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艺网10月25日13时32分讯(记者 吴思佳)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今(25)日,春华秋实果满园——重庆市中青年文艺骨干研修班成果汇报展览在重庆市文联美术馆举行。展览共展出了七期重庆市中青年文艺骨干研修班165名学员的175件作品,展览时间持续至11月2日。
合影留念。记者 吴思佳 摄
七年来,重庆市中青年文艺骨干研修班累计培训学员375名,其中国家级会员150余名,市级会员近200名;新文艺工作者90余名,70、80后文艺工作者占68%以上。“各位学员虽然来自不同班次,但身上都贴有研修班这个重要标签,基本上被纳入全市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后备人才库,是繁荣发展重庆文艺事业的重要支柱和形象代言,对夯实文艺‘高原’、攀登文艺‘高峰’,提升重庆文艺软实力、竞争力、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重庆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陈若愚说道。
展出作品。记者 吴思佳 摄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175件作品包括书法、绘画、摄影、雕塑,展现了平凡生活之美、城市生态之美、自然景色之美……尤其是展厅一侧,第六期重庆市中青年文艺骨干研修班学员孟福伟创作的雕塑《小河边》给人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
孟福伟与其创作的作品《小河边》。记者 吴思佳 摄
记者看到,这幅作品描绘了一个全身赤裸的小男孩,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张开双臂往前跑,好像要跳入河中。“这件作品是以我儿子为原型创作的。”眼前的孟福伟带着腼腆的笑容告诉记者,“现在大家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回归自然也是许多人的梦想。创作这幅作品也是对绿色生态文明的期许。”
孟福伟曾于2009年获全国美展首届创作奖金奖,如今在四川美术学院任教。在研修班学习的日子里,他在创作思路和思想认识上收获良多。“通过学习,我更加坚定以前的创作思路,就是要扎根人民。另外,通过学习老一辈艺术家教育家们对‘文艺’的解读和创作方法,使我开阔了眼界,在艺术形式上也有了新的思考。”
市民看展。记者 吴思佳 摄
今年78岁的左运幄对美的事物非常喜爱,经常前往各个博物馆、美术馆看展。“我以前在化工厂当化验员,经常爬到硫酸塔上看外面景色,虽然我不会画画,但是很喜欢。以前我喜欢背着相机到处拍照,如今腿脚不方便了就喜欢看展,这些作品带给我美的感受。”
部分作品赏析:
(如果您有本地文化艺术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方式:①通过微信“文化巴渝”(ID:cqwhby)后台留言;②电话:023-63066844,③QQ:2330236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