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苑|从龙门滩走出的中国近代蚕业开拓者——熊季光
2023-01-25 10:54:45 来源:重庆文艺网

熊季光是我国著名的蚕学家,是中国近代蚕业开拓者之一。他毕生从事蚕业教育和蚕业科研与实践。主持四川蚕业科研工作30余年,为中国蚕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一:在江津参加地下党的活动

1903年6月13日,江津县龙门滩场大河村院的一个贫困农家诞生了一个小小的生命,他被父母取名为熊季鑫,其喻意是四季银财兴盛,后又改名为熊季光。

熊季光在家里五兄弟中排行老五,他6岁入私塾,14岁入龙门滩乡高等小学,17岁时考入江津县立中学。他进入县城,感觉一切都是新鲜的。在此读书时,他就非常喜欢阅读课外进步书籍。

熊家父辈及兄长三人务农,熊季光在假期中就回家参加农活。在所干的农活中,熊季光对栽桑养蚕最感兴趣。后来他在清末光绪版的《江津县志》中了解到:江津具有养蚕的历史的。早在清乾隆前就有江津人零星栽种桑树。到乾隆三十年(1765年)江津知县曾受一从江浙一带购回湖桑、桐桑、柘桑和荆桑进行种植,但种植面积仍极小,桑农极少,栽桑养蚕只是少数农民的副业。江津地方史还记载:清末江津人刘雪樵留学日本,带回良桑种子。民国六年(1917年)刘在江津东门遗爱池集资兴办蚕桑局。正为如此,熊季光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在蚕业上下一番功夫。

1924年8月,21岁的熊季光考入南京东南大学预科班。“五卅惨案”和“万县惨案”后,他参加了南京声援上海工人的罢工活动,成为学生运动的骨干。1926年秋,此时是国共合作期间,国共合作开展的北伐战争,北伐军占领了武昌,熊季光便和几位同学一道去武汉参加了北伐军。他在北伐军第四军第二十五师工作,任连队的指导员。

1927年2月,因父病故,熊季光请假回到江津县龙门滩治丧。治丧完后来他到江津中山中学任教员,兼教务主任,讲授政治和经济课,并负责中共地下党组织联络点的工作。

1927年5月,熊季光在中山中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负责江津地下党的组织工作。中山中学是当时江津县的一所进步学校,位于江津城内小土地街一带(江津印刷厂一带)。校长叫刘玉书,是个思想进步的人士。校内教员中有多名地下党员。时江津地下党县委书周敦琬也是该校的英语教师,她是地下党江津县的第一任县委书记,是一位非常有才气且漂亮的女同志。

1927年年底,中山中学校的一名学生写了一篇对国民党和军阀进行批判的文章,被国民党驻军赖心辉部政治教官发现,国民党军警特对学校进行清查,于是,熊季光等5名地下党员被逮捕。

1928年2月,经地下党江津县委组织营救,熊季光等终于成功出狱。但他不敢回到龙门滩大河家中,特务还在搜查他,他只能躲藏在乡下离家十余里远的一个亲戚家,在此住了一个月。

当时敌人还在到处清查他,到处张贴悬赏公告捉拿。此处不能久留,熊季光只好离开家乡江津,离开故乡龙门滩。

1928年4月的一天清晨,熊季光家人悄悄为他包了一条小船离开了龙门滩到了重庆,次日他搭轮船去了南京。

二:热爱上蚕学事业

熊季光到南京后干什么去了?原来他去了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蚕桑系上学。在学校中,他参加了驱逐腐败院长的学潮,被推选为农学院学生会负责人之一。

1930年2月,熊季光大学毕业,到江苏淮阴农校任教员兼蚕科主任。1931年8月,回中央大学农学院任助教。1932年2月后,他在安徽宿县第四职业中学和贵池县第五职业中学任蚕科主任。

1933年7月,熊季光夫妇二人去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农学部养蚕研究室研修家蚕遗传育种学。1936年2月学成回国,任江苏省蚕丝试验场研究部主任。在此写出论文《家蚕品种改良法》,向中国读者介绍日本家蚕杂交制种优势利用技术等,此文引起蚕学界的重视。

1937年8月,熊季光回到四川任蚕丝改良场技正、原种股主任。四川开始自行培育家蚕原原种、原种,制造农村用一代杂交种。开始了良种白茧厂丝代替农家自繁自制的土种黄茧丝以及配套良法的推广。1938年1月,中华民国四川省建设厅委派熊季光场长,创办三台蚕种制造场,兼三台蚕业推广区主任。1940年3月起,熊季光先后任四川省农改所蚕丝组主任、成都原蚕制种场场长、北碚蚕种场场长兼川东蚕业推广区主任、四川丝业公司总技师兼原种部主任等职。他积极参与筹办四川大学农学院蚕桑系并兼任教授和系主任。1946年2月,熊季光任四川省蚕丝改良场场长,兼任四川省南充高级蚕丝科职业学校校长。

