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夏布 百年加合 黄秀英荣获中国麻纺行业改革开放40周年杰出人物
中国麻纺织行业协会理事会于3月13日在上海召开。第七代夏布技艺传承人黄秀英被授予“中国麻纺织行业改革开放40周年杰出人物”荣誉称号。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您当前所在位置: 重庆文艺网 > 快报> > 正文

千年夏布 百年加合 黄秀英荣获中国麻纺行业改革开放40周年杰出人物

2019-03-13 21:25:30 来源: 重庆文艺网 条评论
【摘要】 中国麻纺织行业协会理事会于3月13日在上海召开。第七代夏布技艺传承人黄秀英被授予“中国麻纺织行业改革开放40周年杰出人物”荣誉称号。

重庆文艺网3月13日21时19分讯(通讯员 刘炫伽  叶锡 摄影 曾令文)中国麻纺织行业协会理事会于3月13日在上海召开。重庆市荣昌区易和纺织有限公司、重庆市荣昌区加合制品有限公司、重庆集夏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秀英受邀出席大会,作为第七代夏布技艺传承人,凭借多年来对麻纺织行业的改革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被授予“中国麻纺织行业改革开放40周年杰出人物”荣誉称号。

“杰出人物”的评选旨在充分展示和宣传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麻纺行业发展成就,大力弘扬锐意进取、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

追寻历史 走近夏布

荣昌夏布生产,古已有之,通过几十道工序精心编制苎麻布,用于制作夏装和蚊帐,故名夏布。它看似粗粝陈旧,却柔软若风,有着时光里无言的淡然从容。荣昌夏布织造技艺于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有幸见过夏布的纺织过程,机杼声的唧唧复唧唧,古老的技艺宛如时间的原始语言,神秘而久远。

在清初延续100多年的“湖广填四川”中,荣昌曾是最大的移民集散地之一。清光绪年间的《荣昌县志》记载,县内“各乡遍地种麻,妇女勤绩成布,白细轻软较甚于葛。山陕直隶客商,每岁必来荣采买,远至京都发卖。”民国时期,荣昌全县有夏布织机5000多台,年产销夏布70万匹,大都出口韩日、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后来,耗时费力的手工夏布经历了很长一段没落的时光,再加上其他布艺的发展,夏布传统手工技艺几度面临失传的威胁。

匠心坚守 重获新生

传统的夏布生产工序包括打麻、剐麻、漂麻、绩麻、挽麻团等12道程序,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生产成本高,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发展需要。

据了解,在2012年,加合夏布投入100余万元引进半自动机纺,正因为这套半自动机纺的投入,为古老工艺注入新活力。

除了购进半自动机纺外,加合夏布注重技术研发,于2014年研发“全手工纯天然植物染色技术”获得国家专利,正因为这项专利的发明,解决夏布原料深加工技术,让企业获得更多盈利。

作为夏布技艺的传承人,近年来,黄秀英还坚持“引进来”和“走进去”,充分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技艺,不断改良生产机器,夏布织造技艺交流、合作与提升。

同时,加合夏布通过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时尚相结合的方式,研发了夏布折扇、夏布服饰、夏布画、夏布香包等夏布产品,让夏布走进千家万户。

不仅如此,荣昌夏布产品还走进入了北京人民大会堂,走进了法国巴黎卢浮宫,走上了北京国际时装周和纽约国际时装周的T型台,荣昌夏布摄影作品更被联合国总部永久珍藏,越来越多的世界人民感受到了荣昌夏布的动人风采。

做好“一匹布”文章 加强非遗传承

作为成渝经济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之一,荣昌猪、荣昌陶、荣昌夏布、荣昌折扇是荣昌区的传统特色产业。2018年7月,市委领导在荣昌区调研时提出,要把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作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做好“一头猪”、“一片陶”、“一块布”、“一把扇”4篇文章。

荣昌区紧紧围绕4篇文章精准抓落实。在做靓“一块布”上,荣昌改变过去只生产、出口夏布坯布的做法,积极引进日本、韩国的脱胶、印染技术,现已开发出服饰、服装、床上用品、生活用品等系列产品。

此外,荣昌相继投入24亿元建设“夏布创业基地”“安陶小镇”和“中国夏布小镇”,极大地提升了非遗产业的集聚度。

近年来,荣昌夏布还频频亮相中国国际时装周、北京恭王府非遗日夏布时装展、澳洲时尚艺术展等国际舞台,迈出了国际化、市场化步伐。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唯有让非遗“续”下去才能够“活”起来。而非遗传承,需要变革和创新,让非遗去“拥抱”现代大众文化生活,更为重要的是,守护其内在的“精气神”亘古不变。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