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苑|翻山越岭来看你
2020-09-21 19:46:40 来源:重庆文艺网

文/邹安超

我们坐着汽车,与故乡的浅丘平坝渐行渐远,与之交替出现的是深山和峡谷。当山的坡度被地质锻造者越扯越大,长度越拔越高,沟谷越来越深之时,我们抬头就已看不到山的顶端了。此时出现在眼前的是层出不穷陡直的山峰,一个接着一个的沟壑,一段又一段的悬崖峭壁,人仿佛被裹挟于山的缝隙之中,很是渺小和微弱。这些峰谷,远远一望,恬静得如处子,释放出安静的绿,这样的静和绿有着穿透的力量,直逼人的五脏六腑,随后就是舒爽与眷恋。

这就是我们要去的目的地——城口。

城口,她是一个地域的称谓,有着广阔和宏大的概念。处川之东,渝之北,是渝之北大门,如古代边关烽台的隘口,千百万年,死死地守在这里。由此,我想到了嘉峪关,山海关……相比这些著名的关口来说,城口并不那么招人的眼球,也非著名的景点,说起她的名字,我一个朋友还很好奇地问一句:城口是什么东西?

城口是重庆下辖的一个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如此一说,是否会减弱她在人们眼中的魅力与关注力?

其实不然。

如果硬要较真的话,城口,她不输于嘉峪关、山海关这些被人称赞和歌咏的战略要塞,她是有资本傲骄,有芳容去与它们媲美的,她也有着红色人文的厚度和风景如画的深度和广度的。

我们裹挟在这些峰谷间,仿若在绿色屏障中穿越。且不说脚下的草油公路,夹杂在绿色画廊和翡翠般的溪水中,就是精灵的再现。还有汽车时而越过河流,时而越过那些狭小的地块,时而又在山峰的心脏间躲着迷藏,这样的感觉就给予我们很多新奇。其实,黑色的草油路,在我眼里,就是一条长长的黑丝线,汽车,就是一个巨大针头,牵引着这根黑线,不断缝合着城口的山峰,沟谷,河流,一块一块细硕的土地,让望不到顶的山巅和望不到头的山岭组合成逶迤连绵的山脉,还给安上一个震撼人心的名字“大巴山山脉”。

素有“九分山半分地半分水”格局的大巴山山脉,显然,山是这里的主角,水是他们的精血,土地则是组成他们躯体的肌肉。当我们近距离与山峰对视,才发现先前那静若处子的山脉,有着阳刚而雄壮的骨骼,一下像健硕的汉子了。是的,是的,这样的汉子,他们武断又霸气,主宰着这里的一切,有着绝对的话语权。他们让这里的树木葳蕤,让太阳光透不出影子;他们让这里百花开放,绽放得鲜艳又夺目,温馨又美丽,让国之牡丹失宠,让情人眼里的玫瑰失香;偶尔,他们也释放出一点点温情,一旦遇到湿润的土壤,那些草本植物就缠绕着,绿茵茵地、齐刷刷地冒出来了,站在那软绵绵的草甸子上,多情地等着牛儿、羊儿来宠幸。尽管,这些阳刚而雄性的山峰锻造着一切美好的事物,却忽视了这里生活的人们,因了他们的霸气和多舛,这里的百姓过着走不出去,迎不进来憋屈的生活……

这真是一片霸气的土地啊!

到城口,若要去双河乡,必须翻越六十六道弯。

看着那么多的弯道,我就想起那首民歌:

天下的黄河九十九道湾哎

九十九道湾哩

九十九条船哎

九十九条船上

九十九根竿哎

九十九个那艄公嗬呦把船搬

……

民歌高亢而激奋,一种既爱又恨的情绪通过民歌手的演绎,表达得深情又澎湃。黄河,中华儿女依恋着她,依靠着她,可她脾气阴晴不定,时而波涛汹涌,时而河水滔天,时而又绵柔纯厚,如母亲那样慈祥温情。今天,同样面临的六十六道弯,依然带着霸气出现在大巴山上,那个通往“余坪”的地方。尽管如此,可我们的生活,却离不开山山和水水,他们是哺育我们,支撑我们脊梁和希望的源泉。