三:如蚕一般奉献

1949年12月,解放军攻占南充,四川解放。新生的人民政府对蚕桑事业更为重视和支持。

川北行署于1950年3月制定了“川北蚕丝业由维持、恢复走向发展”的方针,熊季光担任川北蚕丝试验场场长,兼南充高级职业学校校长,蚕丝场和蚕丝学校在服务于生产中得到很快的恢复和发展。1952年3月,熊季光调任西南蚕业管理局川北分局副局长。1953年他任四川蚕业改进处副处长,后又任西南纺织管理局蚕业处工程师。从1956年8月起,熊季光任四川省蚕业管理局局长。1958年3月重点转至科研工作。他将南充蚕种场试验部改组为四川省农业厅蚕桑试验站,并任副站长兼工程师。1961年2月,四川省农科所蚕桑系与蚕桑试验站合并,四川全省蚕桑科研力量集中于南充,南充成为四川蚕业科研的新起点。1978年7月,熊季光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党和政府没有忘记熊季光对蚕桑事业作出的贡献。1950年,熊季光被选为川北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从1954年起,他连续两届(第一届、第二届)当选为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1963年,他又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届会议代表。从1978年起,他又连续两届(第五届、第六届)被推选为全国政协委员。

熊季光在家蚕育种学上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并注重理论指导实践。他是全国第一届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四川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顾问,参加审编了《家蚕遗传育种学》一书。新中国成立后,四川家蚕新品种的三次换代,茧丝产量连续翻番,熊季光是作出了极其重大的贡献。

在上世纪50年代初,按照新中国蚕业恢复发展的目标,首先从蚕品种这个最基础环节抓起。熊季光同一批专家一起,重新制定家蚕选种和繁育制度,技术操作和鉴定规则,以及监管条例等配套法规。由他牵头组织实施的南充、北碚、成都、乐山等试验场站,采用纯系定向选育法。

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熊季光育出一代杂交蚕品种“川一×华十”。在上世纪60年代蚕试站继续选育复壮,不断提高农村单产和茧质,为四川乃至全国蚕品种第一次换代,蚕丝上了一个新台阶,作出了贡献。该品种应用至上个世纪70年代末,并获1978年四川省科学大会奖。

在上世纪60年代,熊季光应用多雄杂交理论作指导,成功培育出“川蚕3号”(南6×苏13·蜀13)。该品种获1978年四川省科学大会奖。“川蚕3号”标志着四川蚕品种的第二次换代,在育种方法上更具有创新性。这是中国首次育成和推广的多元杂交新蚕品种,受到蚕种场、农村、丝厂的多方欢迎。

在上世纪70年代,熊季光在四川蚕研所培育而成七字号的“781×782·734”等蚕品种,实现了四川蚕品种的第三次换代。该品种获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至今仍是养蚕生产的当家品种之一。

蚕品种三次换代,使四川省的养蚕单产提高,总产茧量持续增长。四川家蚕品种的培育,在熊季光的指导参与下,既出了成果,又培育了人才。他的学生有不少已成为新一代家蚕育种专家。

四:蚕学理论成果显著

熊季光不仅具有蚕业实践知识,而且具有理论知识。早前熊季光就出版和发表诸多重要的蚕学专著和论文。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就出版了他的《家蚕品种改良法》一书,该书在蚕学界颇受欢迎。1945年12月,重庆《中央日报》还发表了熊季光的论文《谈四川蚕业》。

1963年,熊季光与人合著的《家蚕新品种“南4×南5”选育报告》论文,载入《中国蚕学会学术讨论会会刊》。他还在1962年第三期《中国农业科学》期刊发表论文《对家蚕育种方法的一些体会》。此外,1963年第二期《蚕业科学》刊载熊季光、阮光藻论文《关于桑蚕杂交强势问题的研讨》。

从1936年开始,熊季光就参加中华农学会的学术研究工作。当时的蚕学研究工作放在农学会里,但关系不顺,从1948年起,熊季光就任中国蚕丝学会筹备委员,他一直积极认真筹办中国蚕学会,上下奔走,呼吁尽早成立这个学术性的组织。1963年3月18日,中国蚕学会终于成立,熊季光连任中国蚕学会第一、第二届副理事长和四川省蚕学会理事长。

1991年7月15日,88岁的熊季光病逝于成都。熊季光——这位从江津县龙门滩走出的蚕学科学家,将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中国的蚕学事业,他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

(作者:庞国翔,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津区作家协会主席,现供职于江津区旅委。曾任江津区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江津区文联主席等。)