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起去四川美术学院 看荣昌夏布传统材质的时尚表达
9月17日下午,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传统材质的时尚表现—荣昌夏布创新再造人才培养》成果汇报展开幕式在四川美术学院虎溪公社举行。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您当前所在位置: 重庆文艺网 > 快报> > 正文

今起去四川美术学院 看荣昌夏布传统材质的时尚表达

2018-09-18 10:37:44 来源: 重庆文艺网 条评论
【摘要】 9月17日下午,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传统材质的时尚表现—荣昌夏布创新再造人才培养》成果汇报展开幕式在四川美术学院虎溪公社举行。

重庆文艺网9月18日09时10分讯(记者 姜连贵) 9月17日下午,由文化和旅游部批准,四川美术学院主办,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承办,重庆壹秋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传统材质的时尚表现—荣昌夏布创新再造人才培养》成果汇报展开幕式在四川美术学院虎溪公社隆重举行。25名学员带着34个系列205件作品开启此次成果汇报展。展览将延续至9月26日。

开幕仪式由四川美术学院服装设计系副主任程琦主持,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项目负责人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处处长苏永刚、四川美术学院创作科研处处长潘召南、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韦芳、四川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副院长谢亚平、势焰文化总经理T²国际当代艺术中心馆长黄诗俨等专家领导、项目授课教师代表和学员代表等出席展览开幕仪式。

国家艺术基金是一项旨在繁荣艺术创作、打造和推广原创精品力作、培养艺术创作人才、推进国家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公益性基金。《传统材质的时尚表现—荣昌夏布创新再造人才培养》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力求以时尚当代的艺术视野和技术手段拓展夏布材质的可能性,立足本土培养传统手工艺创新人才,推进绿色设计理念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历史上,夏布乃华夏之布,与丝绸并列为中国古代两大古老织物,具有“中国草”的美称。今天,针对荣昌夏布的设计创新研究是新丝绸之路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据悉,该项目于今年2月完成招生报名工作,共收到报名材料85份,经过项目专家组的初审和复核,以及艺术基金管理审核,本着择优录取原则,对每一位报名者的报名作品、参与项目、获奖情况、从业经历等进行了详细严谨鉴定,最终确定25名入选学员名单,并予以公示。这25名学员分别来自北京、湖北、重庆、贵州、四川、广西、云南、江西、山东等16个省市地区。其中来自高校中青年教育骨干10名、行业设计工作者7名、民间手工艺及相关从业推广者8名。

1998年,农业部授予荣昌“中国夏布之乡”称誉。2008年,国家公布的非遗名录中,荣昌夏布被列入其中。2018年,荣昌又被国务院批复为“荣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本项目力求在“传统的当代”语境下,将夏布这一传统材料与工艺带入当代设计,为当代设计带来丰富的创意来源和创作素材,并通过当代的设计手法和时尚审美提升夏布这种低劳动力价值的产品。

四川美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研究方向以绿色、时尚设计为准则,立足本土,以夏布材质为线索,以重庆荣昌为平台,以四川美术学院教育资源为支撑,深入挖掘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用文化立城镇,打造特色的文化品牌。以创新驱动传统夏布文创产业发展,推进当代服饰设计与荣昌夏布制造业融合发展;抓住重建丝绸之路的契机,弘扬与传承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新时代背景下重庆荣昌夏布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通过设计激活传统文化。

项目集中培训时长为60天,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集中基础知识培训、以及前期考察调研;第二个阶段为针对项目进行创作设计;第三阶段为作品整理与成果展览。整个培训由20余位校内外专家教师相继带来课程讲授与专题讲座,校内专家团队由四川美术学院多年来在服装和染织设计领域教学和研究具有高水准的教授,以及拥有博士学位的骨干教师共同组成,校外师资团队主要由行业内知名设计师和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和高水平专业人才承担教学任务和开设讲座,推动本次培训成果的完成。

自三月份首期开班以来,学员们本着快乐学习、多出成果、塑造精品的初心,在四川美术学院度过了难忘的半年时光,至昨日,25名学员带着辛勤创作的34个系列205余件作品开启了此次成果汇报展。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