由此,我们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

余坪的盘山公路,一弯又一弯,六十六道,如一条巨龙,蜿蜒而上。

既是龙的传人,龙来自水里,却腾飞于天地间。而山间的这条巨龙,岂能自甘落后被锢此间。

上世纪三十年代,六十六道弯上,就轰轰烈烈地腾起无数的巨龙,也唱出一支铿镪歌谣:

“宣达城万,四县联合,一起反抗,共享太平。刘匪存厚,天心不顺,坐官五年,天干五年。一年只有二分收成,地主收租不让分文。军饷税捐,剥削人民,一起未清,二起又来。没钱给的,捆绑送县,抢走被盖,夺走大罐,想要活命,实在困难。只有一条路,提起锄头、铁耙、镰刀、斧头与他们干!”

这首歌谣,不是一曲优美的抒情歌,也非赞美的史诗,而是一曲充满愤慨的战斗檄文。

当人的思想被禁锢,生活被盘剥,精神被压制之时,中华大地的山山水水间,就有涌动的力量,他们好比石头缝里的小草,也可弹奏出春天的音符。

凡提到城口双河乡的六十六道弯,就定是绕不过那时的一个杰出人士李家俊。他是大巴山人民崇尊的英雄,也是大巴山英雄儿女的代表。在黑暗的岁月,他将指挥部建在这里,深入大巴山腹地,宣传,发动,组建农民自己的队伍,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在余坪这里建立农会组织,组织农民起义,成立川渝第一支地方红军武装力量,向反动势力霸气十足地喊出一个字——“不”。

李总指挥的精神,如一盏明灯,挂在大巴山脉那高高的山巅,照耀着双河乡,也照耀着余坪这里的那些个山坝子,把这里的山山水水映衬得格外妖娆。

当我们在翻越六十六道弯时,为我们开车的是一位年轻的小伙子,话题就从我们翻越的六十六道弯开始了。

因我们的汽车无法翻越这样的山巅,我们换乘一辆有着四驱功能的越野车。车内室泥土很多,开车的小伙直表歉意,说是头天下了乡,还未来得及洗车。

年轻人是一位90后,工作于双河乡政府。我问他下乡主要是干什么?他说去扶贫。

小伙子话不多,但他的每一句话,却能说到我们心坎里。双河乡多少人口,多少贫困户家庭,每一户家庭大体情况,他都能说得上来。他说起大巴山交通不便又处高寒山区老百姓住着四面透风的房屋有多难;说到老百姓对未来生活有多盼;说到驻村干部是如何给贫困家庭制定脱贫的计划;然后,有些沉重地说作为驻村干部要隔多久才能回一次家……尤其在说到为给百姓改造房屋,政府组织的运输队将建材运到山脚下,那羊肠似的崎岖小道,专业的驮运队,都不愿承担,由此,成本价一块钱的砖,运到农户家中,自然就变成了五块、六块……20多岁的年轻人,带着无比沉重的心情说出这些话,想想,就觉出了当中的难。我从侧面抬眼看着小伙那瘦瘦的脸,清瘦但坚定的神情,我明白了“信仰”二字所蕴含的力量。

一边在翻越六十六道弯,一边是我们与小伙子问答式交流。每转到一个弯道的拐角处,越野车都要略为停顿一下,在我很紧张的情况下,小伙子都不慌不忙,只见他拉动手刹,换个挡位,汽车才能继续吃力地向上爬。有着多年驾龄的我,知道这样的坡度对着汽车,是一种考验,对一个90后的年轻人,对他的驾驶技术更是一种考验,没有长久的经验积累,要想做到他这样的自然、流畅:实在很难!

