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八景诗
明/江渊
鼎山叠翠
层峦叠屿摩晴空,堆螺染黛谁为工。
苍松远嶂暮烟紫,碧桃浅映春霞红。
见说嵩高降申甫,孔硕之章振今古。
愧我宦游空白头,归来与世曾无补。
几江形势甲川东,山势崔巍类鼎钟。
岚净天空青嶂耸,雨余烟敛翠华重。
钩帘对酒情偏逸,拄笏吟诗兴颇浓。
安得辞荣归故里,巢云直卧最高峰。
华盖晴岚
长风卷雨开晴昊,画障苍苔淡如扫。
远山不肯放修眉,黛色时时露纤巧。
我家正在山中居,浮岚滴翠满阶除。
共诧深林隐玄豹,十年不出将如何?
华峰春晓雨晴时,岚气凝云起欲迟。
冉冉暂随林雾聚,飘飘还借谷风吹。
从龙出岫宁无意,捧日当天会有期。
未拟为霖苏万汇,山间草木已藩滋。
龙门春浪
蜀天春暖雪山消,岷江千里飞洪涛。
夜深忽看神鱼化,狂风鼓浪龙门高。
舟人渔子奔回顾,倚棹怆惶恐难渡。
不知变化在须臾,人间别有青云路
蜀江春涨涌波澜,泛溢龙门两岸宽。
羊角风生滩正险,峨眉雪化水偏寒。
鱼龙泼刺飞腾远,舟楫沿流济渡难。
谁解扬鳍三汲去,早乘雷雨拜金銮。
鹤峰霁雪
遥峰敛翠留晴雨,素练平铺渺千里。
冰刀剪水随风飘,乱落杨花飞不起。
骑驴仙客来探梅,霜蹄个个翻银杯。
冻鞍卧倒跨黄鹤,乘风直上琼瑶堆。
积素凝华望不穷,参差埋却翠芙蓉。
高丘一夜成琼岛,老树千年化玉龙。
银海忽惊红日上,丹岸疑被白云封。
梅花开放知多少,雅称诗翁策短第。
古寺晓钟
瞿县夜半吼长鲸,天风吹落云间声。
几多逐利求名者,匆匆车马奔遥程。
蓟屋谁知有贤士,寤起烧灯究经文。
满朝却听长乐起,肥马貂裘艳青史。
谁扣蒲牢向夜分,通城烟火动尘氛。
催残银海千家月,散彻瑶空几片云。
游客梦回思远道,老僧出定厌声闻。
缅怀骑马趋长乐,三十余年颇效勤。
马骁春色
丹崖碧嶂如排列,乾坤秀气钟奇绝。
一夕东风送雨来,烧痕幻作青青色。
有时挂笏当轩中,拖蓝染黛看无穷。
只恐春光易衰歇,碧桃零落胭脂红。
隔江山势耸亭亭,宛转浑如列画屏。
膏雨染余岚气碧,软风吹散烧痕青。
何须扼险夸天堑,已荷生贤表地灵。
且爱山中多禅侣,携琴时复到林坷。
仙池古迹
骑鸾仙子无消息,蔓草凝烟带化碧。
山桃野杏浪迎春,怨紫惊红几时毕。
池边不见香草楼,空遗初月挂帘钩。
芙蓉寂寞含霜老,枯荷战雨鸳鸯愁。
何年遗迹在林丘,尚记双成此地游。
笑引碧池开作镜,戏拈香草结为楼。
春花秋月还堪赋,暮雨朝云空自愁。
欲向高唐重想象,才非宋玉更夷犹。
江心砥石
老龙脱骨当鸿蒙,六丁移下冯夷宫。
屹立中流作砥柱,百川倒障皆朝宗。
相当神禹工疏凿,波涛奋卷风雷恶。
巨电斫断驱山鞭,乾坤从此开龈腭。
江心砥石激奔湍,砥柱中流障百川。
每视低昂芸水候,还从出没验丰年。
根同海底千寻玉,形比峰头百丈莲。
一自神功疏凿后,独流万古镇风烟。
【出处】选自故宫珍本丛刊乾隆《江津县志》第498〜499页。参见《白话江津县志(乾隆版)》第235〜238页、张永才等编着《思君下渝州——探寻重庆古诗地图》第151页收录有《鼎山耸翠》之二、林发礼主编《江津古今诗词选集》。
【作者】江渊(1400—1473年),字时用,号定庵,别号竹溪退叟,重庆府江津县人。宣宗宣德五年(1430年)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正统十二年(1447年)诏与杜宁、裴纶、刘俨、商辂、陈文、杨鼎、吕原、刘俊、王玉共10人,肄业东阁,曹鼐等为之师。正统十四年(1449年)由侍讲超擢刑部右侍郎,参都督孙镇军事,江渊主张固守京城,并协助于谦击退瓦剌军,保卫京师。景泰元年(1450年)视察紫荆、倒马、白羊诸关,与都指挥同知翁信督修雁门关。其秋,兼翰林学士,入阁预机务。不久,改任户部侍郎,兼职如故。景泰三年(1452年)二月改任吏部侍郎,仍兼翰林学士。景泰五年(1454年)春,山东、河南、江北饥,命同平江侯陈预往抚。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被贬辽东,未几卒。成化元年(1465年),诏令平反,官复原职,并钦书“北极勋臣府,西川相国家“对联赐予。工于诗,着有《锦荣集》《观光集》及江津前八景、后八景诗。
【注释】
鼎山:在今江津城区城南1里许。
华盖:指华盖山。在今江津区滨江新城西北5里许。
龙门:龙门滩,在今江津区主城几江街道以西24里龙华镇。
鹤峰:江津西城的鹤山坪。
古寺:指今高坪村石佛寺。
马骁:指马骁山。在今高家坪。
仙池:在今先锋镇香草村。
江心砥石:几江城东门外江中的莲花石,原名跳蹬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