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老街”登上央视《记住乡愁》 向仲怀、卢作孚之子等大咖纷纷出镜
16日中午12点,正是午饭时间。北碚下半城,3位上了点年纪的“老北碚”簇拥在几张北碚老照片前你一言我一语。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您当前所在位置: 重庆文艺网 > 快报> > 正文

“北碚老街”登上央视《记住乡愁》 向仲怀、卢作孚之子等大咖纷纷出镜

2019-01-17 06:35:00 来源: 上游新闻 条评论
【摘要】 16日中午12点,正是午饭时间。北碚下半城,3位上了点年纪的“老北碚”簇拥在几张北碚老照片前你一言我一语。


22.jpg

“喏,这条路就是庐山路,从转拐这地方起,一路过去全是卖蹄花的。”

“这里是家豆花馆,正宗的北碚豆花哦!”

“这个湾湾就是现在的朝阳市场。”……

16日中午12点,正是午饭时间。北碚下半城,3位上了点年纪的“老北碚”簇拥在几张北碚老照片前你一言我一语。满满回忆间,老街特有的那种烟火气也升腾了起来……北碚电视台频道运营中心主任刘卫国笑着站在一旁,时不时会上前插两句嘴。

作为央视国际频道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五季“北碚老街”分集的导演,刘卫国喜欢这种藏着“乡愁”的烟火气。追拍“乡愁”半年后,下周一(22日)晚8点,刘卫国和团队交出的“答卷”将在央视国际频道(CCTV-4)和观众见面。“大家可以去里面找找,有没有自己心里的那份‘乡愁’。”刘卫国这样说道。

这不是重庆首次遇见“乡愁”

重庆第一次出现在央视国际频道的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里,要追溯到3年前,当时掌镜的也是刘卫国。“那是重庆广电集团科教频道第一次和央视国际频道合作,主题是古镇。”16日上午,在北碚电视台的办公室里,刘卫国回忆起近4年前的拍摄,依然有一种历历在目的感觉。

通过2016年播出的《记住乡愁》第三季“偏岩·尊贤崇德”那一集,全国观众都知道了用退休金坚持办免费农家书屋十余年的王凤炳老人(曾获评全国最美志愿者),也重温了当年和卢作孚一起修四川第一条铁路北川铁路的士绅唐建章的故事。

两年多后,刘卫国拿到《记住乡愁》第五季的主题“老街区”时,心里已经有了更成熟的思考。“北碚老街,其实最初就是正码头上来的两层河街,”刘卫国说,和所有水码头一样,这里因水而生、进而繁荣。“但北碚又不一样。追溯历史你会发现,80多年前就已经有领先全国的科技文化、创新精神开始在这条河街上流转。”

经过刘卫国和团队的斟酌,他们为“北碚老街”分集提炼的精神是“志存高远、敢为人先”。“从明朝嘉靖年间的熊船长,到后来的‘船王’卢作孚,就是这种精神最好的体现。”

卢作孚的故事占据近半篇幅

“北碚老街”的拍摄从去年8月正式开始,加上后期修改直到本月初才算完结。在记者提前看到的脚本里,重庆市民再熟悉不过的嘉陵江小三峡、嘉陵江江心那块让北碚得名的石梁“白鱼碚”,以及嘉陵江上最早启用的电动航标台等,都在一开篇就露了脸。

刘卫国和团队用了一个上了点年纪的“老北碚”口口相传过的故事来作为全集的开篇。“我12岁考进当时北碚川剧团的学生班,吃住都在团里。川剧团旁边的上海路就有个茶馆。熊船长和北碚场来历的故事就是在那里听评书听来的。”

22日,大家即将在央视荧屏上看得到的“熊船长”的故事是杂糅而成。明嘉靖年间,缙云山甜茶丰收,大家把茶叶聚拢到一起,托付给一位熊姓船长外销。哪知不识字的熊姓船长签的契约被做了手脚,上等新茶只卖出了陈茶的低价。回乡后,熊船长立誓要修文昌大庙,还要办学堂。为此,他打破了小河木船不出川的惯例,开辟嘉陵江直到长江三峡的航线,把茶货直接销往外省。三年后,文昌宫建好。随后才有了如今北碚老街的场镇格局。

