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文地标大揭秘·第二期 | 知人来处,识城沧桑——探寻重庆文化瑰宝湖广会馆的“时间密码”

2019-08-16 18:32:42 来源:重庆文艺网

http://www.cqwenyi.net/images/2019-08/16/t2_(0X11X580X299)e879d13e-c60d-402f-a563-59cce098d6b1.jpg

开栏语:

巍峨的巴山,埋藏了多少人文传奇?浩荡的渝水,奔涌着多少岁月故事!为深入挖掘和还原巴渝文化的精髓,追寻重庆人文精神的源流,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采访团队开启了一场穿越时间的行走,在都市街巷、在田间地头,在故纸堆里,在专家学者的讲述中,去努力挖掘重庆具有文化地标意义的遗存背后的故事——

重庆文艺网8月16日15时讯(记者 陆睿 见习记者 杜典韵 实习生 王健 摄影报道)

8月13日,渝中区长滨路芭蕉园1号。

站在重庆湖广会馆大门前,会突然生出一种穿越时空的幻觉——

头顶,车流滚滚的东水门大桥横亘大江两岸,就像一条色彩鲜艳的巨龙。

身旁,细长的青石板廊道曲折回旋,穿过刻满巴渝八景的熏风廊,一路延伸到会馆门前。

明丽的阳光穿过黄桷树浓密的枝叶,在会馆标志性的黄色封火墙上描绘出斑驳光影。

过去和现在,正在这里热烈地交融。

到湖广会馆游览的外地游客可能并不知道,在重庆文化的版图上,这个全国城市中心区现存最大最完好的古建筑群究竟拥有怎样的地位——

2019年上半年,湖广会馆游客接待增幅超过30%,跻身“8D魔幻都市”必去景点。

在万众瞩目的重庆区县“晒风景晒文化”大型文旅推介活动中,湖广会馆成为所在地渝中区强力推介的对象。

……

湖广会馆,为什么这么“牛”?

江风乍起,树叶婆娑。身披跃动光影,沿石阶走进湖广会馆。

迈过大门的一瞬间,突然想起了在网上流传甚广的哲学命题“人生三问”——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湖广会馆,就从一个侧面回答了重庆地方文化的“人生三问”——                                                    

移民之“根”——他保存了今天重庆人生物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血脉”。

从大门进入湖广会馆,巨大的古建筑群沿着倾斜的山坡一路铺开。

如今所说的湖广会馆,是“湖广会馆建筑群”的简称,由湖广会馆(也称“禹王宫”)、广东公所(也称“南华宫”)、齐安公所(也称“黄州会馆”)等明清会馆建筑组成。

在建筑群最上层一栋古色古香的庭院里,记者见到了湖广会馆博物馆馆长、重庆湖广会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路。

提及湖广会馆的缘起,杨路用了一句话形容:“这里就是重庆的‘故宫’,也承载了重庆移民文化和商埠文化的血脉。”

拥有如此“高大上”的定位,是因为湖广会馆见证了一场影响川渝地区历史进程的史诗,也由此成为明清以来巴渝地方文化的一大源头。

明清之交,巴蜀大地频遭兵乱,人口锐减。至清初顺治年间,全川在册男丁仅存一万六千余人,省会成都的街市上甚至出现了野生老虎,呈现出一派“华南虎不稀奇,人才稀奇”的凋敝景象。

于是,从明朝末年开始,一些外省移民便自发向巴蜀迁徙,却又因道路绝远,一直没形成足够规模。

正所谓“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康熙三十三年,康熙帝有感于四海平定,唯蜀中不得安宁,天府之国竟无贡赋,于是下诏,以官吏考核为激励,倒逼各省地方大员动员移民。

此计一出,果然产生了奇效——此后一个多世纪,湖北、江西、福建、广西等省相继出现了大规模移民潮,一路滚滚汇入川渝。

面对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和险峻湍急的峡江,移民们或驱牛马盘山西进,或乘舟船逆江而上,合奏出一段“填四川、兴四川”的悲壮史诗。

