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万州区老年诗书画研究会与万州新体诗歌研究会联袂开展“文化下基层”活动。30余名老艺术家走进钟鼓楼街道枇杷坪小区,参观学习市级非遗文化(三峡根雕)传承人牟芝松根雕艺作品,举行木艺堂根艺作品展和老年诗书画作品交流,受到社区居民围观和欢迎。

万州区老年诗书画研究会会长袁建新,副会长徐传统、徐成万、何盛国,新体诗歌研究会会长谭群安、副会长顾敦渝以及枇杷坪社区负责人员参加相关活动。原市作协副主席黄濂清,万州区作协副主席、蚁之冠原创团队领衔人何真宗应邀出席。本次活动由徐成万主持。


活动当天,老艺术家们首先参观了木艺堂、三峡根艺制作作坊部分作品及书法长卷。接着,听取了“万州十大工匠、重庆市非遗三峡根雕代表传承人”牟芝松绘声绘色的介绍。他的作品形神毕肖、栩栩如生,赢得了大家的啧啧称赞和热烈的掌声。同时,牟芝松还介绍了书法精品“古代兵书长卷”和别具特色的“历代印章长卷”,尤其是胸怀匡世济民情怀的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印章,格外引人注目。

活动中,万州区老年诗书画研究会给牟芝松赠送了“非遗文化、工匠精神”锦旗,会上朗读了抒写牟芝松根雕艺术的诗歌、散文,老年大学根雕艺术班学员展示了根雕作品。

在随后举行的艺术交流座谈会上。袁建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表示,这次活动准备充分、主题鲜明、成效突出。之松先生既是老师,也是医生;既是书家,又是诗人;既是收藏家,又是篆刻家、评论家,特别在根艺创作中,作为非遗传承人,影响巴渝。其根文化体现在根中有人,根中有文,根中有情,根中有魂,根中有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他赞赏道:“好诗好书写春秋,根缘人生不老松。老年大学根艺班犹如一朵奇葩,植根于三峡大地,怒放于平湖万州”。

座谈会上,万州区老年诗书画研究会诗词组组长、新体诗歌研究会秘书长何新,对这次活动的背景及目的、主题等作了简要介绍。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展示了根雕艺术的神奇魅力,也让全体采风会员享受了一次视觉盛宴,让大家心灵得到了净化,精神受到了陶冶。”万州老年大学校长袁建新高兴地表示,本次活动将激发大家的创作灵感,源源不断地为万州人民奉献出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
文/何真宗 摄影/王承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