝鄂边界,七曜山麓,扔下就走,不管了?

这一块隆起的山地,你独自甘于寂寞地在这儿测呀,量呀,都千年万年了,你测出了什么呢?量出了什么呢?

那根针呢!冥冥中人的肉眼看不见的顺时针方向缓缓转动的忠于职守的那根针呢?

转到距今400多年前的某一时辰,那根针终于指向了、停留于一座场镇——罗针田镇,当然还是叫罗田镇为好。

微信图片_20220627141141

上天赐予的一块宝地,风水轮转的一只罗盘。

山青水秀、地貌奇特、物产丰饶、古韵氲氤、民风淳厚、气候宜人……

祖先留下的院落、陵墓、碑刻、街巷、亭塔、桥涵……

由来已久的山歌、民谣、传说、书画、石雕、作坊……

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孝文化、院坝文化、牛文化、石斛文化……

微信图片_20220627141121

这一块罗盘也似的隆起的山地,就这么一路扫描过来,测量过来,怎么就看清楚了测准确了这样一处天造地设的所在?天时、地利、人和,上天有意,大地多情,接下来就看人了,看在这块土地上生活、劳作、布置、安排的人了。其实大地就是一只罗盘,上苍一处一处一处一处地捺上指印,历史一处一处一处一处地用针测量,然后一茬一茬一茬一茬的人在那里休养生息,摆布经营,这样大地就充满生生不已的活力了,历史就这样一轮一轮一轮一轮地朝前流转了。

罗针田,那一只罗盘那一根针啊……

微信图片_20220627141132

石斛

小小的一根茎,顶着小小的几片叶,拖着胡须般的一簇根,就这样被一枚小小的卡针别着,贴在硕大的石头上。

一块石头别满了,星星点点,闪闪烁烁,犹如一小片奇异的星空。全是“别”着的啊,根须窄窄地铺开,略带有几丝不易察觉的湿润的青苔,这就够了,只需一点点水汽,只需一点点泥味,石斛就不会掉落下来了,石斛就可以附在石上恣意地生长了,“斛”这件“容器”就足可以度量这块“石”的体积,“石”和“斛”这两件差别太大太大、风牛马不相及的物品就这样“连”在一起了,“长”在一起了。

微信图片_20220627141137

这野外该有多少块大石头?每块石上该布满多少片“星空”?进到大棚温室里,也可见到一颗颗鹅卵石横竖排列着,每一颗卵石上都长着一株石斛,我不知道那小小的青枝绿叶会怎样固定在圆滑溜光的卵石上,细细一看,那些毛茸茸的根须居然和石面贴得好紧好紧,用它更细微的倒钩渗进我们看不见的缝隙,稳稳地不会滑落下来。另有一些石斛的幼苗,就长在一盒一盒满满盛着的野鸡蛋大小的鹅卵石中间,湿湿地润润地滋滋地生长。

当然也可以长在树桩上。大棚温室里,一截截树桩也横竖排列着,花儿叶儿茎儿根儿的一株石斛苗就在树桩中央小小地开放着,蓬勃着,一截树桩一嘟噜,展示着石斛最初的稚嫩和青涩。

2000多年前《神农本草经》有所记载,被1700多年前《道藏》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的石斛,竟在这秦巴山区以南的罗田找到了科学培育、批量生产的原产地,这不能不使人感到惊异。世界濒危珍贵物种呀,却在这漠漠乡野坡岭之间的石上木上巧妙地生根,幽幽地长茎,暗暗地抽叶,恣意地开花。

都说“石头开花马长角”,后者还没见过,不过这罗田深山石头开出的被誉为“药中黄金”的石斛花,这次终于有缘得见了。

微信图片_20220627141116

农家院子

燕湾院子、跳蹬桥院子、卡门院子……

小巧精致,清爽洁净,诗情画意,鸟语花香……

中国农村传统意义上的脏、乱、差、杂、臭的固有概念呢?人们想象中的渝鄂边境僻远荒凉的乡村院落凋零破败的感觉呢?

——活脱脱天上琼阁建在人间的简易版,最佳最美最适宜最合理人居环境的效果图!

微信图片_20220627141143

燕湾院子写在广场边展示墙上的诗句:“一草一木暖归燕,一生一世醉美湾”,连燕子都会享受了,飞回来筑巢也选择了小洋房。跳蹬桥院子院坝下流过的淙淙小河,让数十枚琴键一样的跳蹬石在过河人的足下跳起经久不衰的踢踏舞。卡门院子那道卡门被左侧真实的黄菊花和右侧手绘的红梅花簇拥着,能不能引起在凉亭乘凉的老人们产生些许关于青春和红颜的联想?

起先未曾留意,经人指点才发觉跳蹬桥院子那道圆拱门里边,一座一座的漂亮小洋房正门边,统一制作的一块牌匾左上方绘着谷穗和鲤鱼造形的阳河村标志,右上方绘上一个象形的“家”字,然后分别写上这家户主的姓名,姓名下方用红色印上一行字。例如:“跳蹬桥院子——罗化刚:孝为先,勤耕读,尚节俭”,“跳蹬桥院子——陈怀清:敦孝悌,主忠信,辨义利”……

微信图片_20220627141147

关键就在这行字了。你想想,我要是其中一家住户,精致牌匾写上我彩色的大名,下方点出我为人处世、耕读劳作的“长处”,而且与众不同,你说说这该是多大的荣誉,多大的慰藉!

社会主义新农村,幸福舒适的农家大院多了去了,似这样用寥寥数语,在你门楣前眼皮子底下天天点出那幸福的底蕴、升华那舒适的境界的神来之笔,的确还不是多见的哩!

作者:向求纬,男,75岁,重庆万州人。曾到大巴山区城口县落户、工作20年,后到万县日报作编辑,已退休。创作文学作品600余万字,作品曾多次获奖,出版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十多部。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荣誉副主席、三峡都市报主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