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一个武僧的全景人生——潘云国、赵式的长篇小说《巴渝武僧释本立传奇》试谈
2023-04-28 19:26:21 来源:重庆文艺网

文/陈猷华

读完黄桷文学社社长潘云国、副社长赵式合著的长篇小说《巴渝武僧释本立传奇》,觉得这是一部好长篇。释本立是南岸涂山寺的和尚,礼佛练武学医,还会几门外语,为人正直,急公好义,爱好打抱不平,并且跟随时代前进,充满家国情怀,为弘扬社会正气和抵御外辱,做了很多好事、大事,为之立传,是值得的。黄桷文学社两位社长不辞辛劳,采访调查多位知情者,翻阅大量资料,精心结构描绘,终于连缀成篇,让埋没多年的爱国爱民武僧释本立又栩栩如生地出现在世人面前,上世纪10年代至80年代的社会生活徐徐在读者面前展开。

既是传记,这部传奇当然是以释本立个人的经历为主线,以大量篇幅描述了他的成长经历。贫民子弟张乾富为生活所迫被母亲送入寺庙当和尚,拜释续心为师成为佛门弟子,法名释本立。虽然当和尚是迫不得已,初心是为寻一条活路,但释本立并不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庸庸碌碌混时光,而是心存大志,一面虔诚跟随主持学佛,苦读经书,同时醉心武术,抓住机会拜师。作者通过释本立几次拜师,把他锲而不舍,迎难而上,不辞辛劳的个性表现得淋淋尽致。更可贵的是,作者把传主释本立的成长,放到时代的大背景下去表现,把个人的际遇和追求,跟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国计民生的大环境大事件中去展现个体的成长轨迹,因而个人的命运也是国家的命运。这样结构,足见作者立意高远。

民国年间重庆所发生的大事,几乎都在这部传记中有所反映,重庆“七二”惨案,“三·三一”惨案,军阀刘湘、刘文辉争夺四川主导权的战争,重庆市政建设,刘湘纠集六路大军攻打川峡的红四方面军,共产党人李蔚如率农民自卫队在涪陵起义,刘伯承、朱德组织的顺庆、泸州起义,重庆地下党的活动,日机轰炸重庆,故宫文物南迁重庆,抗敌剧艺社的活动,抗战胜利,解放军二野挥师重庆,等等。在这些大事件中,传主释本立不是自己参与其中,就是有亲朋好友置身其中。释本立参与的大事件,比如擂台比武,护卫文物南迁,担任抗战武装的教官,参与抗敌剧艺社活动等等,都体现了他正面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追求。通过传主在这些事件的活动,赞扬了他为国家为社会所做的贡献。

传记中,释本立的师妹陈光英是中共地下党员,他女朋友刘晓靓是进步记者,释本立支持她们的工作,也受到她们的影响。而他的师兄弟释本石则是一个奸邪小人,欺压良善甚至为了发财甘当汉奸。释本立与释本石和恶霸、汉奸黄半朝等人也作了不懈斗争。

当然更多的是日常生活中,释本立作为一位有造诣的僧人、武术大师和医生为平民百姓做的好事善事。

传记把大事件和日常生活结合得很好,从而把传主释本立的一生表现得丰满厚重、有血有肉。他既是一个平凡的人,又是一个有追求有益于社会的精英人士,是一个值得载入书册,让人铭记的人。也许可以说,潘云国和赵式两位作者,为宗教界做了一件好事。

当然两位作者都是初次尝试写作长篇,自然有一些不足之处。笔者个人觉得,传记中的写法有待商榷。作者在叙述时,总喜欢对传主接触到或见到的事物作一番介绍。比如释本立走到黄桷垭,也是来一番黄桷垭古今历史介绍。笔者认为,有些介绍是必要的。有些介绍就是累赘的、不必要的,比如对重庆历史的介绍。另外,即使有必要介绍一些人物和地方的过往,也最好是采取描绘的手法,简洁生动地体现。说明书式的介绍,就显得生硬了。

当然,这还是一部书稿,期待作者会完善完美它。

作者:陈猷华,南岸区作协常务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