上到山巅,饭桌上,我又认识了多名90后,小郭、小刘、小杨……他们都是双河乡的工作人员,工龄都在一年到两三年不等,都干着扶贫工作。男的俊朗,女的清秀,都透出一股子灵气,说话做事干净利落。看他们沉稳内敛的处世风范,我都怀疑他们真的是90后的娃儿?

说起双河乡的扶贫攻坚,个个如数家珍,背书般的流畅,这种境况,让我对他们心存一种怜爱。

那个98年出生的小姑娘,她说,自己刚参加工作时,20岁不到。这个年岁的孩子,有多少不是在父母的羽翼下,耍着小性子,被小皇帝般娇宠着。可她,依旧在大山中,进村入户,一对一,一对几的帮助着农户。我问她,穿行在崇山峻岭,怕不怕?她摇了摇头,青涩的面容下,那双精灵般可爱的眼睛,有一种沉着和思考。她对着我们一口一个老师长老师短叫着的时候,我的目光总会怔怔地停留在她秀美的脸上,表露出几分担忧,几分欣赏,更有几分疼惜的爱。

这群年轻人,从大巴山来,被大巴山哺育,又去外面的世界丰富了知识和阅历,进而的反哺,回馈给了大巴山。他们身上,有着李家俊的影子,或许,就是大巴山的霸气所影响和塑造。

双河乡的最高山,名八台山。到达山巅,八台山风景区的大门在强劲的山风中,是那么显眼。

此时,百峰,千峰在脚下,雄壮巍峨,每一个登此山巅的人都会发出一声感叹:江山如此多娇!

青山必有绿水,山高水必长。沟壑纵深的悬崖峭壁上,飞瀑纵横,如百舸争流,汇入后河、中河,到达双河口乡政府所在的地方,再奔腾而去,同时把青山秀水也带出了双河口,一直绵延在城口和更遥远的地方。

在我们眼里的美景,却是阻挡大巴山人前行的拦路虎。他们及他们的祖辈,世代与这样的山山水水打着交道,征服与阻挡,是艰辛、持久的战斗。今天,当他们成为战斗胜利者时,他们站在八台山的峰顶上,骄傲地喊出:我们是大巴山人,我们要争做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模范。

徐昌雄的家,就在八台山脚下。

到达老徐家时,夫妇俩正忙上忙下招待山上下来的游客。看他们满面红光,精神抖擞,满脸的幸福和笑容,我还羡寞地想:山里人过得真好。

有人说,老徐家是建卡贫困户,我很惊讶。当看到门前墙壁上贴着的标识牌,才知道这话不假。

老徐家四口人,夫妇俩育有一儿一女,儿子于南开大学读着研,女儿在三峡学院上着学。之前,生活于大山中的他们,一无知识二无技术,一家那点本就碎片化的承包地上,也交不出多少值钱的农作物,加之道路不通,交通不便,致富无门。一儿一女正上学,家庭开支正处旺季,一家“因学致贫”。当地政府了解情况后,由乡党委书记余鹏江亲自挂帅,建立起帮扶计划。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千古箴言。通过多方努力,山外的公路拐了一弯又一弯,如黄河那般拐了九十九道弯后,拐到了老徐家门前。通了公路的老徐家,仿佛有了血脉生机,也给沿途几个村庄的百姓带来了活力。

针对夫妇俩50岁上下,长年翻山越岭,练就的一副好身板,有较强的劳动力。帮扶的措施更加细化:一是租种外出打工家庭的承包地,种植甘蓝(当地称包包菜)13亩,政府与蔬菜收购商洽谈,采取定单收购,年收入3万余元;二是当地有养殖黄牛和山羊的传统,养殖过程中,只需在山间搭建牛羊的避雨棚,早春3月放出,秋后10月吆回,大半年时间牛羊自行在山间采食生长,既节约成本,又解放了劳力,但山里人却缺乏垫底资金,老徐家仍是这样,余书记带头慷慨解囊,帮夫妇解决牛羊苗种问题,当年养殖黄牛4头,年底卖得3万多元;三是办农家乐,用农家饭菜招待山上下来的游人和背包客,用土腊肉和城口土鸡作为招牌菜,年收入不错;空闲时,夫妇俩不怕辛劳去深山中采摘华山松子两千余公斤,又给家庭增加3万元收入。这样,一年时间,老徐家收入就达10万以上,除去一儿一女上学必要的学杂费用,当年就还清了欠帐,一下摘掉贫困户帽子,成为当地脱贫奔小康的典型。

