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不仅是舞蹈”——崔巍老师授课纪实
日前,重庆市第七届中青年文艺骨干研修班在浙大开班,分享学员撰写崔巍老师授课纪实一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您当前所在位置: 重庆文艺网 > 快报> > 正文

的确“不仅是舞蹈”——崔巍老师授课纪实

2018-09-24 13:49:43 来源: 重庆文艺网 条评论
【摘要】 日前,重庆市第七届中青年文艺骨干研修班在浙大开班,分享学员撰写崔巍老师授课纪实一篇。

重庆文艺网9月24日13时38分讯 日前,重庆市第七届中青年文艺骨干研修班在浙大开班,分享学员撰写崔巍老师授课纪实一篇。

在百度上搜索她的名字就会弹出如下消息:崔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一级导演,浙江省舞蹈家协会主席,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浙江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曾任2008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中心执行副总导演,曾执导G20杭州峰会“最忆是杭州”、“2010走进世博”启动仪式、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等国内外大型庆典晚会200余台,荣获“国家文华导演奖”为代表的各项国际、国内大奖;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我们会一边读着这些词条,一边在心里感叹:呀!真了不起啊!哦,好厉害呀!当她真的站在我们面前给我们全体学员上课的时候,我们更是惊呆了。她是那么温婉,那么伶俐,那么亲切,那么嫣然。她一开口说话,声音像流水叮咚,像鸟儿欢悦,像暖意萦绕,我欢呼雀跃的心立马安静下来,屏息凝视,侧耳倾听。

她给我们讲舞蹈诗剧《阿姐鼓》。讲她去色拉东、古格王国、大昭寺、喜马拉雅士林、珠穆朗玛大本营、阿里藏北无人区去采风。她说,艺术最需要的是情感,不应该发生在远离人群的地方。采风,就是去遇见深入骨髓,引领自己一生的美好瞬间。遇人的最高境界就是遇见自己。她在那里感受到了人类的力量,生命的伟大,由衷感悟西藏文化独特魅力,从而在舞蹈艺术中诠释了“热爱生命、崇尚自然”的主题,成就了《阿姐鼓》,开创国内舞蹈诗剧的先河,先后获得了全国舞剧展演7项大奖和文化部“文华导演奖”。

在讲述过程中,她几度哽咽,深深地揪住了我们的心。《和平颂》《与外乡人一起跳舞》《墨舞西湖》《温暖回家路》,不论什么题材的作品,崔老师都以一个山东人的秉性,力求精致,追求完美。她用这些闪光的作品,告诉我们文艺工作者要更敏感更敏锐关注生活中人物的生活状态、情感状态,在作品设计中呈现出真、善、美、爱,并引领这样的真、善、美、爱,一直扩散和延续。

舞蹈剧《遇见大运河》是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观念的艺术家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走进高雅艺术殿堂 以实际行动参与运河的保护,向人类文明共同致敬之作。它不仅展现了大运河的历史风貌,而且强烈地表达了对真实、完整的文化遗产现实命运的思考和判断,即文化遗产价值就在于人与自然共同完成的杰作。这是一部开口说话的舞剧 一部没有句号的史诗,是历史的题材和现代的艺术的完美组合。她说是人民滋养了艺术,给了艺术家创作的灵感和表现的舞台,因此用艺术反映人民的生活,感恩人民的馈赠,是艺术家必须具备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崔老师还告诉我们,作为基层的文艺工作者,我们更要走好每一步,只有走好了这一步,才可以继续下一步。因为我们认真走过的每一步,都会为我们攀上高峰储备力量!三个小时的讲课仿佛一瞬间就结束了。

我们被她精彩的演讲,百灵鸟一样的嗓音,爽朗的笑,婀娜的身影,深深吸引了。争相和她合影留念,拉手,交流。她也很大方很自然地给大家合影,交谈,仿佛时间也因此停下来了。

但是时间,并没有因为我们不舍得就不往前走了。当昏黄的月光洒在大地的时候,我们分别了。她和她助手上车的那一瞬,她突然回过头来轻轻地拥抱了我。我知道,这一生我们也许再也不会相见,但是,那天晚上的崔巍一定会永远留在我们心里,指引着我们在人生和创作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文/何小燕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