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非遗” 服务当下?黔江区是这么做的
拥有146项“非遗”的黔江区,许多传承保护“非遗”的方式,给大学生们很多启发。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您当前所在位置: 重庆文艺网 > 首页>新闻资讯> > 正文

如何让“非遗” 服务当下?黔江区是这么做的

2018-08-20 06:35:00 来源: 重庆日报 条评论
【摘要】 拥有146项“非遗”的黔江区,许多传承保护“非遗”的方式,给大学生们很多启发。

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活在当下、服务当代。日前,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三下乡”小分队来到黔江区,以“传非遗文明,品文化风情”为主题,进行了为期7天的探遗旅程。拥有146项“非遗”的黔江区,许多传承保护“非遗”的方式,给大学生们很多启发。

“非遗”与现代产业结合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石漠化面积达3万余公顷的黔江区,属于全国石漠化严重发生地区之一。尤其因地处海拔600至1100多米喀斯特地貌区的濯水镇双龙村,自古贫穷。自2014年开始,双龙村将石漠化治理与蚕桑产业发展相结合,大量栽植桑树。

“村里将蚕桑产业作为了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双龙村支部书记孙祥生告诉大学生们,如今村里建起了桑蚕基地,全村598户村民有400多户种桑、150户养蚕。选茧、煮茧、缫丝、检验等加工过程均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进行现代化流水线加工。此外在桑蚕产业的各个环节如蚕丝多样化、蚕蛹生物化、蚕粪资源化等,也都“吃干榨尽”。 

“由于有完整的产业链配套,附加值高,村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都很高。”孙祥生说,去年养蚕户养蚕的平均收入为3.58万元,有的农户收入甚至达到20万元。

将“非遗”纳入旅游项目  

在黔江区国家级“非遗”后坝山歌的发源地小南海镇的十三寨,后坝山歌的传承人田桂香已67岁。  田桂香说,在十三寨,谈情说爱、婚丧嫁娶都用山歌表达,甚至连骂人,也用唱歌。如今,政府将后坝山歌纳入十三寨旅游的主要项目,成为当地的旅游特色。  

“很多大学教授来调研,将山歌写成歌单,录制为光盘传播出去。”田桂香告诉大学生们,山歌需要青年人来传承,沉下心来去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情感,才能真正唱好山歌。

“非遗”进校园

土家语为“西兰卡普”的土家织锦工艺,广泛流行于黔江区土家族区域,其工艺原始而复杂,因饱满丰富的纹样和鲜明热烈的色彩被称为“中国三大名锦”之一。  

在位于黔江区太平岗的西兰卡普展览厅,西兰卡普传承人汪少碧给大家介绍了土家织锦的历史和织锦工具。   

大学生们了解到,汪少碧每周都会去黔江区旅游职业学院和民族中学教授《西兰卡普土家织锦课程》。“这门课程将走进黔江更多的校园。”汪少碧说,很多青少年对“非遗”是感兴趣的,自己要采用更新颖、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让西兰卡普传承下去。

“黔江鸡杂”品牌走向全国  

黔江鸡杂是一道极富地方特色的名菜。曾经,它只是流传于街坊之间的食菜。“2012年黔江鸡杂协会成立并申请‘黔江鸡杂’进行集体商标注册;2015年黔江鸡杂成为市级非遗项目,现在正准备申请老字号。”黔江鸡杂总店店长、第六代黔江鸡杂传承人苏康说。  

苏康介绍,在发现各种鸡杂店,口味、质量参差不齐后,协会将黔江鸡杂品牌保护提上议程,现在正在完成一个千店计划的全国体系布局,在打造好非遗品牌的同时,让传承与创业相结合。

“青年人可以来黔江学习制作技艺,进行自主创业,将黔江鸡杂带向全国各地。”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大三学生、此次“三下乡”队长何奕伶说:“我是黔江人,黔江区共有146项‘非遗’(其中国家级1项,市级23项)涉及传统音乐、舞蹈、传说、技术等多方面内容。这次调研让我对家乡的‘非遗’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非遗传承方式有进一步思考,希望其它‘非遗’也可以借鉴这些传承模式,更好地将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记者 李星婷 编辑 袁尚武)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