不大的院落,被几间土房屋相拥着,虽不那么明亮,倒也干净。院前几棵李树、桃树,果实累累,呈十足的原生态和田园牧歌气息。夫妇俩招呼完我们,又一头扎进厨房,留下大群客人自顾自地到处察看。我和几位美女想见识山里人是怎么烧的饭菜,便涌向厨房。

这厨房,火塘是主角。火塘顶上的梁柱,是熏制腊制品的地方,它好比一个大作坊,农家人的猪肉、牛肉、羊肉,只要适合熏制的,都可挂上,想熏多久挂多久,熏得金黄,褐黑,还有的被熏得漆黑漆黑的。无论熏的程度如何,直熏到肉质焦黄,腊香飘荡,满屋满院的香气氤氲。山里人嗅着这香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欣欣然地过着生活。

趁女主人炒菜的功夫,大家围在火塘边,边拍炒菜的视频,边与他们交流,更深入地了解山里人的生活习俗。

大巴山区的火塘,是大巴山人生活的依靠。大巴山人做菜做饭,煎、炸、炖、煨、炒……一切的烹饪都在火塘上。火塘既是炉灶,也当厨房,既是餐厅,又似客厅;家人团聚、邻里串门、亲朋光顾,都围坐火塘边上。

火塘燃起,预示着大巴山人的灵魂升起,火塘终年不熄,他们的生活就生生不息。火塘旺,生机旺。

大巴山崇山峻岭,山高林深,寒气逼人。故而,火塘,便是山里人的温暖所在,光亮所在,生活所在。

一方水土养一方民俗,正因为大巴山人家家烧着火塘,火塘上方可熏制腊肉,才成就出一个固定的饮食文化品牌“城口腊肉”,也成为舌尖中国一张耀眼的名片,更成了这个国家级贫困县脱贫奔小康的财富重要来源。

老徐家的火塘很大,燃得旺旺的,七八个人围拢而坐也不拥挤。火塘上的梁柱平行几根排起,上面的腊肉一排排的挂起,再一次与老腊肉就如此邂逅相遇,头天晚上的腊肉香气又在舌尖和记忆中回味起。

中午的饭菜,带着浓浓大巴山的气息,所有饭菜依旧是一个“土”字当头,馨香醇厚,尤其是那碗老腊肉,金黄透亮,肥而不腻,馋得我们口水直流,一大块下肚,油脂浸润了我们的肠胃,也浸润了我们的思想,不一会就被我们吃得精光,完了我还吃了满满的一碗土豆饭。

饭后,有同事说,想买些老徐家的土腊肉。这一提议,得到大家一致赞同。

老徐夫妇说,腊肉很贵。说得有些忐忑不安的样儿。

多少钱一斤都行,我们不还价。

二十二元一斤。

我们一听,心里那根弦松驰得很欣喜,这价哪能称得上贵,明明比城里大超市的“城口老腊肉”动则上百,少则五六十一斤的价格还便宜了几十元斤呐。大家称好腊肉付钱时,老徐两口还说:这价格太贵了,我少收一些钱,边说边取下一些小块的腊肉往我们的口袋里塞……

吃完饭,离开老徐家,与他们告别时,他们还在为自己卖肉收了钱而有些不好意思。

带着在老徐家买的腊肉,我们又行驶在那条漆黑的草油路,汽车,依旧似一根针头,穿越着大巴山的峰谷,向外奔走。腊肉的香气不断氤氲和散发,此时,它已融合着大巴山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精气神,沁入我们的思想和灵魂,一起奔向四面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