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苑 | 走进人文江津之八——江津有个“清廉祠”
2021-11-10 15:31:00 来源:重庆文艺网

文/庞国翔

在江津老县城大土地街城隍庙左侧(现几江粮站),原有一个庙宇式古建筑叫曾公祠。这是封建社会江津历史上唯一百姓所建祭祀县官的祠庙。这曾公祠还有一名叫清廉祠,遗憾的是在解放初期因城市扩张建设被毁。但是上了年纪的老江津人对这“一祠两名”的建筑,都会有依稀的记忆。

曾公祠为何为又叫清廉祠?这得从七品县官曾公说起。

曾公者,曾受一也。乾隆《江津县地》卷三曰:“曾受一,广东东安县人,由举人授珙县,三十年调任(江津知县)。”他任江津知县时此志书正在编纂,所以对他的政绩没多写。但嘉庆、光绪乃至民国时的县志,对其政绩是大书特书,评价他是“名儒循吏合二为一”——这是对封建社会官员很高的评价用语。

曾受一生于1710年,字正万,号静庵,自幼家境清贫,靠母亲一人耕山垦荒种地为生,少时就读河涟乡私塾。雍正七年(1729)参加县举行的院试,名列榜首,为邑庠生。雍正十五年(1735)为乙卯科拔贡,1738年成为戊午科乡试举人,榜列第二。后赴京参加会试,列为大挑一等,敕授文林郎。他博览群书,研学经史,著述甚多,是当时著名的理学名人。

曾受一初任珙县知县,乾隆三十年(1765年)初任江津县知县时,正值三年大荒。民国版《江津县志》载:“公来篆吾津,值矫阳三载,民苦流离,公捐俸,购谷千石,立义仑,倡救命令,以贷不足,民赖以存。”他创建“救命会”,带头捐俸禄、赈灾民,激励百姓生产自救,建立义仓赈灾。每当他看到瘦骨如柴和饥肠辘辘百姓他都会暗中流泪。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与夫人商量,毅然将老家祖传盐田与旧宅变卖,得款用于赈灾,江津灾民受恩感动。

要解决百姓饥荒,必须种植粮食。江津连续三年干旱,需得种植旱粮作物,曾受一然想到家乡广东的旱粮作物红苕。他立即派人到广东运回红苕种进行种植,红苕终于成江津百姓的“半年粮”,这事在后来成为美谈。

红苕又叫红薯或白薯,也叫蕃薯,江津习惯叫红苕。它适应性强,不论浅丘平坝或深丘槽谷、中低山区都能生产;可以夏栽,也可以秋植;既可以单种,又可以间套种。它源产于美洲中部的墨西哥和哥伦比亚一带,公元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才将红苕传到欧亚一些国家。明朝万历初年(1573),福建长乐华侨陈振龙到菲律宾吕宋岛经商,以重价买得几尺苕藤,带回福州城外试种,开始引进到我国。万历二十二年(1595)福建大旱,陈振龙的儿子陈经伦向福建巡抚金学曾推荐在福建省推广,红苕才传遍福建全省和邻省广东。

曾受一派人买回苕种后,亲偕夫人到农村教农民种红苕,这样红苕才由广东传到江津。红苕一身都是宝,用途很广。民国版《江津县志》记载:“富于淀粉与糖份,赤者尤优,可代米食,又可为造酒、醋及酱油之原料,藤与叶可饲豚”。清末《江津乡土志》载:“性同粳米,最能养人,过荒年民无菜色”,江津百姓非常喜爱红苕这旱粮作物,其种植在江津发展很快,产量不断增多,并成了江津百姓的主食之一,被百姓称为“半年粮”、“红苕菩萨”。特别在荒年,“没有红苕就活不了”。

红苕很快由江津传到四川及西南各省,江津是四川省红苕的发源地。民国版《江津县志》载:“是时番域之苕,川中无种,公遣人市诸蕃舶,导民种法,由津延及外省,利赖至今。”清朝乾隆五十一年(1768)清王朝正式颁布诏令,在全国推广红苕。江津红苕除供本县食用外,还向外销售。清末《江津乡土志》载:“蕃苕除自食外,还向重庆、长寿、涪州等地输出,每岁约计千万斤。”  

随后曾受一又派人到江、浙购回桑苗蚕种,力倡栽桑养蚕,并劝民储粟备荒。这位县太爷还仿民歌俚调,写成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的《劝农歌》、《慰农歌》、《悯农歌》12首,鼓励农业生产。两年后,使江津县起死回生,百姓安居乐业。使江津逐渐形成热心农事的风气。此外,他还变卖家产,资助修建江津城门,扩建几江书院,为江津培育人才。仅一两年光景,江津物阜人丰,面貌大变。

后来曾受一调任合州(今重庆合川区)知县,因为犯人暴狱逃跑,上司震怒,将其停职待处。在这潦倒之际,江津百姓得知曾公落难,集议救助,派出代表赶往合川,将曾受一全家老幼七口用轿子抬回江津,一路上燃放鞭炮,吹吹打打,好不热闹。过江登岸之时,江津百姓云集通泰门码头,箪食壶浆以迎。此时他闲居几城,百姓对其依然优礼有嘉,关怀备致,倾心仰慕。地方各界倘有重大宴会,均执礼甚恭邀其上座,奉为尊师,并以此为荣。不久,合州案结,他得到平反昭雪。其间,他主持修建了奎星阁和江津长江南北两岸的文塔,祈求江津文风长盛。

数年后,曾受一年老思归,百姓苦留不住,江津百姓自发集银两三千相送,但他铁心谢绝。江津百姓只好汇去他老家,为他赎回当年为救江津灾民而变卖的盐田老宅。离别之际,送者上千,泣不忍别。曾受一尚在途中,津民汇款已到至老家,并回购宅第。此若他再次谢绝,恐伤百姓之心,但购宅有余额,曾受一将余额退回江津。

曾受一在老家虽年事已高,仍潜心著述。著有《尊闻录》、《学古录》、《四书解义》行世。1786年72岁曾公在家中无疾而终。噩耗传至江津,全城百姓悲恸不已,纷纷设坛悼念。后经县民商议,动用退款,先在通泰门右顺城街原曾受一住宅处立祠。后改大土地街区城隍庙侧,建造一座永久祭祀的“曾公祠”。

因曾受一清明行事、廉洁为民,属“名儒循吏合二为一”之人物,江津百姓又将这“曾公祠”称为“清廉祠”。

(古江津县城中曾公祠位置)

(图片由作者提供。作者庞国翔 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津区文化旅游委调研员、江津区作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