刘卫国还记得格外清楚的是,“北碚老街”一集最后的文稿是5800余字,“其中讲卢作孚的有2180个字。”这样重分量地讲述单个人的故事,在本季《记住乡愁》中是格外少见的。

加重卢作孚故事的比重,也是央视的栏目编导审片后提出的主要修改意见之一。“首先,可以说没有卢作孚先生,就没有现在北碚这座城。他坚持用科学理论方法来指导北碚建设,为国家现代化提供参考样板。他当年的引领也正是这一集主题‘志存高远、敢为人先’的最好体现。”

还有这些名人大咖出镜

16日下午,在刘卫国办公室,记者看到了“北碚老街”的初剪片段。镜头中除了外景主持,受访的普通市民,和北碚老街息息相关的名人大咖也接连出现。其中,讲述卢作孚当年在北碚建图书馆、电影院、体育场、公园、银行以及中国第一家民办科学院——中国西部科学院时,出镜受访的就是卢作孚先生的儿子卢国纶。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大学教授向仲怀也在镜头前将自己初到北碚,被街边连成一线的法国梧桐吸引住了的故事娓娓道来。让刘卫国格外感慨的就是向仲怀的采访。“我们第一次见,原本约好聊半个小时,结果一下聊了3个小时。”刘卫国说,很少接受采访的向院士不仅答应了到北碚街上的外景采访,“我还特别注意到,他出镜那天是特意穿了一双擦得很亮的新皮鞋。”

更颠覆摄制组成员印象的是,“他作为一个工科科学家,直到现在都还在读《论语》《礼记》等优秀国学经典。”刘卫国说,并且向仲怀是“手读”:一边用楷书誊录,一边还要把当时的心得写下来。

此外,抗战时内迁而来的地震学家李善邦,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机械记录式水平向地震仪,并创办了战时中国唯一的地震台等在“北碚老街”中也有涉及,出镜的则是李善邦的儿子李建荣。

老街消逝是最大的考验和遗憾

“我们要的是老街生活的人气、感觉。”这就是前文提到的刘卫国看重的烟火气,但它事实上正在消逝。

截至目前,第五季《记住乡愁》已经播出了“徽商故里屯溪老街”“繁华的上海老城厢”等老街的故事,但“这一季里其他城市分集的编导普遍头疼的都是老街的消逝。这也是我们拍摄中最大的考验,也是遗憾。”刘卫国说,以北碚这一集为例,其中提到的老街街道规制还在,但形态已经没有了。

具体到“北碚老街”的拍摄,刘卫国和团队也借了景:目前北碚还有些老街生活味道的澄江、白庙子老街大家也会在节目中看到。

众所周知,纪录片对镜头美感的要求不同寻常。具体到“北碚老街”的拍摄就是,光是为了一个俯瞰城区日出和嘉陵江小三峡峡口的画面,摄制团队就走遍了缙云山上五六个地方。“这也是因为央视对航拍镜头有非常严格的限制,就只能在地面找高点拍摄。”刘卫国解释道。

更苛刻、精益求精的其实是央视对片子所用文稿的要求。“对我们来说,真的是一次学习。”刘卫国说,最终成片后光是修改自己就去了两趟北京。“精准、非常严谨,特别讲究逻辑性。一个字一个词的运用都有专人来抠。”刘卫国说,这是自己以往拍纪录片不曾有过的经历。

刘卫国举例说,“比如从明嘉靖年间至今,我写的是500年过去了,但央视的编导给的修改意见是,他们查询之后发现只有480多年,就只能用480多年……还有实验点和试验点的区别。”节目中还出现了地震学家李善邦的笔记,因为上面明确注明了日期,“编导都来仔细问了,是不是应该是日记。”

“北碚老街”这一集摄制团队拍摄的素材达到了40个T左右。经过浓缩,22日晚观众们将在央视国际频道看到的最终成片时长为26分15秒。

采访最后,记者问刘卫国,什么是乡愁或者说节目想表达的乡愁是什么时,他回答说:“就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我们现在的人该如何传承和发扬这些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摄影 高科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