一位到湖广会馆捐赠族谱的移民后裔,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湖广填四川期间,这位移民后裔的先祖举家乘船入川。

却不想,行至峡江,船翻了。

江水湍急,先祖家人悉数殒命,只有他怀抱着一块在老家供奉的牌位得以幸存。

逃生后,他在江边叩首长泣、诀别家人,而后怀抱牌子继续西进,在重庆开枝散叶、繁衍至今。

“蜀道艰而不言弃”——正是在这样的精神驱动下,移民们来到了饱经磨难的巴蜀地区,为当地注入了复兴的“血液”。

至清乾隆年间,全川在册男丁激增到二百五十余万。人口的恢复,推动了川渝地区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入川之后,移民们往往要做三件事——‘打虎、复耕、修会馆’。”杨路说。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各省移民在长江之畔相继修建起多座会馆,统称“八省会馆”。

湖广会馆,就是其中保存下来的遗存。

此后很多年,在见证川渝复苏历程的同时,这些精美的古老建筑也成为追寻重庆人文精神的一大源头。 

巴渝之“魂”——他见证了从近古到近代重庆人文精神的形成。 

在一次国际学术活动中,杨路认识了一位研究移民史的美国学者。

交谈中,这个老外一脸自豪地提到了美国西进运动。

闻言,杨路莞尔一笑,以重庆女人特有的干练语气说:“西进运动发展了美国西部的经济,很牛;但‘湖广填四川’不仅恢复和发展了当时中国西部的经济,更在因战乱倒退回半原始状态的巴蜀地区延续了华夏文明,并发展出了传承至今的重庆人文精神……”

听了杨路的详细介绍,美国专家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杨路并不是在吹牛。

作为我国特有的建筑形式,“会馆”按照功能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分布于北京,是外地官吏和举子进京公干、赶考的招待所;第二类主要分布于江浙地区和四川南部的自贡、宜宾等地,是商帮行会的活动场所;第三类主要分布于重庆和四川大部,是同乡会的活动场所。

重庆湖广会馆就属于第三类。

既然是同乡会的活动场所,湖广会馆从一诞生起就被赋予了浓浓的乡愁。

上午10点过,湖广会馆禹王宫,记者看到了特意保留下来的2019年禹王祭现场。

在恢宏的禹王宫前,竖立着四面长穗条旗,上书十六个大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六畜兴旺” “五谷丰登”等祈福语。

自“湖广填四川”以来,外省移民及其后裔每年都会在“八省会馆”举行类似祭典。

而这样的活动,隐藏了重庆地方文化的“遗传密码”。

“当时,各省移民祭祀的内容虽各有不同,但祭典都是在周礼的统一规制下举行。”杨路说。

这就赋予了会馆在文化传承上的第一重功能——在战乱之后的川渝地区传承和复兴华夏文明“基因”,湖广会馆也由此成为华夏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明证。

当因战乱荒芜的城郭重新崛起为长江上游的商埠重镇,各省移民也依托会馆进行了一系列互动。

“对内,会馆是移民寄托乡愁、互助互爱的活动场所;对外,则是解决矛盾和推动‘共赢’的沟通平台。”杨路说。

湖广会馆建成之后,几乎每天都能见到这样的画面——

古戏台下、禹王宫前,湖广移民们喝茶吃酒、看戏听曲,彼此间不分高低贵贱,只有同根同源的血脉亲情。

如果你初来乍到、急需糊口,就到会馆向同乡求助,一定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当不同祖籍的移民或商会发生矛盾,双方会馆会及时出面,在友好氛围下斡旋调解,最终提出解决方案。

不仅如此,会馆还承担对族群进行教化和教育、对妇孺的关怀、甚至对身后事的打理……

会馆不仅仅是一座座建筑,更是一条条纽带,联系着故土乡情、用传统文化的力量护佑漂泊的人,成为一种温暖的存在。

对此,杨路用一段很诗意的话进行了总结:

“我们广袤的国土上,

总有人背井离乡。

跋涉巴山蜀水,

薪火相传不忘。

以建筑,

行最高的礼赞,

致故乡。”

……

封建时代的社会结构下,会馆就这样成为当时重庆民间进行社会治理、维护公序良俗的重要渠道。而会馆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和处事方式,也逐渐融入了重庆人的血脉。

这,就是会馆的第二重功能——在传承中华文明的基础上,融合重庆地方特色文化,通过“内”“外”同时发力,凝聚和塑造重庆人文精神。

“经过漫长岁月积淀,才最终形成了今天重庆‘坚韧顽强、乐观热情、开放包容、勇敢耿直为’的人文精神——湖广会馆,就见证了这样的过程。”杨路说。

传承之行——他是一座城市回望来时路、开启新征程的精神纽带。

上午11点,齐安公所老戏台。

八月骄阳下,极具荆楚风格的飞檐高傲地朝天昂首。斗拱之上,金瓦琉璃光彩熠熠。

戏台两翼,左右厢房被木板分隔成独立的“Vip包房”,好像正在等候贵宾驾临。

正对面的观众席上,方木桌和长条凳齐整列阵。桌上,铜茶壶在阳光下金光灿灿。

在气派的老戏台徜徉,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寻常人家的“蜗居”。

1928年,一场百年难遇的洪水淹没了长江两岸,冲毁了重庆九门八码头,也让“八省会馆”损毁大半。

新中国成立后,残存的会馆建筑群成了寻常百姓的住宅。蛛网交错的电线、终日缭绕的烟火、拥挤甚至堵塞的消防通道……这一切,随时可能成为木结构古建筑的致命伤。

1992年,原市中区(现渝中区)政协提出了《关于保护、开发湖广会馆文物建筑群的建议》。

2000年,湖广会馆被列为重庆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湖广会馆建筑群修复工程。

工程启动前,相关专家一起到湖广会馆“侦察”。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至今,依然“心有余悸”:“当时,整个建筑群住了400多户人家,搬迁和修复难度很大。”

但文保工作者并没有“知难而退”。

同年12月,修复工程正式启动。一时间,来自全国的顶尖专家、木雕以及古建筑专业技术人员云集重庆,打响了一场载入中国文保史册的攻坚战。

作为修复工程总协调人,重庆著名文化学者、政府工作人员何智亚失眠了。

为贯彻上级“修旧如旧”的要求,何智亚往修复现场跑了一百多趟,小心翼翼地推动修复方案从蓝图变成现实。

至2005年9月,湖广会馆修复完成,正式向公众开放。不到一年后,湖广会馆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战告捷,何智亚并没有就此停步。

根据自己对重庆移民文化的研究成果,他撰写了《重庆湖广会馆——历史与修复研究》,从历史文化、理工、艺术、哲学等不同视角,阐述了“湖广填四川”移民史和会馆建筑发展史,并对湖广会馆修复工程进行了总结,可谓是一部重庆移民史和会馆建筑史的“百科全书”。

和何智亚一样,会馆人也没有止步于此。

湖广会馆修复工程曾得到世界银行支持。工程完成后,世行专家曾到重庆回访。

凝望恢弘的湖广会馆,世行专家问杨路:“这个建筑以前是做什么用的?宗教场所?还是政府机构?”

杨路笑答:“以前,这里是承载华夏文化的纽带。”

专家又问:“现在这里用来做什么?”

杨路想了想,说:“现在,这里是把传统文化传给后人的纽带。”

湖广会馆重获“新生”后,杨路和同事们一直在努力做一件事:让“纽带”发挥好“把传统文化传给后人”的作用。

中午11点45分,对湖广会馆的采访接近尾声。

杨路一边陪记者朝大门走,一边如数家珍地介绍着近期的工作打算:“去年,重庆召开了旅游发展大会——在打造重庆旅游升级版的征途上,文化旅游不可或缺。在这样的政策导向下,湖广会馆正在打造文化旅游研学基地,并推出了‘城市课堂’研学项目。”

而这个项目的主题,正是对湖广会馆历史文化价值的精准概括。

那就是:“知人来处,识城沧桑”。

主管: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 主办: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重庆市作家协会、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6 www.cqweny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11000637号-21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